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论文_梁小娟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论文_梁小娟

(四川省安岳县横庙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在执行新课改之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目标。而作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的情感,也属于学校历史教学的一个目标。阐述了情感意识的涵义,以及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意识;对策探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高技能、高知识的同时还需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学生的情感意识。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情感意识到重要性,认真研究新教学大纲,妥善处理历史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创建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

一、情感意识的涵义分析

情感意识指的是情感程度,重点涵盖人的荣誉感、美感、道德感等。情感意识也是人以情感作为视角评价与理解一系列的社会、自然现象,也就是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体现出的情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文本中的一些事例可以让学生的心理世界与情感出现改变,从而推动学生逐步地确立意识形态、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这一系列的事件与历史人物实现自身荣誉感、美感、道德感的健全。从本质上来讲,这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对策

1.真正地转变教学思想。一是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要素,协调好认知教育跟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真正地改变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二是历史教师的情感素质也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实现自我宗教感、道德感、美感的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做好示范。

2.更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应当选用合理与科学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师应当立足于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都涵盖于初中历史教材中,像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孟子的威武不屈、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教师在讲解这一系列内容的情况下,应当结合这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感染,以使学生感受到高贵的美感,从而以他们作为榜样。并且,透过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二是应当以正确的方法与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与观点看待社会问题,像是李世民概况了隋亡的经验,明确了务必有危机感,从而使“贞观之治”出现。三是教师应当营造相应的历史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营造历史情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做好学生情感意识的疏导

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总是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强行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沿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历史教师的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转变,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切实启发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第一,强调学生的情感意识,在妥善处理历史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第二,历史学习中包含着大量情感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发掘,敢于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与研究;第三,教师还需提高自己的情感意识,才能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第四,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在研究历史与探索历史知识时才能辨证地看问题,正确理解情感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承担的作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的努力学习

不论哪一科的教学均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情感意识教育质量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就要求教师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手段。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选择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乐趣的教学方法。在历史知识讲解中穿插一定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知识融入到故事内容中,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特定的人物情境中。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朱自清不接受“救济粉”的精神,利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升华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觉悟,培养学生的愛国主义情怀,切实发展学生的情感。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为学生播放历史影视材料,使学生感受历史、认识历史,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下载电视《西安事变》,在课堂学习时播放给学生,将学生引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不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学到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历史的真相,在研究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观点,从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4.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外学习可以为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学习历史、培养情感意识还主要依靠课堂学习。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应用,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以放松的身心投入到思考与感受当中。第一,善于应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图片、视频呈现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第三,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增加学生的历史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意识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培养成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海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情感读本,2015(11):84-84.

[2]刘丽.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4):67-67.

论文作者:梁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论文_梁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