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教育的多级本质与教育的整体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 (1999)03-0096-05
对教育本质的看法,理论界发表了各种不同的意见,至今尚未取得共识。现在,我们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教育的本质,必须拓展思路,揭示教育的多级本质与教育的整体本质,才能对教育的本质有更全面的深入的完整的理解,以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怎样才能科学地揭示教育的多级本质呢?我们认为,运用列宁曾经提出的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来揭示教育的多级本质是有帮助的。列宁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深入下去,以至于无穷”[1]。 用这个思想方法揭示教育的多级本质,可以从教育自身内在的本质联系和教育与社会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来逐步深入地揭示教育本质的多级性,以便全面深入地认识教育的多级本质。
一 从教育自身内在的本质联系来深入揭示教育的多级本质,可以把它分为六级:
(一)教育的第一级本质是知识性与智慧性。
教育从它产生的时候起,首先就是传授与学习劳动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这一根本性质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现代教育传授与学习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比以往的教育传授与学习的要更加先进和丰富得多。而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很高的智慧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传授与学习活动,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广博的完全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聪明智慧,使他们成为有很高智慧的人才。
(二)教育的第二级本质是思想道德高尚性。
它是第一级本质的延续与发展。这是因为思想道德高尚性是在知识性与智慧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种真正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观点、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等等,它是属于第二层次的东西,是教育的第二级本质。因此,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是教育本质所要求的。
(三)教育的第三级本质是身心健康统一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身心健康统一性是教育本质的重要表现。因为教育不仅要传授与学习知识,使受教育者聪明智慧,品德高尚,而且要使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育成长,不断提高身心素质。为此,教育者既要了解受教育者身体发育状况,更要了解其心理特点,通过教育的手段,不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克服消极心理,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统一发展。
(四)教育的第四级本质是发展人的个性。
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教育使人成才,不应压制人的个性,而成为一个模式的人才,因为这是违背教育本质的要求的。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使人的知识、智能、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都具有个性特点,这样教育造就出来的才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朝气蓬勃的有个性的人才。才能体现教育造就人才的本质。
(五)教育的第五级本质是特殊人才性。
教育造就人才,本质上是特殊人才。“一般的人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人不仅存在着遗传差异性,而且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也不同,因而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与优点,必然成为不同的人才。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培养思想品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个性,就是要使他们的特点与优点得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他们成为特殊人才,这是教育的第五级本质的实质。
(六)教育的第六级本质是天才性。
所谓天才,就是特别聪明的人。在现代社会的各种人群中,特别聪明的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既有遗传上的特点,特别是大脑功能上的特点,又有后天的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自身主观努力,这些因素集合起来呈现为特别聪明的优势,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天才。曾经有个时期,一提到天才教育,就视为唯心主义和不科学的,进行排斥打击,这是不正确的。教育要培养特别聪明的人,造就天才,使人类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据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潜力开发利用还很小(约占大脑潜力的20%),大脑还有更大的潜力(约占大脑潜力的80%)尚未开发出来。所以,教育本质的天才性,就是要最大限度全面开发人的大脑的潜力,使它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符合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所要求的。
二 从教育与社会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来认识教育的多级本质,又可把它分为六级:
(一)教育的第一级本质是生产性与经济性。
这是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由于教育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总是处于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态中,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要求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必须与其相适应。使教育造就出来的优秀人才参与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成为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这是教育本质的生产性与经济性的具体表现。此外,教育的生产性与经济性本质,还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相结合而生产的物质产品特别是高技术物质产品,直接促进物质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生产性与经济性的本质表现。
(二)教育的第二级本质是政治性。
这是教育同政治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教育与政治总是处于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态中,政治的变化发展要求教育的变化发展与其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思想方向,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教育的组织与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等等,都受到政治的渗透与制约,它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成为政治组织结构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成为推动政治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这是教育的第二级本质的实质含义。
(三)教育的第三级本质是文化科学性。
这是由教育与社会的文化科学的内在联系所规定的。因为教育是由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和教育资料(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与教育手段)等要素构成的。其中,教育资料中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当它与教育培养人才相适应时,它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成为人才生产的重要要素;当它与教育培养人才不相适应时,教育就要重新选择或创造新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去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其掌握现代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这是教育的第三级本质所要求的。
(四)教育的第四级本质是伦理道德性。
这是教育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一定的社会的教育与一定的社会的伦理道德始终处于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态。社会的伦理道德对教育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当社会的伦理道德良好时,它与教育培养人才是相适应的,能起着积极的影响与作用;而当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下降时,其中一些腐朽的东西,则对教育培养人才产生消极的影响与作用。而教育对社会伦理道德又起什么作用呢?教育选择社会伦理道德中积极的东西,扬弃消极的东西,经过加工,改造与创造,使其转化在受教育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独立自主性的能动的精神力量,去克服社会伦理道德中落后的消极的东西,促进社会伦理道德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这是教育的第四级本质的表现。
(五)教育的第五级本质是生活性。
这是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教育起源于劳动和社会生活,所以,社会生活与教育是紧密不可分的。生活包含着教育,教育是为了过好生活。历史上有许多教育家对这个问题谈过自己的看法。例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的任务是教导每一个人怎样生活,训练他们去过‘完满’的生活”。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中国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所有这些意见都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的生活性质。现代教育加强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终身教育、学会生存,教育就是要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六)教育的第六级本质是世界性。
现代人类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教育都具有世界性。这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相互交流日益增强,彼此互相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多所规定的。因此,教育造就人才的世界性也日益加强。这种世界性的主要内容是互相学习与互相吸收培养人才的先进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更好培养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以上从教育自身的内在本质联系和教育同社会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了教育的十二级本质,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个体系。人们不能只重视教育的某一级本质,忽视或抹煞教育的其他各级本质,而是要坚持全面地认识与对待教育的各级本质,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多级本质的作用与价值,使教育更好为人的自身与社会发展服务。否则,只看到和重视教育的某级本质,没有看到和抹煞教育的其他各级本质,就必然破坏教育的多级本质体系,失去教育的多种价值,造成不良的后果。
三 教育的多级本质构成为教育的整体本质,它具有整体本质的特性
揭示教育的多级本质,有利于多方面、多层次深入认识教育本质的多级性与多种价值,而要对教育本质有全面深入完整的认识,还必须全面深入揭示教育的整体本质,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教育的根本性质,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全面深入揭示教育的整体本质呢?我们认为,应当坚持用唯物的辩证的整体的发展的观点和分析综合的方法,把教育的各部分的本质(即教育的多级本质)综合为一个整体,构成为教育的整体本质。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教育的整体本质大于教育的部分本质之和。
这是因为教育的整体本质比教育部分本质之和具有更高更大的质量和能量,它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整体的本质培养出优秀人才,不仅可以集中体现和实现教育的多级本质及其价值。如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文化科学、社会生活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多种价值。同时还可以创造教育的各种新的巨大价值。如新的经济、新的政治、新的思想伦理道德、新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身心健康素质等各种价值。这是教育的整体本质大于部分本质之和的实质内容。
(二)教育的整体本质科学地规定着教育造就各种优秀人才。
教育的整体本质属性是指教育本身具有的根本性质,它是由教育自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教育的整体本质和其他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不同。教育的整体本质是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同的教育的整体本质,具有不同的特性,造就不同的优秀人才,对人的自身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与价值。在现代教育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都具有各自的特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的特性,对培养各种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的整体本质的规定性,它可分为两方面:即教育质的规定性与教育量的规定性,前者规定教育的性质,后者规定教育的数量界限,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切教育的整体本质都是质与量的规定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它,才能全面深入把握教育的整体本质,指导教育良性运行与发展。现在,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的整体的本质属性与规定性存在着不少模糊的认识。例如,在高等师范教育中,有些高等师范院校,抹煞高等师范院校的本质属性与规定性,忽视自己的师范性,极力向综合性大学看齐,降低了培养师资的质量和水平,必将严重影响基础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师资质量的提高,给国家造就各种优秀人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值得引起大家关注的。
四 按照教育的多级本质与教育的整体本质的要求,更好更多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人的自身与社会的整体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一)彻底改变教育观,要变传统的保守的狭隘的形而上学的教育观,为现代的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的整体教育观。
传统教育观,它只强调教育的政治本质和伦理道德本质及其价值,忽视教育的经济本质、文化科学知识本质和社会生活本质等多级本质及其价值。因而极大的削弱了教育本质作用的发挥,限制了教育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当这种教育观发展到异常状态时,把教育变成政治的工具和附庸,就会破坏教育的本质作用,给人的自身与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本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把教育的本质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极大的破坏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给中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现在,这种传统的保守的狭隘的形而上学的教育观仍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它使人们在看到教育的经济本质的时候,又忽视教育的其他各级本质,以致出现了“教商不分”,“学商不分”,把教育作为营利的工具,严重影响学校培养各种优秀人才和师资队伍的提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人们引起高度注意的,必须坚决纠正。要用现代的唯物的辩证的发展的整体教育观,代替传统的保守的狭隘的形而上学的教育观,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结合的整体教育思想,人人都要终身受教育,终身学习;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学习各种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前进。
(二)改变传统的旧的人才观,树立现代新的人才观。
传统的旧的人才观是狭隘的保守的。因为传统的人才,其思想观念、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比较狭窄的。而当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所成就,有一定的名气时,往往便升官发财或享有某些特权,在学问上再无进取之心,停止下来,甚至逐步失去一个优秀人才的应有的素质而变成不学无术的庸才。这是传统的狭隘的保守的人才观的必然归宿。而现代新的人才观,是广阔的革命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人才观。在现代社会里,只要坚持不断受教育,不断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才。现代的人才,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而且要有不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为人的自身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现代新人才观的实质,也是现代教育的整体本质所要求的。
(三)改革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
各级各类学校要用现代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为此,必须逐步调整学校的各门课程,更新其内容;要进行传授与学习的革命,教师要学会善于教育教学,学生要学会学习与创造,不断提高传授与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成为优秀人才,为人类的自身与社会的整体全面发展不断作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