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1]2011年在《电子音乐创作的符号性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符号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元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学是考察符号本质的科学,是分析科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它的发展,各种专科符号学相继出现,如建筑符号学、艺术符号学等。艺术符号学认为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音乐是艺术的一种,电子音乐是新时代的音乐形式。由于在创作材料,创作理念、创作方式以及演出形式等各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创作过程中更是融入了丰富的符号元素。从符号学的观点去理解和解析这些符号元素将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电子音乐的创作构思、表现手法以及文化表达,从而拉近了电子音乐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相对于传统的音乐分折方式来讲,从符号学的角度去解构电子音乐的创作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新”体现在它是以符号为单位,而不是以音符、乐节为单位。这也就更贴合了电子音乐是以声音而不仅仅是以音符为创作材料的特点。大千世界的很多种符号已经被赋予了约定俗成的意指,声音也是符号中的一类,它所涵盖的意义显然比常规乐音囊括的内容丰富的多。因此,本文力求从符号学的部分观点去引入,结合电子音乐的具体创作特点,通过对儿部电子音乐作品中符号性手法的分析,达到使听者进一步理解电子音乐的目的。从另一方面讲,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和审美追求也彰显着其对符号元素的处理及把握。可以说,创造代表着自我特点与个性追求的声音符号、审美符号乃至文化符号,是电子音乐产生的初衷,也己然是当今电子音乐创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把符号学的观点与电子音乐相联系,从符号的角度去搭建一种审视电子音乐创作的可能性,对于电子音乐的创作和传播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电子音乐符号形象的塑造与传统音乐符号形象的塑造是具有个性差别、表达差别、理念差别以及意义差别的。“符号”伴随在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利用它们的特性:再加以电子音乐给予的丰富创作可能性以及技术手段,就能更好的达到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实旨。从而在作曲家和聆听者之间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介,也更直观、更立体、更细腻的表现出作曲者想要传播和表达的文化思想。然而,由于电子音乐的新生性以及它与时俱进的特点,对其创作中符号性特征的解析也仅仅是众多分析方法中的一类。但这种解析方式恰恰应和了电子音乐以声音为材料、极大的拓展了音乐材料可能性这一突出的特点,表现出电子音乐更适合去与现代文化、直接思维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使得电子音乐不断寻求着从理念到技术、继而再从技术到理念的反复革新,形成了不断供给的新鲜血液,推动着它的发展与进步。相信以符号学的思维去对这样一种富有挑战性和革新性的音乐领域乃至艺术领域进行解析,必将有它独到的意义。
范弘硕[2]2016年在《基于红外失败原理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应用探索》文中提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子音乐经历了最初的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电子声学音乐时期,发展成为以计算机音乐和交互式电子音乐为广泛出现的时代。电子音乐不再是将预制好的声音样本,通过扬声器传递给听众这一单向的模式,而是将实际乐器演奏、图像视频、舞蹈动作等新的媒介元素不断加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表演模式;创作者也不再只是在乐谱上创作音乐或对音频素材进行编辑,而是开始设计和编写拥有更丰富变化的交互式系统来进行创作。利用传感器作为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为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的创造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本文主要探索使用基于红外线识别原理的传感器作为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电子音乐的发展、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从而引出对交互式电子音乐和其概念的理解,并简要介绍了交互式电子音乐图形化编程平台Max。第二章结合对交互式电子音乐概念的理解,以交互对象和交互实现原理的不同对交互式电子音乐进行了两种分类。最后通过分析多种交互式数据形式和不同的交互式传感器之间的优劣势的对别,阐述了基于红外线识别原理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中的重要地位。第叁章为本文重点,分别对笔者创作的叁件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叁件作品分别使用了叁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红外识别原理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主要对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交互式程序的设计与编写以及作品技术和结构等不同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为本文结论部分,对程序编写和设计原理,以及对现阶段使用基于红外识别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张睿博[3]2007年在《“EARS”在中国适用性研究》文中认为电子音乐作为一门新学科,在理论上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创立一套理论,还是把国外现有的体系移植到中国,它们都是可行的办法。就目前而言,中国电子音乐学界显然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它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如何使这套理论体系在中国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大事。而且,这件事与这套理论体系的自身价值相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件事就是一套理论体系在中国的“适用性”。“电子声学资源库”(ElectroAcoustic Resources Site,以下简称EARS)是一个以术语为切入点,以网络站点为用户平台的,为当代电子音乐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可以提供理论依据的,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动态化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尤其是电子音乐理论发展的初期,把它移植过来是非常实际的办法。在移植EARS的同时,无可避免地需要思考其适用性的问题,而且这种思考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会以EARS体系作为研究基础;然后利用“中国电子声学资源调查”(China ElectroAcoustic Resources Survey,以下简称CHEARS)作为例证之一(以具体的数据库、统计数据、图表的方式出现);最后以“适用性”作为核心来衔接两者,以便得出EARS体系在中国的适用程度。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本文力图找到国内电子音乐的现状与EARS的差距。从而,试图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且作出试探性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国内电子音乐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对全面建设中国电子音乐理论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皓[4]2002年在《电子音乐的发展及分类》文中指出电子音乐的发展是和电子音乐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这是由于电子音乐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主要从技术的层面对电子音乐从萌芽到相对高度发展的今天进行研究,试图通过这些研究来阐明“电子音乐”这一概念。本文对电子音乐的研究主要采取了分类的方法,文中的第一部分分别阐述了电子音乐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第二部分从历史和技术的角度对电子音乐做了分类的研究,从早期的电子拼接音乐到电子音合成音乐再到当今的电子计算机音乐,这种分类的方式主要是从电子音乐的创作方式来考虑的。在此部分中还详细地阐述了电子音乐在西方的发展,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电子音乐的影响。第叁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做出了结论,并且提出了电子音乐发展中的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冯金硕[5]2017年在《2000-2015年间交互音乐控制器创新路径与应用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交互音乐控制器(也可被称为交互乐器、数字乐器),是实现交互音乐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应用场景多见于控制器演奏的形式,即在交互音乐的表演中,控制器捕捉演奏者的动作,并将动作信息映射成为控制音乐的参数,最终实时生成声音或音乐。在21世纪的前十五年(2000-2015),随着传感器与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在交互音乐的现场演出中,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倾向于直接参与设计与制造交互音乐控制器,而不再仅仅依赖现有的传统声学乐器。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问题,第一是控制器的设计环节中,如何制造出能够更加具有表演性以及与演奏者结合更紧密的控制器,第二是交互音乐现场的表演动作设计环节,表演者采取怎样的表演形式以及做出何种演奏动作才能够与控制器形成更加有机的配合。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本文的核心目标是探索交互音乐的控制器设计与表演形式的关系,即如何能够增进交互音乐控制器与现场表演的有机结合,以及总结交互控制器设计与音乐的一般性规律与特点。本文通过对于国际新音乐表现接口年会(NIME)以及国际计算机音乐年会(ICMC)中持续15年演出的音乐作品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调查对象。对近15年内出现的技术理论、演出形式做了调查、分类、梳理与分析,并通过归纳法总结交互音乐控制器的发展特点以及趋势。论文的研究主要有叁个成果,其一是对15年间交互音乐控制器技术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创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其二是对交互音乐控制器实践应用的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其叁是通过对于现有路径的观察,分析交互音乐控制器发展进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孙宇明[6]2015年在《浅析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创作理念》文中认为电子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跨界产物,在人类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绝大多数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都会经历由单元至多元,由多元再至融合的过程,而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电子音乐的产生是音乐艺术向多元化发展历经的途径之一,应用型电子音乐的产生也同样意味着电子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文中笔者对应用型电子音乐的概念进行尝试性界定,对电子音乐作品评判机制建立的必要性进行了的探讨与分析。并以上述内容作为本文论证过程中理论层面的先期铺垫。通过对几部应用型电子音乐获奖作品的比较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在创作应用型电子音乐的过程中,创作者应遵循“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在本文的研究范畴内,这一创作理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声音元素的选择应遵循“不拘一格”的理念2.音乐语汇的选择应遵循“不拘一格”的理念笔者在论述的过程中,结合了自己对于电子音乐、应用型音乐以及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创作经验,同时参考了大量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相关资料,以求让本文的研究内容尽可能的做到准确与客观。
邓乔文[7]2017年在《现代电影音乐创作中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电影音乐要与世界人类的精神文化共同发展,通过各种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手段不断地被运用到音乐创作中,丰富和拓展了已有的音乐风格和类型,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极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影行业的不断的向前迈步,观众审美水平也不断的提高,目前电影音乐的形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和观众聆听的需要。因此,在电影作品中,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手段的运用为电影音乐增添了新的动力。本论文体现在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出现,有利的解决与帮助电影音乐创作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电影音乐创作中离不开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支持,本文论述了早期电影音乐创作与现代电影音乐创作之间的对比,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证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给现代电影音乐创作带来的巨大贡献。
庄曜[8]2005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形态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15年来国内作曲创作实践和技术理论形态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现象,使得研究方法在继承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又有了相当的发展。本文以"实证、思辨及逻辑体系化"、"数理逻辑"、"西方现代音乐体系"、"比较研究"、"其它学科理论的交叉研究"五类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其目的在于,明晰地了解和思考现代音乐研究和分析的现状及思维方式,促进深化研究,也希望通过理论研究直接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
赵文静[9]2011年在《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科技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与科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两翼。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话题,音乐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前行的,与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环境等有关,但其中科学技术的成分也不可忽略,科学是音乐发展的依托,音乐为科技的发展开拓想象空间。20世纪是世界科学幻想般展示的世纪,文化与时代、科技相结合。中国音乐在中西音乐文化冲撞、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开始20世纪崭新的历程。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音乐与科技的结合,两者双促进、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本文试从音乐艺术中挖掘其中的科学技术成分,主要用文献学的方法,通过对20世纪以来音乐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科技史料做科学的分析研究。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音乐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西方20世纪音乐科技对中国音乐科技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干,分类整理了20世纪以来与中国音乐科技有关的着作书籍和主要期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并对作者们的学术观点进行摘录,力求清晰全面,繁而不乱;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第二章文献较细致的整理、分类,从音乐的自然科学思维、音乐声学、音乐数学、乐器工艺学、现代音乐技术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分类总结20世纪以来音乐科技发展的轨迹。第四部分从总体上总结了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最后是结语,探讨了音乐科技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曹雅然[10]2017年在《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电子音乐作为集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产物,已然成为了当今世界趋势下在音乐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角色。音乐艺术从单一的独立的音乐元素在不断的进化演变中成为了多元化、融合化的一门艺术,从中所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是必然的。作为音乐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电子音乐艺术的产生成为音乐艺术不断演变的必然趋势,而应用型电子音乐艺术同样也意味着电子音乐大家庭正在走向多元化的道路。本文将从全新的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分析研究出发,在理清应用型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大量应用型电子音乐作品,总结其中的内在一致性和共通点,并总结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及传统和新兴的传播方式,与当今社会音乐艺术的发展更具有直接性和紧密性。通过对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分析研究,探索如何继承传统音乐的同时加入科技技术创新,探索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内在一致性特征,更好的为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再创作所用,对加强实践层面的指导具有推动意义并揭示电子音乐及其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电子音乐创作的符号性特征研究[D]. 王泽. 中央音乐学院. 2011
[2]. 基于红外失败原理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乐器应用探索[D]. 范弘硕. 四川音乐学院. 2016
[3]. “EARS”在中国适用性研究[D]. 张睿博. 中央音乐学院. 2007
[4]. 电子音乐的发展及分类[D]. 唐皓.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5]. 2000-2015年间交互音乐控制器创新路径与应用实践研究[D]. 冯金硕. 中央音乐学院. 2017
[6]. 浅析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创作理念[D]. 孙宇明. 中央音乐学院. 2015
[7]. 现代电影音乐创作中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发展[D]. 邓乔文. 吉林艺术学院. 2017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形态研究概述[J]. 庄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
[9]. 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科技文献研究[D]. 赵文静. 山西大学. 2011
[10]. 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分析研究[D]. 曹雅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