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潘森浩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潘森浩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明显发展,在建筑行业逐渐应用了较多先进技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BIM技术,在当前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建筑行业发展期间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BIM理念下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BIM理念;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1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分析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完备性、一致性和关联性等特征,能够实现数据在建筑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的有效传递和共享。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预制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点,与传统现浇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及管理模式都有着显著差异,需要根据“集成”思想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的许多特征存在一致性,首先,装配式建筑要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内装、造价等多专业的协同设计,必须借助BIM技术作为支撑,实现各专业的信息共享和数据集成;其次,装配式建筑的一体化建造需要借助BIM技术实现信息在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维护之间的完整传递;装配式建筑的终极目标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强调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运用也是不谋而合。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体系中运用BIM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2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优势

2.1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多数建筑领域专家逐渐开始研究和探索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然而由于技术发展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此使各项信息技术都无法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专家开始注重B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该项技术与传统模式技术结合应用,并且利用信息系统确保成本与数据信息的合理性,确保整个建筑信息模型都具备完整的信息系统,这样能够有效收集建筑质量的性能信息,并且应用到整个建筑施工当中。

2.2加强质量管理效率

由于传统建筑形式在传递与管理设计图纸时通常都是纸质版图纸资料,此种信息传递方式比较落后,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会由于施工人员误操作所导致的工程质量效果低下情况。装配式建筑对配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要求,只是借助人力资源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因而在实际施工期间有效联合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这样能够有效处理好设计图纸问题。第一,由于BIM技术具有可视化优势,因此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反映出各类数据信息,能够满足建筑对构配件的精度要求,避免由于信息数据失误所导致的质量隐患,从根本上提升了项目管理质量。

2.3模拟施工控制质量

在开展施工建设活动时,借助于BIM技术能够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这样就能够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利用BIM技术能够直观展现出各个施工环节内容,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能够有效对比施工外观模型与实际施工情况,在对比分析中就能够发现各项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质量追溯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确保在实际施工期间有效联合BIM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后续施工工序的开展提供较多便利条件。BIM技术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远程监控,利用施工现场所放置的监控设备能够确保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实时观察到工程发展情况,这样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工程建设期间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和交流,因此通过BIM技术能够有效施工建设时间。相比于传统电话会议来说,基于BIM技术的远程会议交流主要是借助于网络技术,确保施工参与人员能够直观看到工程建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检查作业,还能够追溯问题所产生的原因。

3 BIM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3.1施工设计阶段

在建筑项目施工之前设计阶段属于最重要的阶段环节之一,因此施工设计方案质量会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将BIM技术应用到设计阶段能够处理好各种设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1设计阶段的关键工程内容在于地质勘测,因此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内容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确保整个施工顺利进行。应用BIM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保证工程选址和地质情况分析的准确性。

3.1.2利用BIM技术能够绘制施工图纸,由于装配式建筑对构件的精度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施工期间如果配件尺寸出现问题将会极大影响施工建设质量。因此在施工期间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处理该项问题,还可以加大模型间的关联性。

3.1.3利用BIM技术能够检查出设计方案的冲突问题,由于传统设计图纸对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工作态度具有较高要求,一般都需要借助专业的设计人员绘制施工设计图纸和方案,然而由于存在人为误差影响,因此常常会出现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相符问题[1]。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将会导致实际施工期间出现较多变更问题,此时应用BIM技术能够全面降低资源浪费情况,还能够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准确性。

3.2施工阶段

在施工建设之前都需要将相关参数和信息上传至BIM模型中,BIM模型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及时将各项数据传输到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指挥中心能够按照数据确定建筑所应用的构件,在该系统中还存储较多建筑项目信息,便于施工人员查找各项有关信息,对施工建设所用物料进行核对,确保实际核对与不适宜材料中的各项规定一致[2]。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BIM模型等同于施工人员的图纸和电子资料,这样不仅能够便于施工内容开展,还能够降低施工风险事件。

3.3运营阶段

工程项目在竣工之后为了实现自动化物业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就必须应用BIM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将构件信息存储到同一个管理系统中,并且确保管理平台中包含较多信息量。在竣工之后,BIM系统中能够存储建筑实际施工情况,资源成本管理情况以及容量承载信息,并且实现实时监测。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监测分析。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期间应用BIM技术还能够有效控制各类预制构件,以免其由于安装位置不合理等情况影响建筑结构[3]。最后,应用BIM技术中数据库能够对建筑物预定寿命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使用。采用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绿色环保建筑,还能够确保施工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建筑行业中的主流建筑为装配式建筑,因此为了有效促进该类建筑形式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整个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能够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的的管理展开讨论分析,简单描述了BIM技术的概况,并且分析了该项技术在装配式式在建筑中的应用优势,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阶段分析了BIM技术的实际应用,强调要将该项技术应用在实际建设中,这样能够有效扩展BIM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江红,纪凡荣,解本政,武志军.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03):108-113.

[2]于龙飞,张家春.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32(04):73-78+89.

[3]常春光,吴飞飞.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70-174.

论文作者:潘森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潘森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