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睿智,坚持不懈地读好书,善读书,就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高,丰富知识的同时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如古人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背诵160篇优秀诗文,阅读总量达145万字。而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堪忧,他们对文字语言的兴趣越来越淡,不能潜心领略文字的魅力,阅读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浮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该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我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阅读的认识有偏差;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不够广;3.拥有的课外书有限;4.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5. 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6.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等,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
针对以上原因,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孩子不爱看课外书,是因为没有阅读的兴趣。我就利用教学中的各种契机讲书上的故事、讲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明白多读书的重要性,另外,还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成语故事等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对阅读课外书产生兴趣。
2、充实阅读资源,营造书香氛围。
阅读资源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个前提和保证。经过努力,初步建立了阅读资源体系:
A.和家长沟通,充实家庭书架;让学生有书可读。
B.建立了班级流动图书角,人人出一本好书,定期更换书目,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C.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社会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常常到书店去看书。
于是家庭书架--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社会图书馆--书店,构成了图书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鲜的课外阅读书籍,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使学生真正徜徉在书的海洋中,知识的宝库里。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充分利用课间时间、中午饭后的休息时间、下午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读课外书。减少家庭作业的布置量,改变家庭作业的模式,让学生回家能安排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并在读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收获。
4、向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根据所学课文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目。如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景阳冈》《草船借箭》《猴王出世》之后,学生读了很多有意义的经典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学习《争吵》后,我推荐学生读了《昆虫记》《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窗边的小豆豆》《孙子兵法》《绿山墙的安妮》等书。像这样一课拓展多本书,学生的阅读量急剧上升,量上去了,了解的知识就多了,和别人讲起来头头是道,因此阅读兴趣也就越发高了。
5、阅读方法指导。
在课外阅读中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要勤动手,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学会圈、点、勾、画、批注。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跳读、浏览、赏析等读书方法,在阅读中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做到摘录与写读书笔记并重,让学生不止是读,读后还有收获。
6、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小学生最喜欢的是活动。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我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活动。
(1)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成语大比拼、日积月累擂台赛、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推出"每日播报栏"、读书交流会,制作好书推荐卡,向同学推荐好书,让学生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等活动,学生为了在活动中崭露头角,所以就主动去多读多看,从而间接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乐于读书。
(2)办手抄报。结合教材内容办手抄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文段摘抄下来,并进行装饰,设计成整洁、美观、有创意的手抄报。
(3)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以采蜜集、阅读赏析、书签、读书卡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在积累的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和写作素材。
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学生的读书量大了,读书的兴趣逐渐浓了,作文内容逐渐丰富了,雷同文的现象少了,写出了不少的优秀作文。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对课外书的兴趣越发浓厚了。多数学生平时书包里都带着一本喜欢的课外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要只顾眼前的成绩,而要从大处着手,有长远的目光,才能培养出有读书兴趣、真正喜欢读书的学生。
论文作者:庞栗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课外书论文; 时间论文; 方法论文; 书目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