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潮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朝关系的影响_韩流论文

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中韩论文,韩流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韩流”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根据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百度”对“韩流”的定义,“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狭义的“韩流”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登陆他地后产生的地区性影响;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风等。“韩流”一词最早由中国媒体提出,后被韩国媒体及学术界广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国文化产业的输出。韩流现象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①

       据称韩流其实最早出现于围棋界,原意为韩国流,简称韩流是谐音于“寒流”。因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5年,围棋在韩国盛行一时,在国际大赛上频频夺冠,因此被当时的围棋界称“韩流”,之后又被引用到足球和音乐、娱乐领域,暗指中国的足球有恐韩症,音乐和电视剧处于被动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韩流”这两个汉字频频出现在韩国的媒体上。“韩流现象”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借此更多、更广泛地进军外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事实上,韩国电影、电视剧、唱片等文化和娱乐服务领域的出口额也在逐年递增,以至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助推力。

       中国内地的韩流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交,1993年韩国电视剧《嫉妒》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韩剧第一次登陆中国荧屏。韩国百变天后李贞贤是把韩流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并引起了轰动。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的热播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随着韩国歌手在中国舞台的出现,“HOT”“NRG”等韩国流行组合歌手的名字在中国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青少年对韩国影视明星和歌手的兴趣和关注,形成了一股韩国流行歌曲、电视剧及韩国影视明星的“热潮”。中国一些报刊把这一现象称为“韩流”。韩国媒体及学界也相继借用“

”(韩流)一词形容本国文化输出的盛况,后来该词又延伸至西方,使得英语中增加了新词汇“Hallyu”。

       “韩流”越涌越急,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日趋多样,一些青少年从喜欢看韩国电视剧、听韩国劲歌、“追星”,进而发展到追求韩国的商品,如韩国的化妆品、结婚礼服、韩国比萨饼屋、韩剧服装,以至韩国的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玩具等。与此同时,一部《大长今》也将韩国饮食带到中国人身边,韩式烤肉、韩国泡菜等渐渐走进国人的餐桌。一些青少年为了“追星”,甚至专程到韩国旅游,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拜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由此看来,韩流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韩流作为文化现象来说,扩大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但作为文化产业来说,更是给韩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影视作品出口,韩国品牌服饰、化妆品的走俏等,都给韩国带来滚滚财源。而韩流对韩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带动了韩国整容业的繁荣。中韩两国建交时间不长,但由于韩流的影响,两国间的外交有了更广阔的民间基础。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韩时,在中韩两国都有较高人气的韩国明星张娜拉作为中韩交流年形象大使在青瓦台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韩流已然成为韩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方式,韩流不仅塑造了韩国的文化形象,也提升了韩国的国家品牌形象,扩大了韩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韩流文化输出的另一重大影响,是在全球特别是在亚洲韩流文化盛行的国家和地区,兴起了学习韩语热,“韩国学”研究也逐步得到学界的重视。中国已经有100多所4年制大学设立韩语(朝鲜语)专业,设立韩国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逐年增加到70多个。另外,专科院校、高职院校,甚至一些民办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韩语专业。同时,有更多的青年学生赴韩国留学,数量达六七万名,占在韩各国留学生总数的七成以上,中国成为韩国高校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较早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的韩国语专业大学生中,不少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韩流,大部分学生很喜欢韩国电影和电视剧,并经常观看,但对于韩国的流行歌曲,只有1/3的学生比较欣赏。调查表明,韩流给中国大陆高校的韩国语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②

       由于韩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地区以至欧美等地的盛行,对韩流的研究也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学界对韩流发展的历史,韩流的特点、影响,韩流的原动力及其局限性,以及后来出现的“反韩流”现象的研究等,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根据中韩两国学界的研究成果,韩流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初始期(1997~2000年)、成长期(2000~2002年)、成熟期(2003~2005年)和停滞期(2005年至今);③也有的分为韩流初期阶段(1999年以前)、展开阶段(1999~2005年)、停滞阶段(2006年至现在)。④还有的研究提出中国韩流的发展变化大体可以以2000年为分界点,分为“旧韩流”和“新韩流”两个时期。⑤该文认为,相比较而言,旧韩流是部分明星和几个韩流种类流人为特征的;之后新韩流的韩流粉丝年龄层扩大,也较普遍化,除了韩国音乐及其他几种娱乐形式,韩国的历史、文化也受到人们追捧;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影响力的深化都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新韩流向人们展示了其内在的“净化心灵”的作用以及“汉字文化圈民族”特有的整体性。

       力图揭示韩流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是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者普遍认为,韩流正是借助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支撑而成为韩国的全民族意识,而其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及在技术层面与世界全方位的接轨也有力地保障了它的巨大成功。⑥韩剧成功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完善的产业化机制和成功的产业化运作。⑦韩流在中国掀起热潮的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共处于东亚文化圈,具有文化的同源即儒家文化,韩剧在中国的盛行体现了传统文化即儒家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以及韩剧制作精良、明星效应等特点。⑧

       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在解释韩流成功的原因时,过分地强调了中韩两国在文化上的相通性或共同性,认为:“两国在跨国文化的传播中存在着文化趋同性。可以说,两国文化上的相通性为韩流在中国的流行提供了首要基础和条件。”⑨“‘韩流’之所以会在中国劲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流’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⑩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韩国传统文化固然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只能说明一部分群体接受韩流的原因,而拿来解释韩流受众的主体即青少年为什么喜欢韩国歌谣、街舞和韩国游戏等大众文化就很难说得通。因为韩流中还蕴涵着现代都市的新颖、时尚、前卫等。

       2006年以后,在韩流文化盛行的亚洲国家,韩流进入了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是韩剧、韩星汹涌而至,另一面则出现了抗“韩流”的声音,“反韩”“抗韩”呼声不停,出现“嫌韩流”(或称“反韩流”“抗韩流”)的倾向。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东北工程和高句丽历史争端、韩国历史剧对中国的歪曲描写等历史问题和文化纠纷的不和谐现象,引起了部分网民的不满,成为“反韩流”的一个原因。韩国“文化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近年来有所抬头,韩流中客观存在的一些过分强调韩国民族主义,无视东亚他国人民感情的排他态度引来中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反感。而且,韩国执行的是内部保护措施,也就是单边保护,光输出却不引进。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上,它缺乏互动,也就缺乏了生存的空间。中国政府自2006年以来实施的文化政策对韩流的输入造成了不利影响,但账不能都算到中方头上,韩国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实在难辞其咎。此外,韩剧优秀作品的缺乏,创作上的雷同导致观众审美疲劳,使中国部分受众对韩剧兴趣大减。(11)

       在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反韩流”的高潮之后,在中韩两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等的努力之下,“嫌韩”浪潮逐渐消退。2010年之后,随着K-Pop等的大力推广,“新韩流”再次风靡中国,相对固定的韩流产品的不同消费群体开始形成。笔者在这里提到的“新韩流”,和前期研究所提出的2000年以后的“新韩流”不同,是指从2010年开始,K-Pop向K-Culture转型时期的韩流,也有的学者称之为“韩流3.0时代”。(12)在变K-Pop为K-Culture的过程中,继韩剧、流行音乐之后,韩国文化逐步实现了大众化、现代化、世界化,从而带来了韩流的新一轮热潮。以《大长今》与《江南Style》为代表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韩流文化现象,表现出韩流生成机制的变化和日趋成熟。韩流机制的完善,以及它所表达的价值认同构成了韩流源源不断发展和传播的动力与基础。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已广为人知。韩流已经建立和发展了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它不仅是韩国文化产业的集中体现,更是韩国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缩影。有学者指出:韩国政府“认为不应该把韩流现象看作是单纯的文化传播,而要使之成为亚洲的代表性文化,大有通过韩流文化来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味道。有位香港学者评论《大长今》,说该剧是韩国崛起于东亚的一部政治宣言书,是韩国傲然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身份证。它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主体精神的解释权”。(13)韩流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并用鲜明的实例演绎着文化软实力的威力和内涵。韩流将文化软实力理论推向了国际力量较量的舞台,而文化软实力理论为韩流进一步的壮大和扩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4)这些研究将韩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它一种更高的地位。

       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韩流在中国已走过了近20年的时间,其间也历经过高潮—低潮反复呈现的、曲折的发展历程。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和习近平主席就加强中韩人文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随后“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成立,双方将继续加强教育、旅游、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多种交流,增加学术、青少年、地方交流、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深入探讨韩流在中国传播的原动力,有助于我们认识韩国文化和文化产业(韩国现在称为“内容产业”)的竞争力及其局限性,而正确认识韩流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因素,可以避免产生文化误读、减少误会,更好地推进中韩人文交流和中韩关系。

       二“韩流”战略及其竞争力

       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中韩建交以来的政治和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两国官方和民间交往的增多,韩流文化顺利地进军中国,同时也带来了年轻人喜欢的韩国的生活方式、时尚。伴随韩剧和歌谣的热潮,韩国商品从“韩版”服装、化妆品到韩国饮食,以至电子产品、汽车等,开始源源不断地快速涌入中国市场。韩流从文化快速转向韩流经济。可以说,韩流不但使中国人更多地认识了韩国,还促进了两国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韩联社的报道称“(韩国)国内100名企业首席执行官中,有95%回答韩流对海外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8%回答韩流对制定企业战略带来一定的影响。”(15)这也可以很好地说明韩流的积极作用。

       经过近20年的传播,以韩流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已有非常稳定的受众群体。和初期狂热的“哈韩”不同的是,人们不再无差别地追求和崇尚韩国音乐、电视、时装等流行娱乐文化,“哈韩族”在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上也不再表现为另类独行的生活方式和形象外观,而是更加理性地享受和消费韩流产品。人们关心的领域从韩国大众文化扩展到韩国的传统文化。如今韩国文化产品最有竞争力的是韩国游戏,其次是电视剧、电影、动画片、卡通形象、漫画和大众音乐等。当今的韩流早已经超越了影视剧为主的时代,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循环体系。就是说:韩流首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娱乐消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韩流还扩散至服饰、饮食、美容整容、电子产品乃至汽车等许多领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韩流热潮为韩国创造了惊人的“韩流经济”,在国际收支项目中,得益于韩流热潮,文化、娱乐服务收支(通常被称为“韩流收支”)在2012年首次出现了8550万美元的顺差。据韩国银行公布的资料显示,2013年1~5月,韩国文化、娱乐服务产业收支实现5200万美元顺差,顺差规模比2012年同期的4350万美元增加了19.5%,这主要得益于音像制品方面的出口业绩大增。(16)如今韩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不到1%上升到2011年的5%;韩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5%,达到65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17)韩流的传播也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影视等领域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韩流流入中国,从一开始的惊异—模仿—排斥,到后来转变为内化—学习—对应,(18)这从一方面说明韩流在中国的竞争力是十分强劲的。

       如前所述,此前的研究在分析韩流在中国掀起热潮的原因即竞争力时,多强调韩国和中国文化的共通性,韩剧在中国的盛行体现了传统文化即儒家思想的强大的生命力,韩剧制作精良、明星效应,以及完善的产业化机制和成功的产业化运作等;更多的人强调韩流是国家层面主导的,是韩国政府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成功尝试。但是,对韩流的魅力和竞争力的省察,应该更多地从韩流产品及文化产业内部的发展原因和规律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本文接下来主要考察韩国是如何培育文化产业在企划、创意能力,技术力量和制作内容的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力的。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国家战略。培育韩流产品的竞争力,第一,通过法律制度建设、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研发、搞活投资与流通体系、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及开拓外国市场等方面来实现的。(19)其中,技术开发层面上,着重发展具有高成长潜力的3D、CG(computer graphics,电脑绘图)、虚拟现实、智能内容、下一代游戏等五大产业部门。韩国政府指定光州科学技术院为文化技术研究的主管机关,长期目标是将之培育成为国际高水准的文化技术研究机构。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出口的窗口作用、强化流通基础,应构筑强大的全球性平台,主要支援基础建设、安全支付解决方案、市场营销等部门。韩国文化产业在企划、创意能力、技术力量和制作内容的能力等方面具备了突出的竞争力。韩国文化产业部门的大型企划公司在“制造”韩流明星方面的体制与企划能力早已为世人所瞩目,而韩国游戏产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蕴含的雄厚技术力量也奠定了它的领军地位。

       第二,韩国文化产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大力推广OSMU(One Source Multi Use)模式。OSMU模式将一个创意题材用于影视剧、游戏、动画制作、漫画出版、形象产品、音乐、舞台活动、明星等多个子项目中,实现用途的多样化。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一个创意就可以形成一条产品链。以电视剧《大长今》为例,不仅是电视剧作品本身获得巨大成功,也推动了漫画、音乐剧、主题曲OST、韩国食品、主题公园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游戏产业也是如此,将“游戏”这个单一资源扩大化,并让其影响到韩国产业等多个领域。韩国首先把动画形象在漫画、电视剧、电影、网络flash等原本领域中“做透”,然后是玩具、童装上的授权使用;最后推广到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游戏”的力量不仅推动了韩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实现,而且还在政府政策、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促进了韩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三,近年来智能手机等智能类产品的普及为韩流文化扩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智能产品的普及和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使用者的激增,推动了知识情报产业的大幅增加。在此类产品的出口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是在线学习(E-learning,也译为网络教育)和教娱内容(edutainment contents)系列服务产品。2011年韩国内容产业销售额为826146亿韩元,比2010年增加了14.6%;出口额41.59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28.9%。(20)如此高的增长率,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媒体环境的变化和“新韩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随着智能产品市场的扩大,开放市场活性化、K-Pop人气组合团队等“新韩流”热风劲吹的结果就是音乐产业、游戏产业的销售和出口大幅增加。

       得益于“新韩流”热潮,韩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出口蒸蒸日上。据韩联社引用韩国银行(央行)的国际收支统计资料报道称:2011年,韩国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的收益达7.94万美元,创下了自1980年进行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这里所说的服务收益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乐、教育和保健服务等方面从国外获得的利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996年,韩国文化产业在国外所获利润始终为零,直到1997年首次创利500万美元后逐渐猛增,2005年达到2.68亿美元,2007年增至4.48亿美元,2010年更是上升到6.37亿美元。(21)2012年鸟叔(PSY)的《江南Style》很好地诠释了韩流的优势,随着K-Pop在亚洲乃至欧美地区大受欢迎,与韩流相关的文化产品收益也得到迅速增长。

       第四,为保证文化产业出口的持续增长,韩国政府着力构筑财政金融支援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产业界,存在着资金不足、情报缺失、人力匮乏等困难。最近韩国政府提出来的中长期目标是:出口100亿韩元以上的企业数由2010年的15个扩大到2020年的110个;文化产业投资规模2020年要达到2万亿韩元。出口专项“全球内容产业基金”(global contents fund)2011年是1236亿韩元,2012年预计追加1000亿韩元并将继续扩大。和进出口银行签订业务协作计划,继续扩大文化产业海外输出企业保证金制度。总的目标是提升该产业出口占世界市场的比重,从2010年的世界第九位(2.2%)提高到2020年的世界第五位(5%),预计出口额为224万亿韩元。(22)

       第五,韩国政府历来重视开拓国外市场,由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要取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开拓海外市场是其重要战略。之前韩国文化产业的对外输出战略基本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主要交易区,逐步进入其他市场,通过加大投入、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利用驻外机构加强宣传,以及奖励出口等。2010年以来,随着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韩国政府也适当调整了该行业的出口战略。2011年文化产业出口额为41.59亿美元,比2010年的32.25亿美元增加了28.9%;这一数值大约是2006年出口额(13.73亿美元)的3倍多。文化产业由内需为主的产业逐渐转化为以出口为主的产业,而201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化基点。为了促成这一转变的实现,韩国文化产业界积极突破内需市场的限制,面向全球市场,从政策、市场培育、财政金融支援等多个方面推动出口的持续增加。

       在政策层面上,韩国政府主导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流通,积极进攻海外市场。这些战略措施包括:为促进电影出口与共同制作进行的融资支援;为强化游戏产业的全球主导权而确保其能动力;为了激活动漫制作产业而筹措专门动漫制作基金;通过召开“亚洲动漫峰会”来确保韩国动漫出口国外的渠道;发掘优秀漫画内容和扩大原创漫画的产业化;激活国产角色(卡通形象)的流通和许可出口;以韩—欧盟KFA为契机积极支援文化产业出口欧洲;等等。

       同时,根据出口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充分考虑各海外市场的特点以及文化产业出口的不同阶段,建立市场特别化战略,并进行差别化的对口支援。亚洲作为韩国文化产业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有着地理文化的相似性,韩流在这里处于成熟、成长的阶段,其中的中日韩三国可以建设成为区域内的单一市场,采取共同进行制作和设立共同基金的方式加深合作。美国和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业市场,但是,韩流在那里还是启蒙阶段,出口销售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强化文化产业的流通网和网络覆盖,利用韩—欧盟FTA,促进视听产品的共同制作,把美欧建设成为终极目标市场。印度和中南美市场属新兴市场,拟派遣市场开拓团。而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可以看作是潜在的市场,主要依赖官方开发援助来扩大文化产业。

       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大批韩流明星进军中国内地,很多韩国演员参与中国的影视拍摄,有利于扩大韩流的影响。此外,中韩两国还加强了文化产业领域如动漫、影视剧、数字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活跃在策划、制作、营销等各个领域,呈现出一种两国共同制作的新形态。中韩两国游戏产业的交流发展日渐频繁,在引进、代理、出口、授权游戏产品的过程中,中国游戏企业正在通过网络游戏、移动游戏等多维呈现的娱乐方式扩大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以“完美世界”为代表的中国游戏企业进军韩国市场,市场份额逐步扩大。韩国作为游戏产业发达国家,在游戏研发和运营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而借着移动游戏快速崛起的东风,中国游戏企业将在韩国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的商业机会。

       最后,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杀手级内容”(killer contents)也是韩流重新发力的重要因素。要想对外发力,必先练好内功。韩国文化产业部门提出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从中寻找产业的源泉,变K-Pop为K-Culture,继韩剧、流行音乐之后,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现代化、世界化,也即韩国文化的全面输出。

       韩流的魅力或竞争力在于强调韩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在其中融入“亚洲共同性”,因此对中国的观众很有吸引力。(23)韩流中的“亚洲”是一种主观建构的地缘文化想象,用以处理不同文明对撞时的困惑与矛盾,更是韩流引起区域内共鸣、得以跨文化流行的重要文化元素。(24)换句话说,韩流现象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仅是因为韩国大众文化的优秀或两国文化层面上的相似,韩流现象是顺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因为韩流所体现的并不是单一的韩国文化,它对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文化的普遍适应性。“韩流是一种创新文化,它以东亚传统文化为本源,融合西方现代文化要素而形成,即它的基因来自于东亚传统文化,而形式则是从西方现代文化借用而来的。因此可以说,韩流是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和相融合的产物。”(25)韩流试图表现的价值追求能够激发超越国界的认同感,它体现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因此才能和各国观众达成共鸣。作为在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新文化,韩流文化新鲜而不浅薄,因此对青年更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综上所述,韩流在中国的传播,除了众所周知的中韩两国文化上的亲近性、韩流是国家层面主导的文化输出模式、明星效应等原因外,韩流及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原动力是赋予韩流强大竞争力的根本原因。韩国政府和民间合力构筑了对文化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援体系,大力培育文化产业的企划、创意能力,推广OSMU模式,并依托智能类产品和技术力量来开拓市场,实施积极的出口战略等,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变K-Pop为K-Culture的过程中,继韩剧、流行音乐之后,实现韩流文化的大众化、现代化、世界化,从而带来了韩流的新一轮的更高的热潮。以《大长今》与《江南style》为代表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韩流文化现象,表现出韩流生成机制的变化和日趋成熟。韩流机制的完善和它所表达的价值认同构成了韩流源源不断发展和传播的动力与基础。

       三“反韩流”现象及“韩流”的局限性

       韩流在以中国和日本为首的东亚国家流行并向全世界扩散,一直在传递韩国大众文化及韩国的形象,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而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它强大的竞争力。但是,韩流的传播和流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怀疑和批判韩流的观点与态度也逐渐增加。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是韩流到底能持续多久?甚至还有些人提出“韩流泡沫论”。(26)持这一态度的人士认为韩流现象只是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而青少年没有收入来源,他们的经济能力很有限从而限制他们对韩流产品的消费。他们忧虑韩国文化产业生产不出更多的、具有吸引力的精品而使韩流失去后劲,最终导致昙花一现。此外,他们还担心中国政府会对韩国大众文化过多地进入采取限制措施。2012年上半年,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韩国文化产业交流财团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韩流可持续性,约有60%境外外国人和国内CEO回答,在4年内会结束。”(27)然而,通过前述韩流竞争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韩流的持久性完全无须忧虑。尽管韩流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由于其内在的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它的可持续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种观点更为引人注目,这就是“反韩流”情绪的高涨。对韩流热潮的反思进而引发了韩流侵蚀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的忧虑。最早是一些影视导演和演员站出来“反韩流”,他们成功地说服中国政府限制了韩剧的引进数量和播出时间,使得韩剧退出了中国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此后,由于高句丽历史争端、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等历史文化冲突的原因,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韩流产生蔑视甚至厌恶的态度,互联网上“厌韩情绪”“反韩流”情绪一度非常高涨。

       中韩建交之后,双方的关系经历了10年左右的“蜜月期”,韩流也在中国大行其道。之后,中韩之间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韩流在2006年后也开始衰弱与退潮。2006年以后,因为当时的中国广电总局加强了对韩国影视剧的限制,所以韩国节目在中国的播出量减少,对中国的出口量也降低。在这个时期,中国对韩流的态度不算乐观,网络上的“反韩流”言论不断涌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反韩流”舆论高涨。实际上,中韩民间关系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一部分网民身上,但因为SBS电视台提前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彩排表演,“反韩流”言论又得到扩张。根据媒体报道:“‘厌韩情绪’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否定中国的‘文化产权’,这体现在韩国将‘江陵端午祭’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有传说韩国拟将中国汉字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等。”(28)此外,印刷术起源、韩医与中医之争等,也被看作是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掠夺。

       这一时期“反韩流”言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以来韩国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抵制韩国的文化歪曲;二是认为韩国无视中国文化及艺人;三是认为中国电视剧也不比韩剧差,应该光明正大地站出来。(29)2009年《环球》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韩国影视剧为何频现鄙华》,(30)以《神机箭》和《该隐与亚伯》为例,强烈批评韩国媒体和电视剧制作公司“出现过多部歪曲、丑化和贬低中国的影视剧”,认为“最近几年,很多韩国影视剧播出以后都遭到了‘辱华’指责”,国内部分媒体和网民也对此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笔者认为,与其说韩国影视剧是‘辱华’,倒不如说是‘鄙华’,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成的。该文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等大型网站转载,更加剧了不少网民对“韩流”的反感情绪。中国的网友们还列举了歪曲中国历史的电视剧,如《渊盖苏文》《明成皇后》《大长今》《薯童谣》《太王四神记》《大王世宗》《朱蒙》等。对此,有中国学者指出:与文化霸权相比,韩国影视文化作品中的这种行为是在对他国历史刻意歪曲的基础上对本国历史的粉饰,不能改变别国人民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的文化剽窃和文化粉饰行为。(31)一般来说,在商业社会里,影视剧的制作会以娱乐性和收视率为主,所以影视剧制作方往往不会过多考虑事实和史实。但不可否认,韩国影视剧有时会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尽量配合政府和部分利益集团的宣传,如借助影视剧宣传韩国的历史和领土问题等。这些做法引起“嫌韩情绪”急速上升,阻碍了中韩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也成为韩国文化产业开拓中国市场的绊脚石。

       分析“反韩流”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历史、文化领域的冲突和误解、媒体环境的不利影响、东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及国家间经济利益和软实力的竞争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学界及民间人士关于中韩两国之间因为历史文化冲突和误解而导致的相互藐视乃至对立论述得最多。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多历史上的相同之处,两国都在东亚文化圈内,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带有很强的文化共通性,因此韩流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韩文化上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拉近两国人们的感情,也有可能造成历史文化的起源和“所有权”等方面的误解。历史上中韩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产生了很多共有文化。然而,经过历史的沉淀,两国的文化也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各自的民族烙印,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性。代表性的事例是朝鲜王朝接受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并与韩国本土文化融合,创造出本国特色的儒教文化。韩流则是融合了韩国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的产物。而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一开始并没有被人们重视。在韩流的初期,中国人看着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要题材的韩剧,重新感受到了家族的含义,在享受时尚与城市气息的同时,感叹儒家文化传统在韩国保存得更好更完整。2004年下半年之后,随着东北工程和高句丽历史问题浮上水面,两国并不存在的所谓“领土纠纷”引起人们争议;2005年江陵端午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历史剧中对中国人的贬低和歪曲历史问题,历史认识问题和文化源头问题成为“反韩流”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韩国人无视中国人的排他性态度等诸多问题通过舆论和网络蔓延,为“反韩流”提供了社会条件。

       韩国和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同,只在韩国的立场上看待中国并妄加评判是片面的。舆论媒体本应该公正客观地报道对方国家的情况,要成为两国国民了解对方国家的平台。与此相反,对中国的理解不够是由韩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实引起的。另外,中国的许多媒体对韩国一再歪曲中国历史、剽窃中国文化等的渲染,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虽然这些报道可能不实,属恶意中伤或是未经查证,但随着事件曝光及通过网络广泛流传后,中国网络上的反韩情绪有增无减”。(32)“网络暴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民间情绪的对立上,导致中韩之间的友好关系逐渐变味,相互之间认知的好感度急剧下降。

       东亚各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是导致中、日等国反韩情绪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韩国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近年来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奉行“身土不二”的保护主义,文化上渲染“韩民族优越论”,政治上掀起民族“造史运动”,表达方式上呈现“过激的刚烈”行为;听任韩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势必会影响韩国的国际形象及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也越来越成为中韩关系发展中潜在的威胁因素。(33)随着中国的崛起,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国内也出现了民族主义复兴的高潮。中国人对本国文化带有强烈的文化自尊和荣誉感。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视角上去看待韩流,重新认识到了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优秀性。“中国的反韩流不是针对韩流文化自身,而是在意识形态上产生的结果。”(34)中韩民族主义情感的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论和行为,是“嫌韩”与“反中”情绪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围绕着韩流问题,中韩两国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反韩流”现象发生的更根本的原因。韩流在中国的传播是和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相辅相成的。随着中韩两国间贸易与投资活动的空前高涨,以韩国的影视剧、流行音乐、韩国游戏和韩国服饰与料理为特色的韩流席卷了中国。与此同时,韩流也带动了更多的“韩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喜爱,给韩国带来了更多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韩流不仅帮助韩国获取了惊人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还不断输出着这个国家的软实力,韩流以有形或无形的效益验证了文化软实力是国际关系中正在崛起的一股力量。

       但是,如同中韩贸易上韩国方面总是赚取顺差一样,韩国文化在中国的单方面传播也引起了中国人的忧虑。一方面,中国进口了很多韩国文化产品,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到韩国的数量却少之又少。单方面的文化传播过于严重,就会引起抵抗情绪,因为这不论在精神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会给对方国家带来损失,于是便产生了“反韩流”情绪。单方主义的韩国文化传播也阻碍了中韩之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政府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2009年7月,中国通过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口号下,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出现了长足的发展,其自身的竞争力和效率性正逐渐提高。这些不但直接威胁到韩流在中国传播的市场,而且随着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中国逐步成长为韩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韩国政府为了发展“韩流经济”,在政策上对韩流过度干预,她推行的某些文化外交政策被认为是国家干预主义,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因为韩国政府的文化产业支援政策,并不是为了通过与对方国家的交流来建设相互信赖和相互理解的关系,而是为了单方面地扩散韩流,以此来获得经济利益,体现了“文化帝国主义”的目的。(35)韩国政府把韩流当作一种文化资本,加以保护、培养并用于扩大再生产,她主导的韩国文化产业扩张使各国政府和企业感受到了危机意识,不得不在政策上加以警戒。如此一来,中韩两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就遭遇了利益和政策的冲突,反而从经济层面上加剧了反韩情绪。

       在从“哈韩”向“反韩流”转换的过程中,有人把韩流看作是一种对中国的文化和精神上的“入侵”,认为“韩国文化对中国市场有策略的输出或‘渗透’,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入侵’。这种‘入侵’不仅是娱乐层面的,也是经济层面的,同时还隐含着意识形态层面的可能性。从国家长久的文化安全计,我们应该对‘韩流’的入侵和国人的‘哈韩’现象给以必要的警惕,给国人的‘哈韩’热泼一点冷水”。(36)这种说法未免有夸大其词的片面性,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韩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文化,更是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经济上的利益之争。在中韩两国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关系当中,韩流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文化传播,它还是韩国文化产业的集中体现,是韩国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缩影。

       四 结语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韩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发展成为经济领域的“韩流经济”,韩流文化产品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韩流的波及效益中还隐含着一种无形的政治效益、文化效益,韩流作为韩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了韩国国家品牌形象。韩流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冲击都非常之大,也体现了韩流的强劲力量。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中韩建交以来的政治和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韩流及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原动力是赋予韩流以强大竞争力的根本原因。韩国政府主导制定了建设文化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又和民间资本一起合力构筑了对文化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援体系,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部门的企划、创意能力。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着力推广OSMU模式,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极大地扩大了产品的附加值。近年来,依托智能类产品和技术力量来开拓韩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渠道,智能产品的普及和社会性网络服务(SNS)使用者的激增,推动了知识情报产业的大幅增加。韩国政府和企业还实施积极的出口战略,打破了韩国市场狭小的限制,在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推动了韩流世界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变K-Pop为K-Culture的过程中,继韩剧、流行音乐之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韩流文化的大众化、现代化、世界化,从而带来了韩流的新一轮的、更高的热潮。以《大长今》与《江南Style》为代表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韩流文化现象,表现出韩流生成机制的变化和日趋成熟。韩流机制的完善以及它所表达的价值认同构成了韩流源源不断发展和传播的动力与基础。

       毋庸讳言,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碍。除了韩流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中韩两国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冲突和误解以及网络媒体的“推手”作用成为“反韩流”现象产生的社会温床。中韩民族主义情感的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论和行为,导致了中国的“嫌韩”与韩国的“反中”感情迸发。而“反韩流”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领域冲突的结果,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利益和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即中韩两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也成为局限韩流传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反韩流”现象的一度流行,折射出中韩关系的发展也会遇到“暗流”,说明未来中韩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仍然面临着需要克服的障碍因素。加强人文交流和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避免“嫌韩”与“反中”情绪的重演,是两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①《韩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37527/7556628.htm,检索日期:2013年11月23日。

       ②金秉运:《韩流热潮与中国大学的韩国语教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

       ③邢译方:《从传入中国的过程看韩流方案研究》,韩国江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9~21页。

       ④乔春嫣:《关于中国韩流的态度与展望的理论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韩国汉阳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金京勋:《中国韩流的变化状况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Comparative Korean Studies,第15卷第1号(2007年6月)。

       ⑥曾军:《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海派”与“韩流”》,《粤海风》2006年第1期。

       ⑦汪霏霏:《“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⑧尹悦:《韩流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长治学院学报》第29卷第3期(2012年6月)。

       ⑨朴光海:《韩流的文化启示——兼论韩流对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文化根源》,《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99页。

       ⑩郑小红:《“韩流”成因及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第97~98页。

       (11)参见温朝霞《论文化传播中的抗韩流现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第6卷第3期;[韩]李英珠、郑寅淑《中国抵抗韩流现象研究——兼议建立积极的文化交流策略》,《南方电视学刊》2009年第4期;曾军《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海派”与“韩流”》,《粤海风》2006年第1期;[韩]韩银京(音译)等:《反韩流产生要因探究——以中国大学生为中心》,《饭店经营学研究》第6卷第3号(2007年);[韩]康真奭(音译)《反韩的阶层与韩流的地平》,《东亚简报》第3卷第4号(2008年)。

       (12)宋佳炬:《从K-Pop到K-Culture“韩流”再转型》,《中国文化报》2013年1月3日,第10版。

       (13)詹小洪:《〈大长今〉折射韩国文化战略》,《新民周刊》2005年9月28日。

       (14)朱芹:《韩流与文化软实力——以〈大长今〉等韩剧为中心》,《韩国研究论丛》第十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5)韩联社:《逾九成国内企业CEO认为沾韩流光》,韩联网,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newpgm/9908000000.html?cid=ACK20120510003800881,检索日期:2013年11月19日。

       (16)《韩流带动文化产业收支实现顺差》,KBS WORLD,http://world.kbs.co.kr/chinese/news/news_hotissue_detail.htm,检索日期:2013年7月14日。

       (17)王泠一:《2012:韩国执政党拿什么“争票”》,《文汇报》2012年1月30日。

       (18)参见金京勋《中国韩流的变化状况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

       (19)刘宝全:《韩国文化内容产业的新发展及其对外输出战略》,《韩国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204页。

       (20)韩国内容产业振兴院:《内容产业2011年决算和2012年展望》,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012年。

       (21)韩联社:《韩流力量大,文化产业海外出口创历史新高》,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allheadlines/2012/02/06/0200000000ACK20120206001200881.html,检索日期:2013年11月2日。

       (22)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内容产业出口扩大战略》,韩国文化部网站,http://www.mcst.go.kr/web/notifyCourt/press/mctPressView.jsp?pSeq=11911,检索日期:2013年11月2日。

       (23)金京勋:《中国韩流的变化状况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第81页。

       (24)刘小丹、朱玮:《韩流与“亚洲”想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5)朴光海:《韩流文化韵——兼论韩国对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文化根据》,第98页。

       (26)韩联社:《韩流热潮将吹到何地》,韩联网,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newpgm/9908000000.html?cid=ACK20120817002300881,检索日期:2013年11月19日。

       (27)韩联社:《逾九成国内企业CEO认为沾韩流光》,韩联网,http://chinese.yonhapnews.co.kr/newpgm/9908000000.html?cid=ACK20120510003800881,检索日期:2013年11月19日。

       (28)《韩调查中国人“厌韩”原因:韩国人否定中国文化》,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ywdd/news/2008/09-29/1399109.shtml,检索日期:2013年11月19日。

       (29)乔春嫣:《关于中国韩流的态度与展望的理论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第94~95页。

       (30)詹德斌:《韩国影视剧为何频现“鄙华”》,《环球》2009年第15期。

       (31)陈曦轶、孔祥彬:《韩国影视文化作品剽窃我国文化现象析因》,《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10卷第2期(2009年4月)。

       (32)蔡建:《如何抵御中韩民间“寒流”》,《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4月15日。

       (33)王生:《试析当代韩国民族主义》,《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2期。

       (34)乔春嫣:《关于中国韩流的态度与展望的理论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第98页。

       (35)乔春嫣:《关于中国韩流的态度与展望的理论研究——以电视剧为中心》,第122页。

       (36)陆高峰:《警惕韩流文化入侵》,《声屏世界》2007年第6期,第66页。

标签:;  ;  ;  ;  ;  ;  ;  ;  ;  

韩国潮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朝关系的影响_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