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具体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系统化,以及监管工作的标准化,是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以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利工程施工;应用分析
用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达标建设做例子,若要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至少需要企业准备的内容包含: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含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操作规程汇编、应急预案汇编)、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施运行证明材料(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中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年度目标、已签订的每个层级安全生产责任书一套、安全管理机构设立证明文件及安全管理人员任命文件、评审期内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安全专题会议纪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和年度使用情况总结报告、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完成情况说明、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考核情况统计表、评审期内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有关记录资料、主要或关键设备设施法定检测情况统计表、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有关演练记录、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汇总表等)。
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1.1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改变了“安全管理是安全部门或安全员的工作,与自身无关”的传统观念。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倡的是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互相监督,每个作业人员都是“一岗双责”,并且以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支撑,树立全员的安全生产观,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细化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安全可靠性,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
1.2保证建设施工人员的个人权益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通过全面的管理制度,规范性的管理流程,约束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其价值在于保证安全生产,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对相关施工人员的个人权益加以保证。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有助于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以及凝聚力,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安全生产建设的综合效果。
1.3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有效途径,它以深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为立足点,以落实项目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创新安全监管体制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规范工作秩序,落实工作方案,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落实到施工现场各个环节,扎根于各个作业队(班组),以标准约束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达到本质安全工作的目的。
2.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一般都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紧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 属高危险性作业:
2.1自然环境复杂, 潜在的安全风险难以全面控制。
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选址大多数远离城镇, 受地理、地形、地质、气象、水文、交通、卫生等条件的影响, 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施工过程经常遇到泥石流、洪水、滑坡、坍塌等事故的威胁, 现场安全控制难度很大。
2.2复杂多样的作业工程, 需要多项安全技术的支撑。
水利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形式多样, 如大坝、厂房、调压井、各种隧道、洞室群等。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对策予以消除或加以控制。工程建设期需在有效的场地和空间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机具, 涉及多工种同时间、同地点作业, 多类型设备运行, 在同一时段、地点甚至发生水平、立体交叉作业。因此, 发生的生产事故类别也呈多样性, 给项目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3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应用
3.1健全体系、责任分解、严格考核、及时奖惩
企业要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人人身上有指标、有具体责任及任务要求。
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总体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要全员参与达标,建立隐患台账,落实整改责任,切实消除隐患,按期达标。要在评审达标基础上,紧紧盯住剩余未达标项即隐患的整改,实现达标后的持续改进。建立企业内部排查治理机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确保每一班组、每一岗位创建达标,做到“全员参与达标、全覆盖排查隐患,零容忍治理隐患”。按照生产责任制明确的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建立相应的机制,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3.2实施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方法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当中,针对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掌控,通常建议由此制定出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工作程序书、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方案以及评审报告的编制模板等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达标申请单位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真正实现其标准化评审管理的程序化和常态化转变。因此,建议大力推进水利部门安全生产标准专家库建设工作,形成专家复核监督管理机制,据此来强化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评审机构人员的专业能力,定期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会议;针对达标单位设置“标准化员”,具体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好修订与完善的工作。
3.3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保证安全管理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技术操作能力等等,均为影响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情况,需要全面提升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活动,增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培训活动中,需要及时识别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等,及时向员工传达,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通过防汛演练、搭设防护脚手架和挂设安全网实践练习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技能相互融合。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经验讨论会等方式,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交流项目建设中的相关安全防护经验等等。每一位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在进入项目之前,均需要参与安全培训活动。保证安全管理的综合效果。
3.4采用配套激励机制
这就需要制定相应有效举措,实现其与标准化达标、市场准入、信用评级、绩效考核以及评优评选等多方面相挂钩。直接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到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当中,不断加大考核的力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履职绩效考核与失职责任追究机制。将信用考核纳入考核范围,以此限制不达标企业直接参与到市场招投标及项目建设当中。此外,还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激励机制,作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业绩考核和评价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参考指标,充分调动水利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4.结束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而持续改进是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精髓所在。企业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预防机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企业创建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并根据定量分析体系运行效果的反馈和变化,进行动态的持续改进,形成安全管理闭环,从而不断优化和提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冯玉禄.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J].中国水利,2014,(6):56-57.
[2]陈述,郑霞忠,余迪.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2):167-172.
论文作者:徐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水利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