当青春期遭遇情感丧失——一例学生厌学事件的心理分析论文_黄卫平

当青春期遭遇情感丧失——一例学生厌学事件的心理分析论文_黄卫平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 宜都 443300

摘 要:学生不会无缘由厌学、无缘由失眠、无缘由自残……在那个冲动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轻易碰触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一定要更多地走进学生心里,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开展,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春期 情感 厌学 心理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青春期就像人生早春季节的一阵蒙蒙细雨,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也正是在这场细雨中,播洒了未来人生的种子。

在学工处办公室里,琳琳正抹着眼泪,旁边坐着她信任的老师。原来,她正接受不了自己由原来的前几名滑落至几十名,心情糟糕至极,晚上也睡不着,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现在坚决不读书了,正想办理退学。为什么该学生会有如此大的反应?笔者走进个案,就此作了一番调查。

一、倾听心声

琳琳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与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居住成长,小的时候母亲的陪伴不够。从小性格开朗,自信大方,智商及情商均发展得不错。升初中后,开始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都很好。可后来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内心希望自己仍然能有好成绩,这样内心的冲突越来越大,就出现了系列心理问题症状。后只能读中职学校,内心极度失落。通过倾听,笔者找出了三个关键点:1.该生在来校后交了一位同性好朋友,该生情感投入很多,将这份纯真的友情放在了第一位,基本上成了她感情的主旋律,可后来好朋友提出了分手;2.期间,她对某异性同学有了好感,想体验爱情的味道,没想到对方很理智,明确表示不开始这份情感;3.该生一直敬爱的爷爷去世、父母离异等家庭变故。

二、身心认知

青春期的生理特征主要是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方面成长,在神经系统、肌肉力量等机能方面,在速度、耐力、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方面,变化都很大。更为突出的是各种激素的相继增加,性器官、性功能迅速成长,从不具有生育能力逐步走向性成熟。

这些生理发育上的特征也促使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情绪上具有丰富性、复杂性,情感上具有深刻性、强烈性等特点。此时情感容易出现两极性,如遇事后,非常轻易地就表现出强烈的夸张感情,如表现出高强度的兴奋、激动、热情等,或者表现出极端的愤怒、怨恨、不满、泄气、自卑、绝望等等。青少年的这种两极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情绪的两极之间很容易波动变化,即容易在两种极端的情绪之间相互转化,时而平静、时而兴奋、时而颓丧。青少年稍遇刺激,就即刻爆发,表现出偏激的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很难得到理智的控制。

情绪具有延续性。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那种儿童的哭笑无常的现象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较持续的心理状态。如。件事情发生后,过去很长的时间,往往仍沉浸在里边,不能自拔。这种延续性的表现就是,心情好了,什么都好,干起事情来热火朝天;遇上不好的事,情绪低落,似乎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整日郁郁寡欢。

易冲动。青少年情绪激荡时,大脑皮层中产生一个强烈的、抑制大脑皮层其他部位的优势兴奋中心,它一再诱导皮层下中枢的兴奋,引起身体各部位的强烈变化,同时出现“意识狭窄”的现象,使其降低或丧失理智。所以,他们一旦遇到某种强烈的刺激,情绪就会突然爆发,以至于在语言、形态、行为等等方面都失去了理智的控制。

同时,进入青年期,青少年开始步入社会,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与社会上的人和物发生作用与反作用,使其在情绪方面也具备了社会性方面的特征。各种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级情感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感情,主要表现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方面的发展。

自我在成长。他们要挣脱父母的控制,走向同龄人群体。他们会把依恋从对父母,转向对同龄人。比如,遇到困扰,他们更多会与同学倾诉,而不是父母。这时他们另一种典型表现是,对于家长特别强制要他做的事情、要强加给他的东西,都会强烈反抗。有时,明明心里知道那是对的,但为了表明自己有自己的观点和决定权,他们会故意做出与之相反的事情。你越是反对早恋,我越是要找机会早恋。

三、个案剖析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已出现抑郁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任何症结,有果,必有因。若不能找到根本原因,也往往治标不治本。

本个案的核心在于青春期孩子本就敏感脆弱,此时却遇上了多重情感丧失,让她更迷失了自我,更加否定自我,从而完全否认自己的价值,找不到存在感,因而通过哭泣、失眠、考试出错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心理问题。

1.渴望贴心的友情。与他人交往,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中学阶段,孩子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和父母、同学、老师、朋友关系紧张,自己没有知心朋友,内心孤独,觉得人人都在和自己作对,老师偏心,同学打击、压制、嫉妒自己等。为了补偿由闭锁心理而带来的孤独感和苦闷感,友谊便成了青年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他们渴望得到安慰理解和以此充实精神生活。一旦根据上述自己择友原则加入或组成某一非正式群体,便会对该群体的规范产生极大的认同,从而该群体便会成为影响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有的孩子一旦在交往中受挫,便会一蹶不振、自我封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案中琳琳即是如此。

2.憧憬美好的爱情。这个时期学生的早恋开始时仅仅是好奇、模仿,有的是“一见钟情”或“一事钟情”;有的本无明确的爱恋对象,但一旦接触,发展神速。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热烈、冲动的感情特征,特别是他们把这种异性爱与枯燥而紧张的学习相比,感到喜悦和新鲜。但是在喜悦中他们又常常感到茫然,当收到对方充满爱慕之情的信条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而当老师或家长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下降并由此洞察自己的隐秘时,感到惶惑不安。早恋的感情基础是真诚而健康的,出于对对方的仰慕。但也有极少数中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把女友作为消遣、玩弄的对象,把男友作为“靠山”或“保护伞”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发生性侵害事件。本案例中早恋情节问题明显属于良性,该生从仰慕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进而在同学们的起哄下开始内心感受的探索,开始了朦胧的情感。由于双方都不成熟,没有进入恋爱状态,但内心的波澜却依然会影响学业与进步。

3.不可或缺的亲情。一个健全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孩子感受不到父爱母爱,内心便会非常脆弱。日常生活中,父母忽略孩子,孩子便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案例中的琳琳一样,突然失去宠爱自己的爷爷,后来又未能得到及时抚慰,父母离异,则易出现厌学叛逆、迷恋网络、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等情况。当家长做好自己,孩子会焕然一新,变成比之前更好的好孩子!你会暗暗惊诧:自己最近并没有做什么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就是在亲情温暖下成长的力量!

四、案例反思

本案例中琳琳的现状已较危险,但未发生危机事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本人、学校老师、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努力,联手战胜了危机。一方面,个案本身能感知自己的危机,并能主动求助,这种健康意识起到了很好地预防事态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校方领导及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多位老师、多层面、多角度谈心引导,有效地帮助该生走出迷雾,重见阳光;再者,该生家人也能积极配合学校引导,不断调整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逐渐理解父母。

愿我们能读懂孩子的青春密码,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一动荡期,坚定人生航向,驶向理想彼岸!

参考文献

[1]胡莹 李东明 《青春期教育》.北京理工厌学出版社,2004。

[2]孟昭兰 主编 《情绪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

[3]俞国良 主编 《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黄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总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当青春期遭遇情感丧失——一例学生厌学事件的心理分析论文_黄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