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河批发业务的困惑与复兴_商业论文

国河批发业务的困惑与复兴_商业论文

国合批发商业的困惑与振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惑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从80年代初开始,采取放开搞活措施,改变了一、二、三、零的商品流转秩序,改革的取向径直指向市场,大部分批发商业很不适应,危机四起。到了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大部分国合批发仍然经营萎缩,连年亏损。国合批发商业有无振兴之时?回顾总结我们走过的改革历程,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律,从中可以得到启示。

一、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对象的“流通革命”与国合批发商业的困感

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计划管理商品的逐步减少,允许生产企业自销产品的逐步增加,生产企业从严格的计划商品生产、销售中挣脱出来,设立自销机构,建立销售网络,加快结构调整,瞄准市场需求,进行了“销售革命”。与此同时,国合批发企业计划收购的商品相应减少,零售企业失去了从国合批发商业计划分配商品的依靠。在盲然中,零售企业一方面冲出当地国合批发商业的约束,直接向生产企业采购;另一方面冲出县、市、省的范围购进商品,重建了购销渠道,企业经营获得了发展。

但是,国合批发商业却在变革中一步一步陷入了困境。在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购销渠道的大变革前,我国的国合批发商业兼有半政府半企业的两重性质,在商品流通中居于支配地位,承担着集中资源、分配商品、调节供求、提供销售服务等政府和企业的双重职能。随着计划管理商品的放开,绝大多数商品都由市场来调节,在国合批发商业政府职能开始衰落时,有一部分国合批发商业强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职能而生存下来;也有一部分随着其行政职能的衰落而衰落。

从总体上看,在计划管理商品放开、国合批发商业行政职能衰落的10来年中,多数国合批发商业不景气。于是,人们困惑了:有的认为,零售商直接从生产者那里进货,减少了环节,批发商业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有的提出在市场经济中,国合批发商业大部分亏损,不是在为国家创造财富,而是在消耗国有资产,不如统统转制。有的认为,生产企业为满足自身大批量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采购,自建销售体系和原材料采购体系,在商品流通领域建立起来的批发商业还有什么用处呢?有的说,批发企业是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命脉,要想重新振兴起来,最基本的是国家应给企业以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扶持、贷款优惠、委托进行行业管理等。

上述种种困惑,也导向国合批发商业企业进行了一些改革:有的把批发企业移交大中型零售商场;有的在批发企业退让批发阵地,发展零售经营;有的把经营重点移向生产加工业;有的以批发企业的经营场地为基础,改办批发市场。尽管都是改革,但少部分经营状况好转,经济效益上升,大部分仍然未见根本性好转。

二、部分国合批发商业复兴的启示与国合批发商业生存发展的理论依据

当我国大部分国合批发商业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却有一部分国合批发商业企业在流通改革中再度辉煌。依照解除政府行政职能、强化聚散商品的经济职能这一路子,苏南批发商业甚至出现全行业的兴旺发达。经过3年的调整和深化改革,3市12县的批发企业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基本上走出谷底,站稳脚跟,并有了新的发展。1993年,苏州市商业系统的批发企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2.6%;无锡市百货、五金、交电、化工四个批发公司的销售额比上年增长8.2%,利润增长36.8%;常州市商业系统批发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0.2%,高于该市同期零售额增幅8个百分点。苏南各县的批发企业的发展比上述3市还要好。在批发商业普遍不景气的时候,苏南批发商业能够全行业大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二级百货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随着工业品市场逐步放开,国有批发企业的购销市场开始丢失,形势发生逆转。公司领导杜渐防微,着手从两个方面转轨变型,一是取消公司的行政职能,把行政性公司转变为经营型公司;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由于改革时间早,转轨速度快,公司摆脱了被动处境。从1986年起,公司经济效益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1993年销售额达8.11亿元,其中批发销售占总销售的95%以上,实现利润3340万元,比1986年增长10倍以上。1994年完成销售额9亿元,实现利润40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5000万元,比1986年增长了7倍多。同时, 公司实行规模经营,在省内外建立分支机构7个,兴办中外合资企业3个,成了著名的大型批发企业。

苏南批发商业和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二者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证明了传统体制下的国合批发商业,只要顺应市场要求,认真转换自身的经营机制和营销战略,同样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这就是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规律。

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专职的批发商业能否存在与发展,也在于能否适应环境,改造自我。日本50年代的第一、二次“销售革命”,虽然对批发商造成了夹击困境和萎缩之势,但60年代兴起的第三次“销售革命”却又带来了批发商业的复兴。这次“革命”是由批发商业掀起来的,人们开始认识到“流通革命”不只是单纯追求生产企业自销或零售商业企业向超级市场发展,其真正的意图应在于克服流通中的落后、低效率、高费用等不足之处。批发商业要恢复自身的地位,必须依赖三大支柱:第一,降低费用,提高效率;第二,改善自身素质;第三,批发商业作为市场战略据点应有自己的现代经营战略家。

在日本由批发商业掀起的第三次“销售革命”之前,美国的商品流通就进入到“批发商业的复活”时期。批发商业通过使自己的经营方式与商品供应者及需求者的要求相适应的政策,在服务态度、经营路线、价格政策、与零售商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例如在批发商业之间由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大力发展以批发商为中心的自由连锁商店等。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和零售商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批发商业的作用,许多零售商恢复了从批发商业的进货,批发商业的地位开始得到恢复。

日美批发商业“复活”期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从实践角度看,来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客观需要;从规律上讲,是以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决定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批发商业的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交易总次数最小化原理。在厂商和分散的零售商之间介入批发商,可使交易总次数大大减少,从而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另一个理论依据是集中贮存原理。这是指生产和需求之间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因而处于不平衡和不稳定状态中,这要求社会储存来调节产销之间的时空矛盾。如果每个零售商都大量、长时间地储存商品就会造成商品数量、库存费用等方面的浪费;如果由批发商集中储存,则会大大减少商品储存数量和节约库存费用。事实上,批发商业在组织商品流通中所起到的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调节产销矛盾等方面的作用,是很难由其他行业来取代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革命”期待批发商业揭杆而起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现代社会,不是商业使工业发生革命,而是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资本论》第3卷第372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零售商业的“革命”已经产生并出现了竞争、繁荣的局面。而今,在广大厂家纷纷自营批发和大中型零售商店纷纷兼营批发的夹击下,批发商业的“革命”势在必行。

(一)再造微观基础。再造我国批发商业的微观基础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运行机制。但最重要的是彻底解放思想,认真清除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专业批发垄断经营的思想,国合批发商业应该代理政府执行某些职能的思想等。

再造国合批发商业基础,实质是彻底摒弃国合批合商业还承担的政府行政分配商品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以其特有的商品聚散功能与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建立新型的经济利益纽带关系,把国合批发企业塑造为市场主体,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国有批发商业企业的产权关系,少数可依据《公司法》改组成国有独资公司,对公司的国有资产实行委托或授权经营,由公司全权负责保值增值;对多数大中型国合批发企业,主要实行股份制改造,改组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小型国合批发企业可实行破产、拍卖、转制等措施。

(二)重组功能结构。根据我国一些改革和经营卓有成效的批发企业的经验,我国批发商业的基础再造之后,还要对其功能结构进行重组。这主要是:

1.批零组合。可以办零售商场,也可以实行批零连锁经营,以批发环节形成的低价吸引力来提高对零售企业销售的市场占有率。

2.批发生产组合。利用批发企业的场地和设施等条件,以独资、合资、联营等多种形式,走工贸结合的路子,还可以通过参股、供销、试销、经销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与生产企业的结合;也可以联盟大型生产企业集团,形成产销一体的批发组织。

3.向总代理总经销转化。与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厂家建立总代理总经销关系,为生产企业服务,发挥批发企业信息灵、渠道宽的优势,拓宽经营路子。

4.向多元化、集团型的综合商社发展。批发商业要从单一商品批发向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以商贸为龙头、金融为后盾、产业为基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联合体或企业集团,以更好地适应“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要求。

(三)调整经营发展战略。基础再造与结构重组是国合批发商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欲求整个批发商业的振兴,还必须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经营战略上作出重大调整。

1.大型化。标准化的大批量商品生产需要大型的批发与零售网,向更广阔的地区推销。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高,需求扩大,也要求相应地扩大商品销售规模。大型批发公司、超级市场及连锁商店不仅便于推销商品,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流通费用,降低商品的零售价格,便于取得竞争优势。大型批发公司与众多的供货者保持关系,货源广、种类多,流通渠道畅通、信息灵,具有专业商品技术知识和经营经验。既可以为零售企业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提供需求预测;还可以为生产厂家提供批发仓储服务,通过按期预订和采购,利于生产厂家的资金周转,节约流动资金占用,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批发商业大型化是其功能得到增强,经营得以扩展的基础。

2.集约化。大中型批发企业要以仓储设施为基础,以建立物流中心为目标,以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工具为手段,以大规模的能力集聚商品、检测商品、发送商品,并以大批量购进商品的折扣价格形成竞争优势,以现代化管理降低费用。并通过代理、经销形式与生产企业建立低风险供货机制,通过连锁经营形式形成零售企业群。

3.一体化。批发商业的一体化,主要有产销一体化和批零一体化。产销一体化是以大批发公司为主,由公司投资设厂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在生产领域拥有股份,实行产销联营。批零一体化是由批发商发起,由独立的零售商自愿参加的一体化系统。零售商按照批发商的要求推销其商品,连锁经营,共同分担费用。

4.信息化。8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日益深入到商业领域,批发商业必须信息灵通。一方面就内部经营来说,无论是对进货渠道、品种、批量,还是对销货方式、市场需求等,都必须及时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批发商业是沟通厂家和零售商业的桥梁,负有双向传递信息的职能,只有信息灵通才能对其生产和零售企业产生凝聚力。批发商业信息化表现在:各种批发机构及大公司用于市场调研、广告宣传的费用的增长,从事信息业务的人员占相当比重,商品图册发行量日益扩大等;还表现在用于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商业信息的手段愈来愈先进,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等。

5.国际化。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制造业的跨国扩张,批发商业国际化已成为新的趋势。商业跨国公司以分销体系为基础,统一控制、集中采购与分散灵活经营相结合,具有强大优势。近年来,美国一些批零结合的大公司在国外非常活跃,其经济效益引人注目。日本的综合商社是大型商业批发组织,已有100多年历史, 已跻身于世界很多国家的市场。我国近几年也有少数大型工、商、金融企业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并在国际市场上初展雄姿,发挥了综合优势,应加以总结推广。

标签:;  ;  ;  ;  

国河批发业务的困惑与复兴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