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理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潮州市为例
郑銮娟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摘 要: 基于空间理论,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潮州市为例,分析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教育管理制度阻碍其均衡发展、资源配置模式和权利转换存在矛盾、物质资源供给和精神需求存在冲突等问题,分别从更新观念,建立义务教育管理新制度;提倡竞争,推动义务教育供给多样性;整合资源,鼓励师资合理交流与互助;强化监督,健全教育均衡发展监督体系四个维度,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空间理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引言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东中心城市。近些年来,该市经济飞速发展,教育教学事业逐渐受到市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投入不断增长,教育事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潮州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其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市内不同区域间依旧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因此,本文重点对潮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展开研究,不仅对潮州市义务教育革新与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同时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
康德曾经在道义论中表示:“人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费希特也曾指出:“人自身就是目的。绝对不准许让任何外在东西来决定自身,而是自身决定自身。”这种以人为目标、注重人自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有着具体的表现。其一,利用义务教育平均化发展,能够从总体上优化弱势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范畴,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其二,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中,始终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并展示人文主义关怀,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可以发挥个人特长及内在潜能的良好空间环境。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核心
随着办学条件有关的外界环境的日益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应实现质的转变,从资源平均配置逐渐向办学内涵式发展的方向转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提升质量是教育变革的重点,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办学条件和重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质量提升,构建以教育质量为基础的工作体制。”由此能够明显看出,需要改变和纠正过于重视外界环境因素平均而忽视人发展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念,让外界环境和学校内涵式发展有机结合,将提升质量摆在首要位置,进而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平等和均衡。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
结构优化是给定位移、应力、材料和目标函数,在设计空间内寻求结构中构件布局及节点连接方式的最优化,保证外载荷传递到结构的支撑位置以及其他的性能最优.拓扑优化的前身是桁架优化.20世纪80年代,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分析成为热潮,Bendsoe与Kikuchi[19]最先提出了微结构概念和基于材料均匀化的思想.此后,其他一些更为简洁的方法,如均匀化法、水平集法、变密度法等,相继建立.
利用ECDSA算法,将认证信息进行数字签名,确保了每条认证消息都是由正确的用户发表的,防止他人假冒,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整个认证请求中,将不会有人对数据包进行恶意篡改。
②《解释》 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1.教育管理制度阻碍其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应做到区域内部教育资源的流通,以推动优质资源的及时共享。不同县域(区)内部以及区县之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应保证优质平衡,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空间教育的公平性。师资力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师资团队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成果。在分区域招生、就近择校的政策体制下,只有保障充足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的教学团队平均分布,才能转变当前择校热现状,让就近入学的体制实现最初设定的效果。事实上,不同区县之间以及县域(区)内部学校之间的优质师资力量分布并不均衡,许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质教师,通常都集中在某些重点学校中,并且资源分配较差的学校,其优质教师经常向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的重点学校单方面流动,进而形成了师资力量在重点学校中更强,在普通或是弱势学校中更弱的现象。对此,按照潮州市不同县区的现实条件,合理调整教师资源,推动师资有效流动是至关重要的。优质教师的培养一般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现有的优质师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要短时间内实现存量优质教师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均等分配,最好是利用师资互助的方式。鉴于不同城区学校之间所处的不同空间地理位置,在教师资源分配较好的学校和相对较差的学校间,制定教师交流与相互帮助的体制,并且在教师交流与彼此互助的过程中,应加强政策的有效落实,不能使其停留在形式上。
2.资源配置模式和权利转换存在矛盾
1.更新观念,建立义务教育管理新制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和内在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即给予广大学生针对性、特色化的教育关怀[1]。其中均衡应充分确保每名学生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在特定地区内,每所学校发展的背景、基础条件都有所不同,当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后,就会努力发展学校间的特色化办学,重视各个学校自身的个性构建、文化发展以及内涵式发展。在这样的范式中,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便是大力支持并鼓励各个城市区域内各个学校都能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独特风格,重点推动每所学校的自主发展。利用建立特色显著的课程体制,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每名学生的特长及优势。
3.物质资源供给和精神需求存在冲突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首要任务就是应确保义务教育体制的健康。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要积极更新传统的城区教育管理观念,立足于全面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转变当前的分层管理模式,确定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在明确了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基础上,可实行以市区为核心的城乡义务教育管理制度,由市区政府部门对城市义务教育实施统一管理,实现办学费用由市级财政统一划分、统一指标化构建、统一师资待遇、统一教育资源分配。管理主体的统一要切实保障全市范围内各个学校的均等发展。
义务教育的PPP模式,主要是将公共教育向私人部门实施开放,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间构成供给结合体,在结合体内部重点依据市场化原则进行生产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实施义务教育PPP模式,主要是为了转变当前教育投资以及教育服务现状,将私人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核心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强大的合力,不是单纯地重视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的边缘问题,而是更加注重义务教育体系的效能、社会责任、质量以及公平等问题[3]。我国虽然并未启动义务教育的PPP模式,但长时间在PPP项目的工作经验却早已为教育PPP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PPP模式既有效拓展了教育投入空间,同时私人部门的教育管理技术和变通性,也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实效性和质量。
三、基于空间理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
通常来说,优势家庭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资本,他们的子女也拥有更多资本与能力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流动,而弱势家庭中的子女由于缺少相应的资本与能力,只能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学校整体条件好于乡村学校,对此,优势家庭的子女相对于弱势家庭中的子女具有更多升学与进重点学校的机会。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弱势家庭中的子女失学、学习成绩差等情况,主要是由教学经费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落后师资团队和不完善的教育设施所引起的。可是这种单纯地将教学质量差异全部归结为物质资源分配不等的错误认知,严重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经济、文化等不同力量的彼此转换和对此。这样,权力关系就极易出现矛盾,弱势群体在资源分配中无法得到纯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反而会认为资源分配中的相关权力关系是合理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假设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逆境来自于他们缺少的物质生活以及分配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将其称为物质限制。而他们遭受的教育排挤和不公平待遇,称为潜在的精神限制。这样的假设认为,教育排挤和不公平待遇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会随着物质问题的有效解决而得到缓解。但许多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落后,不仅仅是由于教育物质资源供给不足而造成的。我国长期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将乡村教育边缘化,主要是由于乡村学校无法更好地留住优质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团队。并且弱势群体学生无法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不理解新课改中某些内容结构的设定。此外,非义务的学前儿童家长和乡村家长在认知和个人负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常让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无法更好地接受教育。这些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初,就会和其他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只针对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体制规定,又在潜移默化中对这些弱势学生产生教育排挤。
推动城市城乡义务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迈进,就需要科学划分不同级别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利,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政府事权要求不清晰,将导致对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缺失。县域(区)内部义务教育的均衡可由县区政府进行管理,但县域(区)间义务教育的均衡一定要由市级政府统筹规划,构建市级统筹的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机制是强化政府责任的重点。可保持区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具体管理权利,但取消其义务教育基本筹资责任。市级政府统筹策划,按照经济以及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统一的办学指标,并掌握各县区教育费用的缺口情况,持续强化对财政较弱的区域和学校的改造,进而推动城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提倡竞争,推动义务教育供给多样性
优质义务教育供给不足是影响义务教育向优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全球义务教育的管理经验,一般支持私有资本创建学校,利用私有学校间的竞争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进而弥补公办学校存在的办学活力不强、办学制度滞后等不足。由于我国当前在推动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优质教育供给有限的问题,可利用多样性的教育供给模式,增强义务教育活力,拓展大众选择空间,解决现阶段日益严重的择校问题,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教育供给方面,应削弱民办及公办性质,尝试运用公私结合或是伙伴协作的方式加强优质教育供给。公私结合或是伙伴协作简称为PPP,这是一种政府和有关私人伙伴间签定的协议,其根据转移私人伙伴的风险,以政府服务供给的基本目标和私人伙伴自身的利益目标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提供服务。PPP模式属于一种防止腐败、避免政府无效管理的最佳模式,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是政府利用市场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部分。
作为创业研究的子领域,内创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至今,一直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从现有文献来看,学术界对内创业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存在着不同意见,但这并没有妨碍实践者和研究者对其的关注。尤其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难度增大,对创新效率的要求远远高于生产效率,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自我创新,以增强其适应能力,谋求新的发展。因此,内创业被认为是公司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内创业精神日益成为21世纪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3.整合资源,鼓励师资合理交流与互助
《有关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实施由当地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全新体制,将以往主要由村镇政府来负责的义务教育责任变为由区县政府部门直接投入教育经费,让其费用的投入主体进行上移[2]。但因不同区域的财政收入有所差距,特别是某些落后的贫困山区,其财政能力无法承担教育费用。并且对已经投入教育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缺少有力的监督,并未构建一套良性循环的经营和管理体系,这些都会让乡村义务教育费用渠道变得较窄。因此,政府部门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4.强化监督,健全教育均衡发展监督体系
“儿童视野”这个词汇不陌生,也不难理解,要求教师们能够在课堂上转变教学定位,从教师主导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课堂时,需要做到换位思考,揣摩学习者,即“6~12岁左右”儿童的心理,更好提升学习质量。这一点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经过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对“儿童视野”的研究非常重要,需要落实到每个教学方案设计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面,开展正确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儿童视野”中,需要注意哪些教育问题呢,如何能提高其教学效率呢,还需要逐步积累经验,优化方法。
推动城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强化监督作用,利用构建相应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量化指标以及教育评价体系,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综合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的鼓励、引导与调整作用[4]。此外,还能及时了解不同城区间、院校间的教育差异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国家教育监督小组将已经实施的城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管体制化,每年定期进行监管,并按照监测结构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并能利用合理的方式公布检测结果,让政府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力量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已经构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评价体制和相应的监管评价标准体系。
3、T3时刻下,最大沉降量增大至1.90m,可见进行堆载后,土体含水进一步排出,排水板下方的淤泥层也在堆载作用下得到加固。
在推动城市义务教育各区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可由市级、区级等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对管理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差异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评价和研究,定期公布管理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而对相关部门起到提示的作用。此外,应充分结合信息公示制度、社会参与制度以及监管问责体制等,让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被发现,反馈给最终的决策部门。
结束语
从空间理论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调的是不同空间、不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发展。以潮州市为例,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要求的是,一个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县之间在教育资源分配、发展程度、教育质量和成效等诸多方面的整体均衡。通过对潮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教育管理体制、物质设施、教育费用和师资团队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潮州市应针对具体问题,通过更新观念,建立义务教育管理新制度;提倡竞争,推动义务教育供给多样性;整合资源,鼓励师资合理交流与互助;强化监督,健全教育均衡发展监督体系等有效路径,从根本上实现区县间及各区县内学校之间的均等发展,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为每位学生提供相对公平及优质的教育,从而促进整个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水稻栽培过程中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若管理不当极易出现病害情况,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抗病技术避免病害的传播,在此基础上需要保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养分,并适当的进行农药喷洒与杂草的处理工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预防病害在杂草中繁殖,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天宝,郑莉文,杜鹏.市域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水平的空间特征与分布模式——以大连市小学为例[J].经济地理,2018,38(7):67—74.
[2]马飞.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变迁研究的回溯、反思与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18(7):34—41.
[3]万东旺.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发展大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8(14):12—14.
[4]阳建.长沙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Research on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ed on Space Theory ——Taking Chaozhou as an Example
ZHENG Luan-juan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aozhou based o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exist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inders its balanced development, conflicts exist between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and rights transfer, and between material resource supply and spiritual nee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path for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e will update the concept and establish a new 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mote competition, and push the divers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encourage teaching staff to exchange and interact reasonably,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improve the four dimensions of balanc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supervision system.
Key words :space theory;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status quo; development path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9.11.024
收稿日期: 2018- 12- 06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空间理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潮州为例”(2013JK106);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理科学综合改革试点”(粤教高函[2015]133号);韩山师范学院课程思政项目“地理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机制研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KS201802)
作者简介: 郑銮娟(1983—),女,广东潮州人,讲师,硕士,从事人文地理与教育地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 0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9)11-0075-03
(责任编辑: 蒋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