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学校 王芳
如今,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师在努力创建着高能课堂,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能课堂既指教师高能地教,又指学生高能地学,从而成为高能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基础的学习之上,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英语词汇及语法的规则的输入,他就不能够灵活的运用英语,也就不能实现高能。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培养高能学生,学生又能高能地学习呢?
一、兴趣是打造高能课堂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英语教育专家M.韦斯特曾经说过:“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主动地去学,从学习态度上发生根本转变,才能真正地使英语课堂变成高能课堂。就像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一样,要想学会音标,学会说英语,并且说得像,兴趣是首要条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一定要做到认真备课,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运用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激励兴趣,寓教于乐。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做游戏竞赛的办法,初中生对于简单的小游戏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教师借助当前学生爱看的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设计游戏环节和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4组,一组五人,课前每组领取任务卡,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得最高荣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不停地活动,就像奔跑吧兄弟中的明星一样在不停地奔跑,避免了个别学生无事可做,浑水摸鱼,也能促进一部分学生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长处,唤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加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形成不同程度学生间的相互促进,从而实现英语课堂上的高能。
二、合作预习是打造高能课堂的动力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来,学生的“预习”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能的英语课堂恰恰需要提前准备,提前思考。学生们合作解决一些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根据问题设计教学环节,疑难杂症留待上课时老师解决,这样减少问题,课上的效果会更好。想要学好英语这门课,仅凭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经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学生对问题了解不深,交流浮于表面,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些什么,像鸭子听雷,参与不到活动当中,一节课什么都没学到,更别说实现高能了。小组合作之所以流于形式就是因为没做好预习。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小组学习中才有话可说,才能避免跟风心理。我校的学生缺乏预习习惯,能力参差不齐,能够独立高能地完成预习的学生占少数。因此,合作预习是完成课前预习的有效方式。
我有这样的疑问,一味的小组合作能实现课堂的高能吗?在合作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归纳不到问题的实质,有些学生还会形成第一个错误印象。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十几岁的初中生,他们只停留在浅层面的讨论。教师为了就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一节课花十几分钟讨论语法,结果收获不大,有的小组无收获,我认为要想实现语法课的高能就得教师先讲,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巩固语法知识。另外,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其实并非每节课、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只有那些单个人难以完成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就决不要为了形式而耗费时间与精力。
余应源先生指出:“学习就是建构,所谓的建构永远是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只不过好的接受学习不是被动地灌输,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学、自觉主动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然后去创新...”高能课堂需要学生创新地学,教师创新地教,但既要遵循学科规律,又要扎扎实实地语言训练,满堂灌与满堂乱都是高能课堂的禁忌。高能演示、高能合作、高能操作,只有让每一个环节都高能,才能真正在英语课堂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段段流香。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课堂论文; 英语论文; 兴趣论文; 语法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