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的组织复原力不仅同外部环境有关,而且还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中,有计划地提高企业组织发展意识,优化企业的组织发展结构,持续地培育企业组织发展文化,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以此增强企业的组织复原力,进而提高企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组织复原力;研究
1导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由于现代企业处在时刻变化的环境之中,随时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来自产品、价格、人才、信息、财务与信誉等方面危机的困扰和影响。面对危机,有些企业能够迅速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有些企业则无法支撑,从此逐渐衰落下去甚至破产消亡。
2组织复原力的概念
与个体复原力研究相比,组织复原力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学术界对于什么是组织复原力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文献研究表明,目前组织复原力概念的研究取向可以分为两种:(1)被动性取向。这种取向借鉴了物理学中对弹性的定义,认为组织复原力是组织从意外、充满压力以及不利的环境中迅速恢复过来的能力。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这种能力是组织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被动反应。例如,Wildavsk在研究中曾指出,组织复原力就是组织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卷土重来”的能力;也有研究者认为,组织复原力是在危机形势下组织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它更多被看作是一种即时应对的反应而不是规划或设置好的步骤与活动;(2)主动性取向。该取向主要强调组织复原力是一种主动地过程,即组织复原力是组织为了能够更好或更及时地应对危机,有计划、有目的培养的一种能力,它不仅包括组织从困境中恢复过来的能力,还包括新组织能力的提升或强化。例如,有研究者指出,组织复原力是组织为了有效应对特殊情况而开发的一种反应策略,该策略最终会渗透到组织变革相关活动中用来规避威胁组织生存的风险或危机。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复原力的匹配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组织复原力。在企业内部落实该项战略时,要明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同企业组织复原力之间的匹配关系。
3.1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生命周期匹配
最初,企业生命周期概念提出者为Harie,在其1959年研究理论发表的过程中,将企业同生物发展归为一类,认为企业同样具有生命周期。企业的发展会经历幼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初创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和衰退再生等四个不同的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存在差异性。以企业的成长期为例,这一时期,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加大力度增加扩大人力资源储备;相反,在衰退时期,要保留核心员工,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裁员。
3.2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战略匹配
企业的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同组织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企业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发展战略。比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成本领先战略、目标集中战略、差异化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要求。总的来说,应用不同组织发展战略的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组织在人力资源招聘和管理政策方面,更加重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发掘,关注到应聘者个人素养,是否同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效契合。同时,重视员工的差异化能力鉴别和培养。
3.3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建设文化匹配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发展因素,在日常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充分地调动各方要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因此有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就会产生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工作,都需要根据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内容进行规划。
4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企业组织复原力的策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和论述能够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同企业的组织复原力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为组织复原力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1提高企业组织发展意识
企业组织复原力是帮助企业适应经营和发展环境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力度,有利于帮助企业内部各个阶层的职工和干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组织发展意识。比如,国内某地区的企业,为有效提升自身的组织发展意识,强化组织复原力,加强了对人力资源的危机意识教育和管理。将该项工作内容,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可以使企业具有超强的复原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经营和发展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不同阶段企业发展与建设的首要任务,进而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规避不可预见性风险。除此之外,当地企业还重点地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危机管理,将其作为企业运作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影响,适应行业新变化和新要求。
4.2优化企业组织发展结构
组织复原力还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组织发展结构层面,不同层面的复原力总体水平,对企业整体的复原力具有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各个组织结构的稳定性越强,表示企业组织的发展能力越显著。例如,在当前国内各个领域企业组织发展结构整体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的时期,企业需要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提行自身的组织复原力。通过提升自身组织发展结构的竞争优势,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组织和发展地位,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建设,规划出更为合理的目标,从而可以适当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企业组织发展结构体系越紧密,企业就可以相应地做出更加合理地判断,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4.3培育企业组织发展文化
除了上述两种措施之外,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组织和建设工作,若想提升企业的组织复原力,还需要从企业的组织发展文化入手。比如,我国某地区的企业,在实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策略:第一,明确企业组织文化发展使命,将企业生态复原力的培养目标同提升企业愿景相互结合;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帮助企业明确科学的发展原则、策略与方法;第三,提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整体精神,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并且通过凝聚和升华的方法,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在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通过此类措施,可以充分地提升企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效率,进而达到增强组织复原力的目的。
5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企业组织复原力,特别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同组织复原力之间的关系,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明确,在复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复原力,对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地运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成为了企业组织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唐贵瑶,孙玮,贾进,陈扬.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10):82-96.
[2]唐代盛,李敏,边慧敏.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5(01):62-67.
[3]孙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创新氛围与研发人员创新[J].科研管理,2014,35(08):34-43.
[4]唐贵瑶,魏立群,贾建锋.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04):40-48.
论文作者:任姝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组织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战略论文; 能力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企业内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