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论文_郭海峰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论文_郭海峰

郭海峰

杭州建业造价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较难且不易控制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中造价的控制经验,较为详细的阐述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有关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关键,为市政公用工程类似项目的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经验。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1 概述

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大多数人都是对控制施工阶段造价的两大核心即工程技术和工程成本。然而,这两大核心之间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相驳论的;如果要降低成本,势必要增加额外的投入进行技术加强升级;另一方面,若果技术投入太大,将客观的增加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这对于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貌似已经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了。但对于笔者经历多年来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积累的经验来说,工程技术和工程成本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只有管理运用好技术,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最终降低工程成本最终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比如,对于某市政公用工程中桥梁承台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因为现场技术人员未能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技术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未对施工操作工人技术要点及要求交底,现场施工操作工人完全凭借想象、自身不足的施工水平和懒散的思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按照现行规范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振动棒振捣不均匀,粗心大意,施工不规范,随意振捣,造成承台混凝土拆模后出现大量蜂窝麻面及局部泌水情况,达不到规范验收要求,监理下发指令要求予以返工处理,因此给国家和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万元,同时致使公司项目的工期延长,公司在当地的良好形象受到较坏影响。这就是因为工程技术方面不能严格执行,造成工程施工成本的直线增加。另一个情况是,某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加宽升级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在指导现场工班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原因,在没有经过审批的施工专项方案以及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经验的情况下,放任工班组随意施工,无组织,完全无章法可循,不遵守科学的施工组织顺序进行施工;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技术管理组织的安排欠妥所出现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交叉施工按顺序施工技术进行安排,造成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的冲突和浪费,工程成本直线上升,同时致使施工合同约定工期延长,给公司和项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上述两个个案中可以看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不是简单的成本管理和经济方面的单纯管理。其同样包含了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技术组织管理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于造价的控制就包括从现场施工技术、技术管理以及现场施工工班组管理、机械设备及材料的管理,还包括索赔变更方面的管理等。只要控制好这些方面,方能控制好施工阶段的造价。

2 具体控制关键

2.1 现场工班组管理控制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现场施工,是直接由现场工班组实施。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0返工率、100%合格率以及间接反映是管理好工班组的合格成绩体现。因此在工班组管理过程中,应从源头、进场、作业及整改等全过程来管理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在引进工班组时,采取类似公开招投标的模式,选取符合具体施工资质的、有实力的、有相关业绩的工班组;按要求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及义务、设定质量缺陷保证金及保质期等,从源头上防控不负责的工班组在后续施工中因质量等问题直接影响施工成本及造价控制。二是进场后,严格按照国家各类法律法规及规范等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技能教育培训、理论专项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等选择合格的作业工人,这是保证施工质量及技术落实的前提条件,防止因工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而带来一系列的质量隐患,同时,加强进场及转岗培训,让操作工人真正了解和掌握每一道工序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核心,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合格。三是作业过程中的管理控制,这是施工工班组管理控制的核心,是日常工作的必备课,作业前的专项技术交底、班前交底、作业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瑕疵立即整改,决不把本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及质量隐患带到下道工序中去,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的存在,同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确保施工过程整体质量可控。四是整改管理控制,对于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隐患及质量问题,应立即予以整改到位,若出现拒不整改情况,根据合同相关条款,明确双方职责之前,先由项目另派人整改到位,确保工序正常进行,防止因双方职责未明确之前而耽搁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确保工序的施工连续性及完整性,按计划正常进行施工,使得工程施工造价处于随时可控状态。

2.2 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管理控制

材料及机械设备是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这部分约占整个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60%-80%,是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在材料及机械设备管理控制方面主要有两大块内容:一是在材料管理控制方面,从源头上做好招投标工作,需符合业主及国家相关工程所在地备案要求,价格、质量及供应等满足施工需要,确定1-2家供应商;在材料供应过程中,根据工程施工计划提前及时备料,做到不浪费不窝工不耽搁现场使用及总体工期;对于材料存放方面,严格按照规范相关要求做好库存,不得因储存管理不到位及保护不当造成降级处理甚至直接报废的恶果;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号料单、下料计划单、设计图纸及细部下料详图等依规依据的进行号料、下料,合理搭配,把材料损耗率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追求合理利润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精细化施工,防止和杜绝返工,以免造成材料方面的损失。二是在机械设备管理控制方面,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做到机械设备使用最大化;同时从源头上确保机械设备性能的最佳性和匹配施工现场作业的最强性,灵活租赁及购买方式,最大化寻求最佳组合及最优化方案并实施;过程中,定期不定期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升级,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性能时长,高效率完成施工作业任务,确保工序正常进行;减少甚至消除机械设备怠工情况,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机械设备,控制施工造价。

2.3 变更索赔管理控制

作为施工阶段合同造价管理人员造价控制的利器即变更和索赔。一是变更方面,本着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及工程进度总体可控的情况下,变更设计不合理的、不适合现场实施的或因各种因素导致现场无法按照设计进行实施的情况,确保项目施工的正常开展。二是索赔方面,在项目施工阶段,合同造价管理人员对于施工阶段的索赔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同时还要做好索赔全过程的跟踪,最终通过合同赢得费用或和工期,达到控制施工造价的目的。

3 结语

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经验,总结项目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关键。期望为同行提供有用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文丽.浅谈市政工程结算的审核[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6期

[2]黄慧.影响市政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0年13期

[3]陈陆.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年34期

论文作者:郭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论文_郭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