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视角下的成人及其学习&基于科隆计划的回顾_成人教育论文

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视角下的成人及其学习&基于科隆计划的回顾_成人教育论文

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视域中的成人及其学习——基于科隆威计划的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隆论文,视域论文,述评论文,欧盟论文,学习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4)06-0023-09

       科隆威计划(Grundtvig programme)①始于2000年,是欧盟终身学习计划(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me)的一项支柱计划。该计划以丹麦“民众高等学校之父”科隆威(Nikolai Frederik Severik Grundtvig,1783-1872)的名字命名,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这位著名的民众教育家及成人教育家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该计划的主旨——应对欧洲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挑战,为成人提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技能的途径,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并提升就业前景。[1]科隆威计划不仅面向成人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者、工作人员和组织机构,还面向广大成人学习者,致力于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进步,科隆威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欧盟各成员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活力。

       一、科隆威计划的形成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改变和资本主义的盛行,欧洲统一联合的呼声不断高涨。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被正式合并成“欧洲共同体”(EC)。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失业率迅速上升,欧洲统一过程被进一步激活和扩大。20世纪末,欧洲各国在经济增长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由此使其超越国家的限制,于1992年共同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并建立了由27个成员国所组成的“欧盟”(EU)。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同时,欧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因为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欧盟逐渐认识到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是教育,教育是欧洲人民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变量。[2]而欧盟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就是推进公民的终身学习。最早提及通过终身学习来推进“欧洲公民的联合”是在20世纪70年代,[3]而终身学习受到更多关注则是在2000年的《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推行之后。该战略还伴随了一些具有相同主题(终身学习)的重要宣言,如《实现终身学习的欧洲》(Making a European Area of Lifelong Learning a Reality),该宣言对欧洲未来十年的终身学习发展战略做了统一的规划,被称为“终身学习领域的重要蓝图”。[4]

       《里斯本战略》之后,欧盟逐步推出了《教育与培训2010年工作计划》(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 Work Programme)、《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等有关教育和培训的政策,将欧洲终身学习政策的发展推向高潮。这些政策的推行,旨在支持国家的行动并帮助解决欧盟各成员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如老龄化社会、劳动人口不足、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等。在此总目标的指引下,欧盟注重开发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训中的优先领域,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相应地在不同教育领域推行不同内容的终身学习计划。其中,科隆威计划就是欧盟终身学习政策在成人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

       由此可见,欧洲的一体化促进了欧盟的成立,而知识化的进程催生了欧盟终身学习政策的推行和发展。在此背景条件下,欧盟的终身学习计划(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me,简称LLP)应运而生,成为推动终身学习强有力的实践工具。科隆威计划则是终身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中一项支柱计划,主要关照广大成人及其学习。

       二、科隆威计划的发展概况

       科隆威计划的发展始于2000年,至今已走过十多个春秋,借助此计划的实施,欧洲的成人学习在终身学习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发展轨迹

       科隆威计划作为欧盟终身学习计划的支柱计划,其发展轨迹与终身学习计划的演变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在追溯欧盟终身学习计划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出科隆威计划的发展轨迹。

       当前欧盟推行的终身学习计划能有如此的规模以及完善程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与整合渐渐形成如此系统的规模与状态。终身学习计划的前身是欧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一系列针对各教育领域的学习计划。例如,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 Programme)、达芬奇计划(Leonarrdo Da Vinci Programme)、田普斯计划(Tempus Programme)、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Mundus Programme)、网络学习计划等。这些计划分别关照到了不同的教育领域,关涉不同的学习内容。其中,苏格拉底计划作为欧盟第一项教育发展的综合计划,催生了科隆威计划,使其首先以“成人教育行动”的形式开始运行。苏格拉底计划先后经历了苏格拉底计划Ⅰ(1995-1999年)、苏格拉底计划Ⅱ(2000-2006年)这两个阶段,科隆威计划就分别在这两个阶段得以萌芽与形成。然而,由于各教育领域的计划分开实施,且彼此之间联系与交流的缺乏,一方面浪费了部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影响各计划的实施效果和辐射能力。由此,欧盟将这些计划整合起来,于2007年推出了综合各教育领域相关内容的终身学习计划。科隆威计划作为其中一项支柱计划,是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欧盟各成员国越来越重视成人学习,并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科隆威计划因此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由此可见,科隆威计划的发展轨迹与欧盟的终身学习计划紧密相连,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95-1999年)

       在这一阶段,欧盟各成员国通过苏格拉底计划Ⅰ中的成人教育行动,开始了在成人教育领域较早的交流与合作。苏格拉底计划Ⅰ由伊拉斯谟行动、夸美纽斯行动和横向措施所构成。其中,横向措施包括了语言学习行动、信息通信技术行动、开放及远程学习行动、信息和经验交流行动、成人教育行动、补充措施。[5]成人教育行动作为苏格拉底计划Ⅰ中横向措施下的一项分行动,旨在增强欧盟各成员国对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各项投入力度,加强成人教育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习者对于欧洲文化的整体了解并提升其语言技能。行动内容围绕的是“欧洲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成人学习者对欧洲文化的整体了解”这两个主题。相较其他教育领域,成人教育在此阶段还没有受到较多的关注,但与之相关的实践为之后科隆威计划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成人教育行动也被认为是科隆威计划的雏形。

       2.形成阶段(2000-2006年)

       在这一阶段,欧盟对成人教育领域愈加关注,在苏格拉底计划Ⅱ中,成人教育行动被进一步扩展为科隆威行动。苏格拉底计划Ⅱ由夸美纽斯行动、伊拉斯谟行动、科隆威行动、林格瓦行动、密涅瓦行动、观察与创新行动、联合行动、配套措施所构成。[6]科隆威行动作为其中一项主要行动,是对夸美纽斯行动与伊拉斯谟行动的补充,既面向正规院校(中学、大学等),又面向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等),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的教育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展流动性的培训活动,建立科隆威框架体系以促进信息交流。[7]相较之前苏格拉底计划Ⅰ中的成人教育行动,科隆威行动的目标和内容更加丰富和细化,在主要目标下还制定了四个操作性目标,并将其分别贯彻于科隆威行动的四个分行动(sub-action)中。这四个分行动分别为欧洲合作项目和科隆威培训课程、合作学习项目、成人教育领域工作人员的个人培训基金、团体和主题研讨会。与此同时,科隆威行动还采取了集权(centralised)和分权(decentralised)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分别由欧洲委员会和成员国的相关机构负责管理。由此,成人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欧盟及各成员国也加大了对成人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从而使科隆威计划在此后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3.发展阶段(2007-2013年)

       在这一阶段,科隆威行动被正式命名为“科隆威计划”,并成为欧盟终身学习计划中的一项支柱计划,获得进一步发展。该计划不仅面向成人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人员、工作人员和相关组织机构,还包括广大成人学习者。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此阶段的科隆威计划还制定了六项操作性目标:1)到2013年,(从事)成人教育的人数增加到25000人,并提升其经验的质量;2)为人员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截止到2013年,每年至少有7000人能够从国外的成人教育中受益;3)提高成人教育机构间合作的质量和频率;4)发展成人教育的创新和实践管理,并鼓励其广泛实施;5)确保处于社会边缘的人能够获得接受成人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老年人和已不再接受教育且不具备基本学历的人;6)基于教育内容、服务和实践,支持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创新。[8]相较之前两个阶段,此阶段的科隆威计划更加具体,不仅给出了量化目标,还为其完成设定了具体时限。除此之外,其相应的活动内容也更为丰富,项目申请程序也更为简化。

       综上所述,从“成人教育行动”到“科隆威行动”,再到被正式命名为“科隆威计划”,科隆威计划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成人及其学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成人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水平。

       (二)重要举措

       科隆威计划面向最广大的成人群体,不仅包括成人学习者,还包括与成人学习相关的机构、组织和团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各类群体。参与群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增添了实施的难度与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使学习内容更为丰富且更好地迎合成人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科隆威计划制定了相关的主题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其需要优先发展的项目。将两者概括起来可以发现,科隆威计划主要包含以下三项重要举措。

       1.建立“流动学习和伙伴关系”

       这项举措包含了科隆威计划的两项主题活动:人员流动(Mobility of Individual)和学习伙伴关系(Learning Partnerships)。前者不仅包含针对成人教育领域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参观访问、资助与(不同国家人或团体的)交换、参加会议与研讨班等,还包含针对成人学习者的专题研讨会(至少来自四个成员国的10~20名成人学习者参与,持续5~10天)[9]、学习伙伴项目和老年志愿服务项目等。与此同时,各成员国还可进行预期访问(Preparatory Visits),相关机构的代表借此可参加研讨会或会见有可能合作的伙伴。后者是科隆威计划中最大的一项独立资助行动,关注参与组织、机构、团体和个人等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内容。每次学习活动至少由三个欧盟成员国参与,并由众多成人学习者,围绕一个彼此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展开研究与讨论。据统计,2000-2010年间,每年有80000人(成人教育的工作人员和学习者)参与该主题活动,至少有2000人出国进行交流学习。[10]这两项主题活动均为科隆威的分权管理行动,由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管理。流动学习面向两部分人群——成人学习者和成人教育领域工作人员,两者均受到学习伙伴关系的支持。而学习伙伴关系也加强了欧盟各成员国间的联系与交流,并通过合作的转变提高了成人学习组织的质量。

       2.建立“多边合作项目”(Multilateral Projects)

       围绕这项重要举措所开展的每次学习活动,至少需要三个欧盟成员国的参加,重点支持良好实践经验的分享与创新成果的传播,从而优化现有的成人教育制度。就此,欧盟制定了四项具体的行动来支持多边合作项目的展开。第一,通过成人教育来获取关键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识字、交流、计算、金融理财、健康生活、环保意识等各类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需要具备的能力。第二,成人教育在增强社会凝聚与性别平等上发挥作用。一方面,增强成人学习的吸引力,使更多的成人能够进行学习,特别是低技能的成人、社会地位较低和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移民;另一方面,提高成人学习中的性别平等,尤其是鼓励更多的男性参与到之前没有充分参与的相关领域。第三,创造和创新,包括代际间的学习、年长公民的学习和家庭学习。此外,该优先项目还提到加强对文化机构(博物馆、图书馆)、新媒体技术等的创新使用。第四,成人学习的质量保证,包括工作人员的专业发展。

       3.建立“科隆威网络”(Grundtvig Networks)

       该网络是在特定专题领域内由特定群体组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团体,一方面关注特定的专题内容,另一方面又关注特定的对象群体,因为这些群体对社会的凝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举措至少需要来自特定成人学习领域的10个成员国的参与,目的在于分析并鼓励项目间的合作、加强政策与计划间的相互作用。科隆威网络主要致力于以下工作:1)在学科、主题领域或与其相关的管理方面来发展成人教育;2)确认、完善并传播相关的良好实践(经验)和创新;3)为相关项目和伙伴关系提供内容上的支持,并促进这些项目和伙伴关系间的相互作用;4)完善成人教育需求分析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立足于通过增加成人学习的机会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融合。例如,为监狱服刑人员或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使其调整好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为移民提供语言方面的学习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符合他们特殊需要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由此,在成人学习理念迅速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合作伙伴、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等跨国网络。

       此外,科隆威计划还附带补充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实现科隆威计划的相关目标,照顾到那些在以上重要举措中没有被涉及的内容。

       三、科隆威计划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科隆威计划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欧盟在成人教育领域的许多新动向,这些新动向给我国的成人教育发展和创新也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一)社会问题回应:新的目标聚焦

       众所周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或者超过10%,就标志着其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面临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渐渐成为“老龄化的欧洲”。据欧洲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60年,15~64岁的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67%降低到56%;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由17%增加到30%;8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5%增加到12%。[11]一方面,15~64岁这部分社会主要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这样的人口发展趋势将给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许多严峻的影响和挑战。由此,最新阶段的科隆威计划就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作为主要目标,希望通过推进成人学习来分担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科隆威计划在设定目标时,除了重点考虑帮助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外,还考虑到诸如移民的文化融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竞争等当下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已然存在并日益凸显,科隆威计划在应对这些社会问题时的目标聚焦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借鉴。

       (二)社会公益推动:新的功能定位

       科隆威计划致力于服务广大成人学习者,满足其多变的学习需求,重点关注人性的发展与完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欧盟的教育计划都是希望能够辅助推动经济的发展。比较而言,最新阶段的科隆威计划在功能定位上,更加关注成人学习者自身,并基于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由此,科隆威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成人学习向社会公益方向发展,将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进行推广,有助于完善和优化社会的整体学习氛围,并使更多的成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此外,这样的功能定位也非常贴合终身学习的主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成人教育有时还会呈现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将成人学习单纯地定位在对学历进行补偿,这往往会忽视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使其学习日趋功利化。所以,我们有关部门在推动成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新的功能定位,尝试更多地立足公益,避免功利化,努力营造和谐、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

       (三)社会边缘群体:新的人群关注

       就成人学习者而言,最新阶段的科隆威计划在设计主题内容时,特别关照到了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的学习,如老年人、移民、低学历低技能者、监狱服刑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并将吸引其参与学习作为一项优先发展的项目。如何使这部分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是整个欧洲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乎整个欧洲地区未来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科隆威计划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的学习,旨在从教育层面为社会融合提供助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在我国,社会各界对类似的社会边缘群体也日益关注,并希望找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更有效的方法。其中,为这部分群体提供学习机会也是我国正在尝试的一种方法。但就其参与学习的状况而言,似乎不容乐观,种种因素制约其参与学习活动,如缺少时间和金钱、教学内容不适应、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就此,我们可以借鉴欧盟的相关举措,首先要对这部分群体予以充分的关注,然后提供政策支持,并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为社会边缘群体参与学习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其次,做一些更深入的调查从而了解他们真正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并不断更新与之学习需求相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将一些地区或城市在鼓励社会边缘群体参与学习这方面的良好实践经验,分享和推广到其他地区或城市。

       (四)生活与文化:新的内容设定

       在内容设定上,最新阶段的科隆威计划更加贴近生活,并关注文化的整体性。著名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可见教育与生活是一个统一体,教育源于生活,为生活提供智慧;生活丰富教育,为教育提供素材。相比其他种类的教育,成人教育更加需要走进生活,因为学习内容较多都源自生活,而学习活动的开展也旨在帮助成人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就内容的生活化而言,科隆威计划为学习者设计了促进获取或提升多种关键能力的学习内容,而这些能力恰恰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相比之下,我国的成人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可能还存在偏离学习者真实学习需求的现象。就此,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学习者为主体去设计贴近其日常生活并符合其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避免单纯以政府和办学机构的意志为转移。就文化性而言,科隆威计划在萌芽阶段就提出要关注学习者对于欧洲整体文化的了解,旨在推动欧洲的一体化发展。科隆威计划作为一种“较柔软”的手段,通过开展诸如人员流动、学习伙伴关系等主题活动,加强了欧盟各成员国间的联系,也触及了彼此在文化方面更深层次的共享与交流。我国近些年在稳步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文化软实力的打造。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就成为了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而成人教育面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成人,需要义不容辞地为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相比较而言,我国成人教育在这方面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如对学习者精神生活的探究还有待深入。正如华东师范大学高志敏教授所提出的,成人的研究与实践,需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12]成人教育的内容设置既要生活化,走进成人的日常生活,又要关注文化性,深入成人的精神世界。由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成人教育将是立体的,内容设定上既具有广度、又具有深度。

       (五)合作与交流:新的方法选择

       科隆威计划在制定具体目标时,非常关注合作与交流问题,提出要提高成人教育机构间合作的质量和频率并提高流动的条件等。[13]为此,科隆威计划在成人教育领域内,深入地践行多样化的合作与地区间的交流。这里的多样化,更多地体现在合作主体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各成员国、教育机构和组织团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了地区间的交流,如组织成人学习者出国访学、参加职业培训、实习等。这样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许多益处:就整个欧洲而言,借此加强了成员国间的了解与融合,减少了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其一体化的发展;就各成员国而言,一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在交流中吸收良好的教育经验,完善自身的教育制度;就成人学习者而言,合作与交流为其出国学习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支持,并且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系统也对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较为关注,但成人教育方面的重视度还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成人教育在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迟缓,地区间的差异较大。此外,城市和农村的成人教育发展也较不均衡。所以,在成人教育领域内,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良好的经验,传播中国的优良文化,树立跨国界的教育理念、拓展全球化的教育视野;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成人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向发展相对迟缓的地区传播优良的经验,共享彼此的教育资源,共同进步。

       (六)政策与执行:新的实施保障

       政策是一种行动准则,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阶段性,而法律、法规、规章等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的规范性文件都可作为政策。在终身学习计划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欧盟特别针对成人的学习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并将其实施于最新阶段的科隆威计划中。如2006年,欧盟委员会颁布的通告《成人学习:学习永远不晚》(Adult Learning: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强调了成人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成人的就业能力、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以及公民意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欧盟进一步提出了一项行动计划——《总是学习的好时候》(It Is Always a Good Time to Learn),强调成人学习在帮助社会边缘群体更好融入社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为成人教育经费的投入、成人教育质量的确保与评估、成人学习成果的评定、成人参与学习的激励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与此同时,欧盟一些成员国,特别是一些北欧国家,较早地制定了与成人教育相关的法律,如丹麦和挪威分别在1968年及1976年制定了《成人教育法》。反观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部专门针对成人教育与学习的法律,所以,欧盟在这方面的许多最新实践经验都可以带给我们启发与借鉴。

       注释:

       ①“Grundtvig”由丹麦语的发音,一般被译为“科隆威”;由英语的发音,一般被译为“格兰特威格”。本文采用根据丹麦语发音的翻译。

标签:;  ;  ;  ;  ;  ;  ;  

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视角下的成人及其学习&基于科隆计划的回顾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