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海峡两岸语文课堂教学比较_文本分析论文

异曲同工:海峡两岸语文课堂教学个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例论文,异曲同工论文,海峡两岸论文,课堂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动背景】

2009年国际阅读评比(PISA)成绩公布,台湾中学生(15岁)阅读成绩排序为全世界(区域)第23名,而同为华人文化区的上海、香港、新加坡竟分居全世界第1、2、4名,为此,台湾教育界等纷纷出现检讨的声音,最后一致认为应该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入手来进行改革。于是台湾的教育单位与中小学教师群,开始研究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课程纲要(课程标准)的特色与要求,也想仔细观察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师课堂教学的异同,以作为修正课程纲要、精进课堂教学的起始点。

2011年底,台湾教育单位“国民教育辅导团”决议组团至上海、杭州、宁波,正式进行教师课堂教学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杭州教育局、宁波江东区教育局协助安排,促成此一美事。在宁波一站,双方借用江东新城实验中学的课堂,对语文教学作了深度研讨,下面是宁波刘飞跃老师(下称“刘”)和台湾吴韵宇老师(下称“吴”)课例的研讨实录。

【宁波课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回放

刘飞跃

上课伊始,我深情地对同学们说,现在,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三百年前,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在一间最普通、最简陋的茅屋里,我们会遇到一位清瘦的思想者,他就是杜甫。接下来由几位同学介绍杜甫,但学生们对杜甫的理解有些概念化、符号化。

整体感知时,我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然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再推荐朗读,最后集体朗读。三遍朗读中,既正音又及时释义,然而学生的朗读似乎缺乏情感的支撑,只是很整齐、很流利。

接着,我提出了这堂课的第一个主问题,也是学生在预习中较为集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仅仅因为小孩抱走了杜甫家的茅草就叫他们为盗贼了呢?作为一个“诗圣”,气量未免太小了点吧?为了更好地分析、探究,我对这个主问题进行细化:(1)诗中的小孩做了什么?导致的结果怎样?(2)小孩本应是怎样的人?盗贼又是怎样的人?可以相提并论吗?(3)这里是一个小孩吗?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小孩变成了盗贼?(4)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诗中哪个词语表明了当时的背景?

学生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后,我及时补充了两则材料(杜甫的《北征》和《泛溪》),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杜甫其实很喜欢孩子,而那么喜欢孩子的杜甫此刻却认为“群童”是“盗贼”,这固然因为孩子公然抢走了自己赖以栖身的“三重茅”而万分恼怒,更是因为造成这些孩子野蛮行径的社会原因。当学生们在回答第四个问题,得出“丧乱”两字时,我又适时提供了关于“安史之乱”的两则材料。这个重要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是我引领着学生在开展。最后我强调: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词语、两种形象却让我们发现了矛盾,窥见了诗人的内心;既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也感受到了杜甫的诗歌魅力。这是我们读诗的一种方法,于矛盾中发现问题,生成智慧。

这个时候,我再让同学们集体朗读整首诗,发现学生们的节奏放缓了,语调稍有起伏了。于是,我示范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边听边发现诗中其他的矛盾所在。学生们发现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布衾”为何会“冷似铁”?既然“冷似铁”又为何会“踏里裂”?(2)“八月”本应是“秋高气爽”的,为什么诗中的“八月”又是“风怒号”,又是“漠漠向昏黑”、“雨脚如麻未断绝”?(3)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自身“难保”,为何还要想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不是很矛盾?

第一个问题,我启发学生在陌生化的诗歌言语中,寻找诗人内在的表达诉求;第二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圈画出诗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诗句,引导他们关注这些诗句所营造出的氛围;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在预习单上有集中的体现,也是走进这首诗、走近杜甫内心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重点解决。我先出示白居易的《新制布裘》,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彼此的不同,然后,我出示自己改写第三节诗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杜甫最后一节诗中的句式安排更能抒发自己内心的强烈情感,尤其是“呜呼”两言,使诗情陡然转向,让铮铮誓言刻骨铭心;我还让学生标出第三节诗的拼音,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都为开口音,气势恢宏,情绪饱满,而“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基本为闭口音,低沉中伴着压抑、愤懑中透着无奈;我还让学生从平仄的角度分析最后一句,让他们了解这就是杜甫的誓言,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的“良心”。

在课快要结束时,我让学生再读这首诗,发现学生的朗读不仅收放节制,而且抑扬顿挫,似乎已经和杜甫心有戚戚焉了。于是,我总结并呈现给学生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台湾课例】

《人间情分》与《瑞穗的静夜》比较阅读

吴韵宇

一、设计原则

1.运用比较阅读延伸学生阅读广度。若以课本的教材篇目来看,台湾教材的数量明显不足,比较两岸文本选择,台湾的确精读有余,泛读不足。因此我们也希望藉由比较阅读的模式来增加学生阅读广度,刺激学生思考宽度。本教案的设计是以台湾作家张曼娟《人间情分》与李潼《瑞穗的静夜》两篇文章作比较,主要是两文写作结构组织皆有其相似之处,其次文章皆有“宁静”、“沉静”之旨趣,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2.搭配PISA阅读历程设计教学主轴。台湾这几年PISA国际阅读评比分数并不理想,故如何应用PISA评量意涵设计于教学之中,也是我们重视且继续努力的方向。本教案结合PISA阅读历程,从“撷取信息”、“广泛理解”、“发展解释”等文本分析,再加入“省思评鉴”的高层次提问思考设计,以提问教学策略带入师生互动讨论。

3.注重语文知识性之文本分析与人文性美学关怀。近几年台湾阅读教育蓬勃发展,阅读的知识层次分析渐受重视,但如何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理想。课程进行中,文本理解是教学基本目标,但若能藉由体会、思考文本内容,以致联结自身的诠释,如此转化过程便是阅读美学的创造。笔者选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文本教材,教学的重心除了掌握文本线索脉络,更希冀学生在阅读后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达到与文本连结,唤起学生生活经验。

二、教学流程

1.揭示教学目标主轴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应是学生,故笔者于一开始授课时即先揭示教学目标主轴,胪列如下:(1)课程文本:《人间情分》、《瑞穗的静夜》。(2)课程名称:比较阅读教学。(3)课程目标:能从文章中分析转折架构及主题写作技巧。(4)课程主轴:

2.《人间情分》教学流程

首先是概览课文,提取重要讯息。笔者在学生初步阅读完文本后,提出简单信息撷取问题,如: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在什么环境?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作者在文中有什么转变?从文章中你读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简单说出本文篇章大意:作者因一位陌生女子的体贴善意,由焦躁到自在的心情转变。

然后是结构分析,了解文章层次安排。《人间情分》写出作者于梅雨季中烦躁的心情,消散于一位素昧平生的影印店服务员的体贴温柔,文章脉络于服务店员的出现而产生改变转折;而于转折后更用繁笔聚焦于店员动作、言语之描绘以及作者心情之改变。故笔者提出本文教学主架构有二:(甲)寻找全文文意转折点,(乙)分析转折后文本写作亮点,并请学生一一找出并分享。此处希望学生广泛理解全篇文本架构,找出全文重心。

3.《瑞穗的静夜》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是概览课文,寻找文章转折之处。依循《人间情分》教学主轴,笔者于教学中再请学生找出全文转折之处。李潼《瑞穗的静夜》一文,文意转折层次更加丰富,学生于概览文本后即能找出“旅馆老板的出现促使作者必须停下喧闹的心”为一转折点,但藉由教师的引导再将文意线索往前推敲,学生更可发现在文本第三段即出现第一转折点“因下雨而无法露营”。文意层层推衍,让学生于提问中明了文章架构铺陈。

第二环节是分析本文写作主旨及亮点。教师再继续请学生分析本文转折后的细腻描绘与全文主旨。以下为教学文本转折的一个切片:

师:请同学再说说看第二层转折(旅馆老板出面制止)后,作者主要写些什么?

生:作者静下来发现了松林雨夜的美好。

师:很好。那谁可以说说看,作者如何铺陈这一处的文字?

生1:作者先以眼睛所见,写出如湖波的温泉水烟和五里外松针稀疏处的小镇灯火。

生2:再写出作者听到窸窣细微声响。

师:非常好,同学观察文字都很敏锐。不过此段又出现了转折喔,谁可以说说看?

生:作者原先想离开,却又被窸窸窣窣的声响唤住。所以声音的出现,也是另一个转折点……

4.阅读比较分析流程

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找出两篇文章相同与相异之处,形成如下表格:

5.从文本信息联结学生生活经验

文本若只是文本,欠缺读者与文本的联结,便欠缺阅读生命的养分。本人从文本中的“失措张望”导入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和心情,并且藉由两篇文章所提“沉静的美好”,让学生思索自己是否也有“沉静的时刻”。下课时间到了,此问便作为课外隐性作业。

【课例访谈】

课后双方执教者对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大致流程作了说明(如上描述),双方点评老师结合访谈进行点评。点评老师为孙剑秋教授(下称“孙”)、褚树荣老师(下称“褚”)。

孙:吴老师,先请你谈一下此次到大陆教学交流的感觉。

吴:两岸教师课堂教学交流,在小学阶段已行之多年,但在中学部分却迟迟未见起步,此次在台湾台北教育大学孙剑秋教授带领下,中学语文教学交流终于顺利迈开步伐,韵宇诚惶诚恐接下讲课任务,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如同回到初任教学工作中临渊履薄的戒慎恐惧,其中有收获、有启发,更有双方对谈激荡下的感动。

孙:韵宇老师这堂课教学设计架构很清楚完整,以“转折”与“主题对照”作为课程主轴。但在教学时间上要用两篇文章来作比较分析是否较不容易?你自己在设计课程及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如何?为何要如此设计?

吴:对于一篇文章的认识,我希望学生能先以全面角度去阅读,了解文本整体架构后再去细部讨论与分析,这是我设计的缘由。此外因未能事先与学生有课堂接触,只能限定一堂课呈现,所以对我而言的确是较大的挑战。在课程进行中我也发现学生对文本初体验时间不足,以致教学中未能真正放慢脚步,细细品尝。如果这次课程能以两节课来呈现,应该较理想。此外,这次我也从刘飞跃老师的教学中得到很多启发,例如,刘老师事先让学生预习文本,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疑问或看法,这是很值得我学习之处。

孙:此次教学中,吴老师的课程内容很能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带动学生更多生活体悟。请谈谈,从大陆教学中你自己有何教学反省与期许?

吴:在此次教学互动交流中,感受最深的是教师与学生提问讨论过程中,台湾教学明显不如大陆教学生动,台湾学生受传统制式化四选一选择题评量影响,思考表达能力的确有待加强,所以改变评量模式,建立学生完整的思维表达,应是首先要进行的改革工作。此外,因学生不善表达,教师对提问互动的激荡与刺激也相对减少,此次刘老师生动的教学魅力,与学生之间自然的互动关注,确实让我们有学习取法的地方。

褚:很高兴又一次欣赏刘老师的课堂教学。你的课堂总是不断出新,你认为你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在哪里?

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引领学生通过感受、品味、欣赏杜甫诗歌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领略杜诗之味,更能让学生走近杜甫之心。由此,在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颇具张力的言语特质及其背后的意蕴。

褚:按传统教法,这首诗的叙述线索、场景描写、诗人情志总是为教师所关注,但是你却把“读诗就要发现诗歌的矛盾”作为一个主要教学内容,进而形成主要的教学环节。请你说说备课时怎么想的。

刘:这首诗的教学,从“叙述线索、场景描写”等角度切入固然可行,但倘使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还不如抓住一点,深挖细掘。而且,以“发现诗歌的矛盾”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往往在“矛盾”的言语内容或形式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隐形的文本”,即使是叙事类的作品也不例外。

褚:从声韵节律上打开诗歌传情达意的奥秘,这是你在诗歌教学上的一贯主张。如何看待结构、意象、炼字等因素和诗韵在表情达意上的轻重?请你结合这堂课说说怎样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度”。

刘:解读一首诗歌,结构、意象、炼字、音韵等因素皆是“屠龙之术”,关键还是要看诗歌本身的特质。杜诗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它的“沉郁顿挫”,而这恰好可以从杜甫善用“仄声”进行诠释,为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就引导学生重点诵读最后一段,并从音韵安排的“矛盾”处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伟大情怀。

褚:以诗读诗,让课在结束时响起华彩的乐章,很精彩。你为什么用诗歌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期待怎样的效果?

刘:结束时,我呈现自己用诗歌写下的阅读感受,一方面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诗歌,喜欢这种在诗意弥漫的语言魔方中浸染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想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一扇通向杜甫心灵的窗。

褚:你的配乐示范朗读非常有感染力,但接着就组织小组同桌讨论,能否发现诗歌的矛盾?请你评价一下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内在逻辑。

刘:很遗憾,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学理思考。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朗读的整体效果而非“发现诗歌的矛盾”,以致两个教学环节缺少必然的内在逻辑。如果能在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自主诵读,也许效果就达成了。

【课例点评】

孙:吴韵宇老师为台湾“课程与教学辅导团”的咨询教师,平常的任务即是前往台湾各县市进行教学辅导与教学示范工作,她的杰出表现可从2007年获得台湾师铎奖的肯定得知,而努力研发新教案、改良课堂教学策略等,更让她在台湾拥有超高的知名度。本次韵宇老师从比较阅读的观点入手,分析《人间情分》、《瑞穗的静夜》在写作上的异同,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成功的。首先她从《人间情分》的段落分合,引导学童看出文章的转折处,随即以《瑞穗的静夜》来印证转折的学习效果,课堂互动活泼自然,且不着痕迹地让学童快速寻出阅读的乐趣,又能藉此引发学童从阅读进入写作的学习技巧,一气呵成,确实令人折服。

当然,我还是要提出两点建议:受限于陌生的教室与学生,在行间巡视与进行提问时,似乎仅局限于部分勇于举手的学生,稍显可惜;而且评量方式的设计,可再加强写作学习单的部分,或是现场让学童上台板书,进行全班的学习验收。

刘飞跃老师不愧为大陆优秀骨干教师,他在进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时,其精彩的课程安排、适时的课堂提问、与学生应答的互动,让此行20余位台湾教师连连赞叹。首先他以“学”字来引起动机,接着朗读教学就显出其个人教学的细致处,学生学习兴致也随着刘老师的抑扬顿挫而起伏,真是成功的一堂教学课。

刘老师的教学收放自如,显现浓厚的文学情怀,确实有其特色。我个人在佩服之余,也提出二点建议:首先,引起动机的“学”字释义,并不那么恰当,因为这个字和课文的直接关联不大,建议换用“茅”字或“破”字。其次,是韵脚教学的部分,我个人觉得理论的说明时间可以减少,可以从教学设计入手,让学生摸索出韵脚异同,进而施行说解,如此课堂的流畅度会更自然些。

褚:很高兴台湾同行来宁波交流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如何渗透本土文化?这三点如何和谐地整合在中学的课程架构里?台湾作出了比大陆更好的回答。自从上次随着全国中语会到台湾考察语文教育后,这一点感觉非常强烈。所以,今天是怀着谦卑的心态来观摩台湾语文教学同行的课堂的。

刘飞跃的课有三点值得肯定的。第一是本于特长。刘老师有高超的朗诵技能,音色又好。朗读教学是最适用于古典诗词教学的一种方法。刘老师很能写,最后以自创的诗歌来表达对杜甫的敬佩和阅读的感受,很新鲜也很有挑战性。第二是基于学情。这要分两方面来说:课的设计是基于学生预习之上的。预习单上,刘老师分别从词语积累、自我提问、精彩摘录、阅读体悟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初步阅读诗歌,先学后教,教才有基础、才有方向、才有效果。另外在教学细节上时时体现出的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生本意识的体现。第三是文史支架。古诗词用的是古代汉语,写的是古代生活,抒的是古人心情,现在的初中生很难进入古诗词意境。刘老师用了安史之乱的史料,引了白居易的诗歌,作为理解诗歌的支架。

当然,这堂课在内容的集中和环节的连贯上,还可以更理想些。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言,诗歌的叙事性很明显,事件的展开脉络要理一理;诗歌的描写技巧很好,场景再现和想象就很重要;当然它又是歌行体,所以诗人的情感体会也很重要。能否把这三块内容有机地融合在现有的设计中呢?再一个就是诗歌的局部解读和学生的认识问题。孩子成“盗贼”,是否真的就是安史之乱惹的祸呢?这里的“盗贼”可否从诗人的平常心和当时的生活情景来理解,是否是一个无奈而无助的老年人对于恶作剧孩子的责骂之语,是否是一种文学上的夸饰手法?八月秋风怒号,云呈墨色,又有昏黑大雨。为什么写天气怪异?学生说天气怪异是社会气候怪异。这恐怕是典型的社会学解读法,是政治化思维在起作用。

首先,课如其人,文如其人,是我听吴韵宇老师课的最大感受。《人间情分》和《瑞穗的静夜》温婉、淳朴、细腻,很像吴老师的风格。吴老师的课一开始就公布了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这样整堂课的学习就有了方向和目标,有目标的学习肯定比没目标的学习更有效率,这在大陆课堂里已经很少见了。其次,整堂课注重实践与运用。所选的两篇散文,在叙述的时间轴上,都有一个转折,转折前后的内容不一样,抓住了转折就进入文本分析的关节点。《人间情分》的转折前是写背景,转折后涉及主旨。按照这样的思路,学生分析《瑞穗的静夜》的架构。一篇供细读,一篇供练习,学了能用,学为了用,真是活学活用。最后,吴老师的生本意识体现在对于学生相似体验的唤醒。在进入《瑞穗的静夜》时,联系学生对于高中学校的选择志愿,联系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说到自我坚持的放松,联系教师自我的体验和心理成长的历史,期待借用情感共鸣进入文章的深层,从而感受到沉静的美好。最突出的一点是关注文本本身,这与大陆的公开课大异其趣。对于文本结构的梳理在台湾语文教师的课堂里得到普遍的重视,而且你们还推行“国语文心智图教学指导”(“教育部”九年一贯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辅导群主编),通过结构把握文章的血肉和肌理,这是符合中国文章作法和文学批评的传统的。对于结构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忽略对文章局部的观照,譬如《瑞穗的静夜》转折后,提示学生思考:作者如何细腻地描写主题?哪个地方写的特别好?哪些词打动你?这种局部鉴赏的努力,与结构框架梳理结合起来,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集中,教学教学环节很有逻辑性。

另外,这两篇文章的叙述腔调不温不火,文字温润、静美,充满感性之美。这样的文字是值得亲密接触的,这种接触不是诉诸理性分析,而要通过吟诵、玩味和涵泳。对于美好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善良人心,吟哦就是直接触摸。《人间情分》有好几个生活中的温情细节,都以场景的形式向我们展开,学生可以借助什么进入其中?感觉到瑞穗的静夜也是一群中学生第一次审美的体验,那些森林、温泉、疏星以及天籁,学生可以借助什么如临其境?那就是想象!大陆的孩子虽然没有到过台湾花莲,不知太鲁阁,不知瑞穗的静夜,但是同在汉文化浸润下,想象可以让我们消弭距离,进入美景。这两点吴老师似乎还可以做得更好些。

标签:;  ;  ;  ;  ;  ;  

异同:海峡两岸语文课堂教学比较_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