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香港金融稳定 促进两地金融合作——访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金融论文,两地论文,管理局论文,总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2004年香港经济出现强劲复苏,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香港金管局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香港金融业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任志刚:承接2003年下半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香港经济在2004年全面复苏。2004年实际经济增长8.1%,大大高于2003年3.2%的增幅。受到资产价格上升、劳工市场情况改善和家庭收入增加的支持,私人消费增长强劲。同时,私人机构投资在2004年也大幅上升,反映出企业盈利改善和企业对业务前景乐观。外贸方面,在全球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中国内地外贸增加带动下,香港的商品出口维持稳定增长,内地进一步扩大个人游计划也有助于增加香港的旅游及相关行业收入。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统计,个人游计划在2004年为香港带来了65亿港元的额外旅客消费。
受惠于经济全面复苏及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与内地发展更紧密的联系,香港银行业在2004年表现良好,本地贷款扭转了2003年的跌势,取得7.2%的增长。本地贷款需求增加有助于支持银行盈利的强劲增长(尤其是零售及私人银行方面)和提高资金管理业务的收益。此外,在失业率下降及物业价格上升因素支持下,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尽管如此,银行利润幅度却由于香港利率仍然偏低和银行间新业务竞争激烈而有所收窄。
金管局在2004年努力执行其三个政策目标:维持货币稳定、促进香港银行体系的安全及稳定、维持与发展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香港的经济复苏营造了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在维持货币稳定方面,尽管受到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美国加息等因素的影响,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在2004年仍保持顺畅运作。
在促进香港银行稳定方面,除了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来审查银行的整体风险外,金管局在2004年对银行部分业务环节进行了集中审查。在防止洗黑钱及打击恐怖分子筹资活动方面,金管局也不遗余力地继续改善原有的监管架构。银行业改革方案在2004年进入最后阶段,商业信贷数据服务机构于2004年11月投入运作,《存款保障计划条例》亦于2004年5月通过。此外,香港金管局在2004年积极进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筹划工作,并拟于2007年初全面推行,届时香港将成为首批推行新资本协议的银行中心之一。
在推动稳健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面,新颁布的《结算及交收系统条例》在2004年生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香港结算及交收系统的安全及效率。提升系统功能的措施,亦有助于纾缓首次公开招股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流动资金压力。港元在2004年被纳入持续联系结算及交收系统。金管局亦通过成立香港财资市场发展委员会,加强与金融业的合作。
在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2004年,金管局在多项计划中扮演了牵头角色。这些计划包括在香港推出人民币银行业务及进一步发展亚洲债券基金。通过参与国际金融及中央银行论坛,以及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保持对话,金管局致力增进国际金融界对香港金融及经济发展的了解。
记者: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下,香港去年也曾受到大量国际游资的“光顾”。为了捍卫香港经济和港币的稳定,金管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任志刚:香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货币稳定,即确保港元汇价保持稳定,使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保持在7.8港元兑1美元左右的水平。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港元汇率通过自动的利率调节机制维持稳定。当港元资产的需求减少,港元汇率减弱至兑换保证汇率时,金管局便会向银行买入港元,货币基础随之收缩,利率因此而上升,吸引资金流入,以维持汇率稳定。相反,若港元资产的需求增加,汇率转强,银行可向金管局买入港元,货币基础因此而扩大,对利率造成下调压力,从而遏止资金继续流入。
2004年,香港经济改善、首次发售新股活动大幅增加,以及市场预期人民币可能升值,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香港。虽然面对大量资金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美元下挫,但美元兑港元汇率在2004年一直维持在接近联系汇率1:7.8的水平。随着金管局应银行要求沽售港元,港元由2003年9月起出现的转强趋势在2004年头4个月内逐渐减退。在年中的几个月内,港元汇率贴近联系汇率,兑换保证被多次触发,金管局共买入515亿港元。因此,银行体系的总结余由2月份的接近550亿港元降至9月份的32亿港元。其后由于资金流入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再次出现,港元重新转强,总结余在10月份起再度增加。总结余数额在2004年内大幅波动,以及金管局根据市场汇率偏离联系汇率的幅度而进行的操作,充分说明了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运作机制。这个制度一直行之有效,在香港发挥着维持汇率稳定的作用。
虽然港元汇率通过自动利率调节机制在2004年保持相对稳定,但由于资金流入令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处于高水平,导致香港银行没有跟随美国的加息步伐,影响到港元利率与美元利率的同步性。另外,资金流入亦令港元短期利率处于偏低水平,形成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虽然宽松的货币状况有利于经济复苏,但如果情况持续,可能会引发消费物价或资产价格上升,造成通胀压力。所幸的是,香港的短期利率在2005年初已经开始逐步回升。从美国的经济环境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局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政策声明可见,在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利率的走势是向上的。我们相信利率适当上升适合香港目前的经济情况。
记者:CEPA实施将近两年了,迄今这项安排对香港经济特别是给香港的金融业产生了哪些主要作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任志刚:CEPA是香港与内地的首个自由贸易协议,可以为香港企业在内地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就CEPA实施一年来对香港经济影响的调查,大部分受访公司都认为CEPA对香港整体经济及对其所属的行业有利。调查结果表明,CEPA第一阶段实施的头两年,将为香港创造大约29000个新职位。
在银行业方面,首先,CEPA降低了香港银行在内地设立分行的资产要求。这项优惠令原本未能达到资产要求的香港中小银行有机会在内地开设分行,扩大业务范围。现时已经有5家香港中小银行成功在内地开设分行。其次,CEPA缩短了对香港银行内地分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开业年期要求,从3年缩短到2年。此外,计算盈利范围也由该单一分行的盈利扩展至包括所有分行的盈利。这两项优惠使一些开办年期较短或尚未盈利的香港银行内地分行也可以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让香港银行内地分行比其他外资银行能够更早捉供人民币银行服务,因而有充分时间为2006年内地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做好准备。截至2004年底,3家香港银行内地分行因为CEPA所提供的这项优惠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此外,第二阶段CEPA容许香港银行内地分行从事代理保险业,此举可使香港银行内地分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业务发展机会和增加收费收入。目前已经有两家香港银行内地分行获准从事代理保险业务,另外尚有其他香港银行内地分行的申请正在被审批之中。
由于CEPA的内容具有发展性,香港和内地有关部门会继续研究进一步推动两地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将维持一贯原则,在配合内地金融市场整体发展情况下,希望内地能够加快对香港银行开放步伐、降低门坎、扩大香港银行内地分行业务范围,简化内地部门审批手续和缩短审批时间。
记者:香港资本市场是内地企业对外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您对过去一段时期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总体情况如何评价?对今后的发展有何建议?
任志刚:近年来内地经济快速增长,投资环境良好,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资金。除了外商直接投资外,另一主要途径便是通过香港的金融市场,向内地企业贷款和购买它们所发行的债券或股票。
一直以来,香港的资本市场是内地企业对外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就股票融资而言,按香港交易所的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90家国企和红筹公司在香港上市,累计融资额超过8500亿港元。目前国企和红筹公司的市值在香港股市市值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而成交量更占香港股票市场的一半。当然,外资流入内地不仅亦不应只局限于通过股票市场上市集资,内地企业也可以在香港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或发债集资。其实过去一直也有内地大型企业来港发债集资(以美元为主),但数目并不多,这可能是受制于内地的外债规定。
长远而言,我相信香港将在中国金融开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香港不单要巩固本身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还要同时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把储蓄(无论是内地或海外储蓄)有效率地转介到投资上。沿着这个发展方向,我认为香港可以在以下4个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第一,将海外(包括香港)的储蓄和资金中转到内地作投资;第二,将内地的储蓄和资金中转到海外(包括香港)作投资;第三,为内地的储蓄转化为内地投资提供适当的金融中介服务;第四,为内地的金融改革,特别在市场化和与国际接轨的发展上,提供一个理想的试验场地。
香港长期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设计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在新的环境变化中必须抓住内地逐步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将来要更多地涉及人民币的国际金融活动。金管局会根据内地的开放进程,在不影响内地及香港金融稳定的大前提下,继续争取加强两地的金融合作和资金融通。
记者:香港金管局与内地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您对进一步加强两地金融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有何建议?
任志刚:香港金管局与内地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在2004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主要的要算刚才提及的在2004年初香港银行业推出的个人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就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密切合作的成果。金管局和内地有关部门正进行商讨,希望在与内地金融体制改革开放步伐相一致的前提下,在香港进一步深化人民币业务,包括使人民币资产债务多元化、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贸易,以及发行人民币债券。
两地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香港的港元和美元实时支付结算系统已经先后同深圳和广东省相类系统联网,使香港与广东省和深圳的银行可以通过更有效率和更安全的方式进行港元及美元支付。此外,香港与深圳和广州已先后在1997年和2000年建立了港元支票联合结算机制,从2004年7月起,香港与深圳的支票联合结算机制将进一步扩展至包括美元支票。这项安排缩短了由香港银行付款但在深圳兑存以及由深圳银行付款但在香港兑存的美元支票的结算时间。在反洗钱工作方面,香港金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保持密切沟通,协同致力打击两地非法资金流动和清洗黑钱活动。
CEPA在2003年底正式推出后,香港银行加快了进入内地市场的步伐。有鉴于两地跨境银行不断发展,金管局早在2003年8月就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明确双方就银行监管范畴互相提供监管信息和合作。谅解备忘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两地银行机构的跨境分行、代理机构、代表办事处和附属机构均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开展业务;确保总行或母行对其境外分行和附属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确保两地监管当局对其银行机构的跨境业务进行持续有效的综合监管,并协助对方履行此职责。
展望未来,随着内地金融市场和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两地金融部门的合作将更趋紧密。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将继续保持紧密联系,高层经常互访,就重要的事情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