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曦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本文以增城市石滩中学工程项目为例,采取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来彰显学校的文化气息,探究校园交往空间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构成形态及展现属性,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实例的价值。
关键词:教育建筑;交流空间;传播媒体;
工程概况及项目思考
增城市石滩中学工程项目位于增城市石滩镇“退二进三”园区,基岗村以西,横岭村以南,东临增滩路,西临增莞深高速。基地内有自然山体,谷地及水塘,环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结合用地现状山体及水体,贯彻生态、文化与高效原则,力求营造出一个环境优雅、高效节源、求真务实的校园空间。
坚持建筑布局与设计具有时代感与东方地域性,并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的生态特点、科技内涵、现代景观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本项目贯彻三大设计原则:以绿色生态为本的设计原则、以院落空间为本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力求营造出一个环境优雅、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人文景观空间。
现代教育建筑不应是仅有教学功能的单一场所,而是融合教学、交流、生活、成长的复合型场所。教学交流的场所也不应限制在教室,而是散布在整个校园。交往空间作为承载教育交流的空间载体,如何将交往空间融入整个校园规划空间肌理将是本项目设计研究的重点。
规划设计
1.设计构思:
●基地设计构思:依山就势,因地制宜。
本项目充分尊重现状自然地貌,保留西、北两座山丘及西面水塘。以此为景观节点将绿轴渗透至校园内部,一方面利于降低规划路的噪声干扰,另一方面利于营造丰富的交往空间。为保障校园内外生态脉络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本项目将原地貌散布的绿植集中布置在新校园庭院,降低原始生态网络的折损率,同时通过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疏密有致布局校园建筑,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结合中水回收、可再生源利用,智能化系统,太阳能利用等绿建措施打造二星绿色建筑,呼应以绿色生态为本的设计原则。
●空间设计构思:“轴”“心”相间,环环相扣。
本项目遵循“一心两轴四片区”的规划思路。以图书馆为核心,布置南北、东西两条校园主轴,将场地划分为教育区、生活区及两个活动区四大片区。南北向轴线沿线布置入口广场、教学长廊及观礼广场,形成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塑造石滩中学庄严务实的校园形象。南北主轴将教学区划分为东西两区,同时串联东西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庭院,将庭院绿轴往东西向渗透,形成张弛有度的教学交往空间。东西向轴线将教学区及生活区清晰划分,生活区结合原有地貌山体错落布置院落空间。各单体首层均架空,实现院落空间的互通。呼应以院落空间为本的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构思:分区明确,人杰地灵。
本项目借鉴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空间,以方格网及轴线控制建筑群体生成。建筑遵循集中布局、合理分区的原则,规划将校园功能分为公共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及学生宿舍区三大部分。
教学区设置在基地西南侧,利用保留山体及环形水道减少外部干扰。宿舍生活区设置在基地东北侧,结合山体及谷地,创造层次丰富的交流空间。图书馆报告厅作为校区核心设置于轴线中心,通过二层平台连接教学区及宿舍区。体育馆靠近室外体育场地,通过首层架空连廊连接室外体育场地。体育场地分别设与基地西北侧及东南侧,东南侧体育场阻挡东南侧工厂对教学区的污染,西北侧体育场阻挡城市规划主干道对宿舍区的干扰。结合校区入口广场,礼拜广场与宿舍区交流下沉广场,调整规划布局,做到疏密有致,井然有序。
交流空间作为本项目设计重点,应满足教育对空间的多样化需求,为师生构建优雅、舒适的交往空间和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营造一个生态、和谐并具有人文气息的空间体系。本项目各庭院均通过架空层及廊道连接,结合单体的空中庭院,形成大小不一、连绵不断的交流空间形态,同时渗透于校园每个角落。机锋智慧、授业解惑、教学相长、均在教学之余有了实在的、自由的、多层次的交流场所,使现代化的教学内涵落到实处。呼应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建筑设计
●公共教学区
公共教学区呈行列式布局,设置单廊并保证所有教室均朝南,具备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局部东西向接口,设置洗手间及教师休息室,同时也加强了院落的围合性。校园主入口设置在公共教学区的南端,从南端市政路进入,形成校园主入口对景轴线。教学区景观设计采用理性规则的设计手法,同时融入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文化理念,形成传统校园的仪式性空间,成为理性的学院精神象征。首层全部架空,结合局部漏空的空中交流平台,将水平向的绿化景观元素延伸到垂直竖向,增强交流空间的层次感。
●体育活动区
位于基地的东南侧及西北侧,以绿化种植设计为主,适当点缀休息平台或景墙、雕塑等园林建筑小品,与现代风格的学院建筑单体相呼应,形成了活泼动感、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风景。体育馆设置与两个体育场地之间,连接两边的体育场地,游泳场通过下沉广场与体育馆相连,周边种植两层灌木,增强泳场的私密性,并与宿舍生活区下沉庭院叠水相接,除了使游泳场满足使用的需求外,同时成为了一道优美的庭院景观。
●宿舍生活区
集中布置于基地东北侧,邻近体育活动区及校园图书馆,生活区两端设置2栋学生教师食堂,为教师学生提供便利。根据保留山体及谷地设置了多个绿化内庭院及露天剧场,同时宿舍每层挖空绿化平台,丰富师生间的交流方式,为师生提供较为幽静的交流平台。
●标志性建筑
在整齐有序的教学用房的背景下,综合业务用房,图书馆及体育馆,在总体布局上附以特定的建筑造型。综合业务用房以简约的建筑造型置于入口中心广场,成为学校的名片。图书馆是学校的中心,作为中心广场的背景,端庄、含蓄、优雅,为整个校区的灵魂所在。
3景观规划原则。
本设计强调景观、建筑互相交织渗透。以中央景观轴作为空间轴线,形成景观序列,强化其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独特的校园个性与民族文化融合的景观特色。
本方案绿化分三个层次设计:
第一层次绿化空间:以大门,礼仪广场,景观主轴及架空连廊形成收放有致的主体空间。绿化设计以对称铺设为主,强调校区主轴线。
第二层次绿化空间:以建筑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以平台,水池,建筑小品为主。形成尽可能多的近人尺度的宜人空间。
第三层次绿化空间:建筑内部的交流平台空间。配合以人为本的设计主题,在各交流空间设计宜人的休息平台及一定高度的植物,形成半开放式的交流空间,有利于课余师生及学生间的讨论。
教学区主入口广场呼应校园主轴,以硬质铺地,透水砖,植被及水体对称铺装,强调校园主轴礼拜空间的庄严,端庄。宿舍区下沉式广场则以硬质铺地,透水砖及水体为主,根据保留山体及谷地轮廓逐层铺装,通过图底关系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并活跃宿舍区的交流气氛。
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设计,我们力求构建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建造以教学为载体,以图书馆、体育馆等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将石滩中学新校区建设成为增城市富有特色的中学!
参考文献
[1] 马明,孔敬,白胤.普通高等学校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01).
[2]黄献明.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教育科学.2003(05):61-64.
[3] 陈建国,卢婷.学校建筑的特色及时代感——结合设计实践谈学校建筑设计.中国勘察设计.2004(10):49-50.
论文作者:徐柏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空间论文; 校园论文; 建筑论文; 庭院论文; 山体论文; 广场论文; 增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