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国际经济关系领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领域里人类的活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
1、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直接关系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对各国的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有效配置,促进技术、信息的国际流动,从而提高各国的收入、改善各国的福利。这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同环境保护相关的环保产业和环保产品贸易,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更突出。90年代以来,环保产业在世界上,主要是在发达国家,急剧崛起。各发达国家近年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品的出口,试图籍此抢占国际贸易中的制高点。1994年,美国商务部将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出口产业之一予以支持。日本政府则提出了以“21世纪的新地球”为题的绿化地球的百年行动计划。其他国家政府也都相继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支持性政策。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的环保工业的总产值已达1400多亿美元,其贸易顺差近200亿美元。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现存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贸易问题,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福利,进而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些问题是:
北方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一些有关环保的贸易立法、规章和管制条例是必需的。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的水平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的许多贸易管理措施客观上构成了非关税的绿色壁垒。“贸易和环境政策应是相互支持的,有些环境标准对发达国家很适用,可是其费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不能允许的。”(《21世纪议程》第2章)例如, 发达国家通常有较高的环保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要么会因达不到标准而被排除在特定市场之外,要么将为此投入过多成本而得不偿失。进而,有些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利用环保的旗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例如,一国政府可以针对特定产品的国际竞争状况,根据本国产品的优势去制定严苛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业、排斥外国产品的目的。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都将是受害者。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南北双方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战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程度不同的贸易管制。80年代以来,随着在世界范围出现的普遍的市场化潮流,发展中国家也都相继着手解除管制,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走向贸易自由化。虽然“放宽对贸易的限制,使贸易和环境相互支持,”(《21世纪议程》第2 章)已成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在发展中国家应以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速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行贸易自由化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一般来说,实行贸易自由化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收入,贸易自由化还可通过有利于环境的技术的引进和鼓励污染较轻的产业的发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但是,发展中国家推行贸易自由化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威胁,有可能会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大多是以初级产品和低加工的制造业产品为其主要的出口产品,这些产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极大,所造成的影响也大。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偏低,因而出口收入少,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就趋向投入更多的自然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很低,从而加剧着生态环境的退化。另外,贸易自由化也为发达国家的产品长趋直入发展中国家境内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那些发展中国家尚还缺乏经济技术实力去生产的一些产品,如信息产品和环保产品等。这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发展的,从长期看也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审时度势,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适当的战略与策略去实现贸易自由化。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应使本国的经济多样化,以减少对资源型产品出口的依赖。
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在过去长时期里,损害生态环境的贸易产品价格是不计算、不包含环境成本的。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的提高,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在产品价格之中,成为贸易领域里通过市场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措施。贸易产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可行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程序,如果某些国家企业率先推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那么就有可能因价高而损害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有一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实行较严格的环保标准,会对那些含有环境成本的产品予以优待,排斥那些非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产品,这又会增加环境成本化产品的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技术的落后,在环境成本内部化方面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要在使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同时保持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就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多的资金投入和较完善的生产经营的体系,以使环境成本和非环境成本都最小化。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当然占有很大优势。此外,从产业结构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业为主,这些产业的环境成本高;而发达国家一般则搞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业和信息产业,这些产业活动的资源、能源的投入少、消耗率低,其环境成本相应的也低。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大趋势,它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市场工具。但是,在推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限制其消极影响,防止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防止在这一过程中扩大南北差距。在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中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南北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是保证这一过程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跨国公司与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目前已是国际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它们的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活动,直接关系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可以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如果利用得当,跨国公司可以有效地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般在环境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如它们制定和实施较高的环境标准,拥有较多和较先进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专利、产品和设备等。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较多的机会去避免走发达国家曾走过的那种不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较快的采纳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但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活动也会以各种方式危害到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例如,如果跨国公司只顾自己的利润而不兼顾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话,那么就会直接损害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间接损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跨国公司可能为了从发展中国家廉价获得尽可能多的原材料,去过度开采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有些跨国公司也可能会为了躲避本国较严格的环境管制条例,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还有些跨国公司会将在本国不易处理的有毒的生产废弃物,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去处理。跨国公司的上述种种行为,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以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要使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需要有关各方即跨国公司、东道国、母国以及国际组织等的相互沟通,认真合作,公平的分配利益和分担损失。
总之,在国际经济领域中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应解决在南北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变南北之间的旧的依附和对立关系为新的对话与合作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虽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成员国都对加强南北合作作出了政治承诺,提出要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但在实践中,由于南北双方在利害关系和优先事项上有很大的不同,迄今为止南北双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还是相当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