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护理;子宫肌瘤;手术;疼痛信念
子宫肌瘤为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该疾病可以直接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殖能力与生活质量。若患者有明显症状存在或者肌瘤数量较多,通常需要实施手术治疗[1]。但是手术对于患者而言属于应激源,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而患者对于手术的心理认识能力对疼痛感知信念有直接影响,若患者存在疼痛恐惧心理,在潜意识当中会惧怕手术治疗,且有坚定的疼痛信念存在,进而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以及疾病预后。本文主要分析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以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4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占20例。上述患者中年龄平均值(56.48±1.97)岁。组间资料数据相比,P>0.05。
入选标准:经临床相关检查被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未有其他严重并发疾病或者异常情况存在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语言功能障碍情况存在的患者;有心、肝、肾脏疾病存在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以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以及用药护理为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详细内容见下:
(1)手术前后与患者展开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语言与行为,同时鼓励并且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科室中安排的病友活动;鼓励家属给予患者高质量的陪伴,理解并且支持患者,加强与患者交流的力度,并且向医护人员反映影响患者情绪的因素,以保证护理干预工作的针对性。
(2)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心理暗示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与此同时,为患者实施心理认知干预之前,需要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同配偶之间的关系情况,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其关怀;将自我调节方法与技巧等向患者详细介绍,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并且帮助其树立接受手术治疗的自信心。
(3)手术以后,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力度,以坚定的语气同患者交流,避免影响患者的安全感。此外完善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症状。
1.3观察指标
(1) 观察并统计两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评估,均为分值越低越占据优势。
(2) 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信念评分情况——以疼痛信念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得分越低则患者的疼痛信念越低,越占据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两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疼痛信念评分均以()表示,用t检验。所有数据在分析和汇总后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数据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实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其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疼痛信念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所述:
3讨论
子宫肌瘤在妇科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手术为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相关研究指出[2],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工作可以促进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且可以加速患者的机体康复。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因需要面对手术治疗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与生理负担,多数患者均可对手术出现惧怕心理,其潜意识中即已认定手术可导致剧烈的疼痛感,加剧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影响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机体康复[3]。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通过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提升疾病以及手术相关知识的认识,通过高质量社会支持,促进患者疼痛信念的改善,将整体疼痛信念改善,消除患者内心对手术存在的惧怕心理。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疼痛信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疼痛信念之间有密切关联,通过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工作,可以促进疼痛信念控制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将其内心对于手术疼痛存在的惧怕心理减轻,进而提升机体对疼痛症状的耐受程度。因心理护理可以将患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有利于改善心理状况,转移其注意力的同时,缓解负性情绪以及疼痛信念情况。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对改善其疼痛信念方面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于今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马志红.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2):2126-2128.
[2]马婷, 张磊洁. 优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的观察[J]. 贵州医药, 2018,42(6):767-768.
[3]薛卫红. 综合专案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36):4650-4653.
论文作者:周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疼痛论文; 心理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信念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