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6高考阅读题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高考论文

从96高考阅读题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高考论文

从’96高考阅读题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近几年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看,阅读题比重越来越大,比分越来越重。就1996年高考试题看,阅读材料有古诗中的元曲、古文中的宋史、现代科技说明文和音乐评论,共计19个题,58分,仅次于大小作文的分数。从阅卷场反馈的信息看,考生们做这些题却力不从心,失分最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

一、1996年高考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①抓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设计试题。如第12、13、14、16、17、20题,这些题多是从原文中抓出一个词、一个短语或句子进行分析,请考生判断出正确的项来。而这些词、短语或句子又是透彻理解全文内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词句,是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词眼”或“文眼”。如12题中“抵”、“迕”、“寝”、“贾祸”,14题中的“奸利”、“短长”、“利病”等,这些题明是考“词”,暗是考你对全文整体意思的正确理解,是从微观入手来考查的;第16、17、20题又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通过对一个句子的正确理解来检测考生对全文整体意思的把握,如16题“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此题关键要讲准“亟”字;17题“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关键要讲准“械”,还需要把“追还”的对象搞清楚;20题,必须把“小型厂”、“示范厂”、“小规模工厂”几个概念的确切内涵弄明白。

由此看来,解这类题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来“字斟句酌”该词该句的确切含义。只有在宏观上对文意整体把握了,解题才能洞悉入微,胜券稳操。

②在文章内容的关节点上设计试题。如第21、23、24、25题,这些题取自文章重要段落,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又是对重要内容的具体把握。如21题“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要说明的内容,从全文看,可以说是“纸张成本低”,但就这句话本意而言,其确切含义只能是“纸厂规模的缩小”,这又是“用酒精代替硫磺制造纸浆”的另一突出优点,这正是命题者设计此题的用心。23题实际上是21题的延伸,它把酒精分解纸浆的另两大优点“降低成本”、“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补充出来,前后形成对应,从而达到对内容的准确、全面的整体理解。第24题“与贝多芬同时代的伟人”,25题“最深度的音乐”所指的内容,这也是理解课文要旨的两个关节点,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又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前后的这几个题,自然就形成了由易到难的合理梯度。

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蕴藏在各段的重要语句中,而这些重要语句前后呼应,融会贯通,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旨。要由浅入深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就要把握住全文的关节点。文章的“关节点”,就像人体的骨节眼,是骨肉、经络、血脉的结合处。考生抓住了文章的关节点,就像庖丁那样摸清了牛的支经骨綮,进而就可批隙导窾,游刃有余了。

③在文意的前后照应上设计试题。如15、26题。15题是判断复句关系,根据内容给它附加一个前后照应的关联词语;26题,贝多芬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这两个题,从小的方面看,是对一个句子真实含义的正确分析;从大的方面说,又是对前后文意的贯穿理解,是由点连线内容的牵引,是寻波导源把握作者思路的能力题。解这类试题一要忠实于原文内容,二要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准前后语意上的联系,才不致于出现思维的偏差而“误入荷藕深处”。

④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和意旨上命题。如第10、19、22题。这类试题,考对文章意旨的正确理解,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如第10题,只有对元曲各句所含的具体内容、精神意旨有了正确的分析和透彻的理解之后,方能发现其中论述的错误:“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从“西蜀”、“江东”看,是不应有曹操的。第19、22题,论述“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哪一项,它们分别是对古文内容的整体分析和对科技说明文内容的正确理解。这些试题,要在对原文每个词、句、段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对全文内容的透彻参悟,把握真意,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对问而答。在做每个试题时,又要根据各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一句或几句原话来作为答题依据,做到“选题有据,答题有理”,才不致于得出“瞎子摸象”或“瞎子论日”的盲目结论。

⑤从结构分析、艺术鉴赏的角度命题。如第11题,此题是对元曲作全面的分析、评价。它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作品篇章结构,斟酌遣词造句,把握整体意蕴,评论艺术风格,带有鉴赏与审美的性质。目前,这类试题的比分不重,但它却是导向性的试题,近三年的试题中都有这类题型。如1995年第11题对李清照《如梦令》的分析,1994年第11题对《菊花》诗的分析,从试题形式到内容都大同小异。这就给语文教师发出一个明显的信号:艺术鉴赏,必须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切入对思想内容的洞悉,只有透彻认识作品的艺术技巧才能真正做到对思想内容的全面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其实,这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贯教法,但我们始终未解决好这一“传统难题”。现在,是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⑥按命题者特定的要求及指向设计试题。如第18、28题。18题,是从原文中取6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28题设计有A、B、C、D、E五个选项,选项内容是对原文的分析,要求选出不合原意的两项。这类试题,一定要注意作者特定的要求,如18题“表现郭永刚直抗上的举动”,注意命题者特意的指向,实际上是要考生“依照箍子去买鸭蛋”。

以上我们把1996年全国高考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揭示出一个大致的概况,也许是隔靴搔痒,其目的是揭示命题规律,再针锋相对,寻找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读好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文章,进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准确高效的解题方法,突破学生做阅读题的思维障碍,使学生从阅读的误区中走出来。

二、从阅读题命题特点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口号我们喊了几十年了,但是针对性不强,或者说不知从何处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如“驼子跌斤斗——两头不落实”: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未能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披文入理、整体把握文意的概括能力。学生拿着一篇文章,最主要的问题是阅读速度慢,读了一遍两遍后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或者不能把握事件的梗概,抓不住重点,概括不出要义,更不用说归纳主题或提炼哲理。鉴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披文入理、整体把握文意的概括能力。面对一篇文章,首先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进入阅读状态,高度集中精力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全文,再披文入理,通过语言文字的“象”把握文章内容,进而抓住重点,由厚变薄概括出文章的要义来。阅读训练也有一个过程,即开始时允许学生读慢一点,一定要让其把文章读懂,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口述全文要义,进而找出重点段落,再进一步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旨。要求学生由慢到快阅读,并教给学生概括层意、段意、文意的方法,培养起学生的概括能力来。学生阅读文章有了合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效果就会慢慢地体现出来。

第二,培养学生析文入境,透彻洞悉文意、分析行文思路的理解能力。如果说,前一步是先攀庐山的最高峰,从宏观上鸟瞰全境,认清几个主峰的概貌,那么这一步就是“深入此山中”去认识藏在庐山深处的飞瀑、洞穴、奇花、庙观以及碑文等“庐山真面目”。具体说,就是宏观把握文意以后,再居高临下,分析出作者详细叙述的材料的真义何在;夹叙夹议的那几个关键性文句揭示什么意思,其表层含义是什么,深层的隐含信息又是什么,与之照应的文句有哪些;正面反面证例各起什么作用;文章各个部分是怎样做到百川归海从不同侧面揭示中心思想的。这些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着力点。理解能力,重点是深入分析文章关键词语、重要语句及核心句群的各种意思的能力。只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正确理解了文章词、句的语境意,把握了整体意,参悟出引申意,再理清出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就到家了。例如《贝多芬之谜》这篇文章,是以巴赫、莫扎特音乐来陪衬贝多芬音乐的特质的,进而揭示贝多芬音乐魅力的谜底。

第三,培养学生去粗取精,准确把握关键信息的辨识能力。如果说,前两步是宏观、微观阅读“深入文中”,那么,这步阅读就是“跳出文外”,看文章的中心意思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它又是通过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体现出来的。例如《贝多芬之谜》的核心段落是第二段,此段中,“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这一条最关键的信息被辨识出来了,那么答25、26题以及27题的部分内容也就找到了原文依据,有10分左右的试题内容就在你的解题范围中了;1996年的高考科技文,核心段是一二段,其中关键信息又是“用酒精制造纸浆意味着出现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技术”,“生产出较便宜的纸浆,它将对纸价产生影响”,这项技术还能消除造纸工业常有的臭鸡蛋味——硫化氢的气味。抓住了这些关键信息,你就把握住第22、23题的解题有效信息,为答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辨识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识”字上下工夫,即读懂作品读出原意,抓住精义;然后是“辨”,分辨出哪些是内容最集中的段落,哪些是内容最凝练的句子,哪些信息才是解题最为有用的信息。

第四,培养学生出文悟道,评价文章特点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鉴赏审美能力,早在十年前就写进《教学大纲》中了,我们要充分利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示范题作样板,以唐诗、宋词、元曲作为鉴赏材料,培养起学生的鉴赏能力来。“鉴赏”二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心灵对作品的感应,正如舌头对茶酒的品味一样,“得失寸心知”,只有通过“感觉”才体会得到。培养鉴赏能力在于多读,从分析入手,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审美,“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要使学生进入“识器”、“晓音”的境界,就要引导他们多读古诗古文,特别要把风格相似的作品放到一起来加以比较,如陆游诗和辛弃疾词作比较,岳飞、文天祥的词和刘过、范成大的词作比较,他们忠心爱国、坚持抗战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都很雄健奔放,然而他们的风格又各有不同。这就要善于分析、比较、体会、感悟,用心灵与古人对话,从而产生陆羽品茶、伯乐相马的心物效应。

第五,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题意,全面把握明暗条件的领悟能力。正确分析题意是解题最关键的环节。必须要求学生把题目一字一句看清楚,把试题中的明条件、暗条件一一分解出来,领悟透彻。例如15题,“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为这个复句加关联词。此题的明条件有两个:一是母题提供的原句,二是命题者指 明这是个复句。暗条件却有三个:一是题中有供选择的4个关联词语,二是有整段原文作参照,三是我们学了现代汉语大量的复句知识。领悟了这些明暗条件,再结合原文的语境分析,解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教会学生分解题目分析题意,领悟试题中的明暗条件,考场上既可避免“问牛答马”的错误,又能取得“剥皮取核”的效果。特别是做31题的“招生广告”,做32、33题小大作文,还会发挥更大的用武之地。

第六,培养学生根据试题要求,组织准确流畅的答案的表述能力。近两年的高考试题,考表述能力的题,分值越来越重了。如《贝多芬之谜》中24、25、26、27共4个表述题达17分之多。例如考生解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考生出现的问题就多了:一是悟不透题意,不知“发展变化”从何说起;二是抓不出原文相关语句并且提不出核心内容,不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曲特点各是什么;三是理不出“发展变化”的脉络来;四是难以将复杂纷繁的内容加以“简要概括”;五是难以组织起符合要求的严密、准确、全面、流畅的答案。针对这些问题,集中到两点:悟性差,表述力差。特别是心里想到的口头说不清楚,笔头表达不清楚。这种表述能力的培养不是三五句话能说清楚的,作为一个课题让同仁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吧!

标签:;  ;  ;  

从96高考阅读题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