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更好地适应跨世纪的需要,这就不能不说到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带来的第一个变化是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工业为主导让位于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一个直接后果是传统的产业工人大大减少,脑力劳动者、技术劳动者、管理者的比重则大大增加了。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里的知识含量超过了体力劳动的含量,脑力劳动占了主要优势。劳动不再是使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直接生产过程,而大量的是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20世纪以来福特生产方式为主的流水线、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将让位于强调知识含量、体现不同品位、需求灵活多样、个体化、分散化的生产。应该说这是人和社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知识经济使人加速现代化,作为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随之加快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和载体、队伍的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

知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一是扩大信息含量,一是增加科技含量。

扩大信息含量。信息就是知识,知识经济社会也是信息社会。现代人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每天都要获取、传递和处理大量信息,毫不夸张地说,人们须臾离不开信息。离开信息,就仿佛盲人夜半悬崖骑马一样,寸步难行。信息对现代人如此重要,对于渴求信息的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扩大信息含量,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人解疑释惑、排扰解难。在信息社会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谈心,可能一条好的信息就可帮他解疑释惑,一条意外的信息就能帮他排忧解难。如一条信息,或许能帮助人脱贫致富,或许能帮助人祛病强体,或许帮助人走出心理误区,或许帮助人处理好与同志间的关系。这样有益的信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非常欢迎的,他会向你敞开心扉。于是思想政治工作就会随信息的春风潜入人们干渴的心田。

增加科技含量。知识经济是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增加其科技含量。一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一项根本任务,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科学理论,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包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世界近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非常注重并努力从当时科学所达到的最新成果中汲取知识和思想营养。后来无论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积极汲取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也毫不例外地需要积极汲取当代科技最新成果,以此不断为其充实和丰富新的思想理论武器。

另外,从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与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封建迷信学说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看,也离不开汲取现代科技新成果的营养。时下,一些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学说为了迷惑人,不择手段窃用现代科技成果为其披上一层华丽的科学外衣,如时下流传的一些伪气功包括法轮功等一类低级拙劣的迷信骗术,也纷纷打着科学的旗号以此来骗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教育人,就要运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来戳穿这些伪科学的骗局。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的一些乡镇,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法轮功就没有立足之地。

再有,当今世界的激烈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竞争,是人的素质竞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理所当然地要增加科技含量。如我国近年来搞的科普教育、送科技下乡活动就是成功的经验。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的素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队伍的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现代化提供了最先进的方法和手段。纵观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五、六十年代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主要靠纸和笔、报纸、广播等。七、八十年代除了上述载体,又大量运用电视、录音机、录象机等科技新产品。有一位从事几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建筑企业政工干部写了一篇体会文章,里面几个很有趣的事例,很能说明这一点。文章说,他所在的企业职工经常长年累月到外地施工建楼,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度,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让职工安心在外地施工,沟通职工与家中亲人的联系,他从中架起“桥梁”。五、六十年代主要靠书信,他每次去外地施工现场,来回都要用大旅行袋捎带大量信件。七、八十年代,科技发展了,他就改用录音带、录象带、把职工和家属双方的音容笑貌录下来,来回捎送。职工和家属听着亲人的话音,看着亲人的笑貌,仿佛亲人就在眼前,知心话儿就在耳边。这些使职工和他们的亲人激动不已,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应。

此外,电化教育也大显身手,生动、形象、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专题片,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如今,以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激光技术为手段,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把历史与现实拉近,把天涯置若比邻,把抽象变成形象,世上一切都鲜活地展现在思想教育对象面前,使事与理、情与理、识与理、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思想政治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如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可得到切身体验,这是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所不能替代的。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现代化,可以使人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迅速获得大量所需要的信息。如通过因特网,真的可以弹指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之,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不实现现代化,那么你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宝贵的信息,也不能以最快速度接受当代新科技知识和技术,就象生活在封闭的空间内一样,会有“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不仅如此,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现代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硬件投入是基础。这就要求不仅政工领导,特别是企业的厂长经理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投入,拨给专款,增加设备,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化硬件投入和开发力度,并促进科技成果能较快地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的生产力。

仅有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载体现代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现代化。如果政工干部对当今社会的信息比较匮乏,对现代科技知识一无所知,那么他就无法对渴求和拥有丰富信息、新科技知识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沟通交流思想与情感。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谈心也就会“话不投(技)机”半句多。其次,由于缺少现代科技知识和本领,对现代化宣传工具十分陌生,也无法进行和实现政治工作现代化工作。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必须得掌握电子计算机,才能与人有“共同语言”,话也投机。再说,人脑加上电脑,两个“脑袋”总比一个脑袋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首要一项任务就是建设一支既懂信息、科技知识,又懂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干部队伍,那种“失听”(不注重、不善于获取信息)和“科盲”(对现代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型的政工人员就会成为当今社会里的南郭先生,再也不能滥竽充数下去,最终被大浪淘沙已成为历史必然。新时期的政工干部再也不是那种竹笋似的“两头尖尖腹中空”形象了,而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之不晓。虽然不能样样精,但起码得要样样通,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现代化的政工队伍,一是下气力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讲座,提高政工人员获取积累信息和科技知识的素质,二是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广开门路把那些拥有丰富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人才选拔充实到政工队伍来,也可直接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中挑选。过去那种行政干不了的甩到政工岗位上来的现象再也不能出现了,那种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三是对政工干部也要不断提高待遇,实行“优质优价”,真正出类拔萃的、贡献突出的政工干部,也应象优秀科技人才那样得到丰厚的奖励和报酬。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使政工队伍人才济济,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  

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