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为大家所认同和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的形式对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进行了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示初中生的合作意识较强,而合作技能不足。
关键词:体育课;学习;方法;研究
“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重点之一的教学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在我国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合作学习成为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运用与选择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互补性趋势。教师们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同时,又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使其相互融合,扬长避短,力争通过有限的上课时间,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同时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练兴趣。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浙江萧山新街初中、闻堰初中七年级、八年级学生;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与本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随机向七八年级学生发放课堂合作学习问卷调查表,共发放300份,回收289份,有效回收率96.33﹪;访谈法:通过访谈法,面向该校学生和其任教教师,具体了解七八年级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
2.现行农村初中合作学习的透视
为了使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本人针对当前农村初中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探讨。该调查对新街初级中学、闻堰镇初级中学进行七、八年级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回收率96.33%。由于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初中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开展效果,于是本人对其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若干次的访谈,以提高本次研究的有效性。调查结果:
2.1 初中生已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以“对于上课时能否积极地参加小组合作项目”来反映初中生的合作意识,调查结果选项人数289人。经常215(74.70%),偶尔70(24.22%),从不4(1.38%)。有74.70%的学生经常能抱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参与小组合作,24.22%的学生偶尔会积极地去参与,1.38%的学生从不积极参与合作,可见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或把自己排除于合作群体之外。从心理学上来看,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合作学习利用人际交往的作用,主张学生互助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2 初中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还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合作技能比较欠缺
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技能,是指初中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多边互动,采用恰当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共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合作不只是用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它同时兼具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功能。
2.2.1 在合作学习时,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获得和提供信息的能力,但存在着性别差异
获得和提供信息的能力指能从他人那里获取有关事实,听取意见,有为别人提供事实,发表意见,解释问题,提出建议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要素之一就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这就要求成员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既要会“说”,更要会“听”。在讨论时是否会认真听其他组员发言,在被调查的289名学生中有84.77%的学生总是会认真听其他组员发言,女生倾听的高达89.40%,要胜于男生。而在说的方面,会在讨论时经常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占62.63%,与倾听相反,男生经常发表意见的比例为68.84%,高于女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初中生在合作学习中请求帮助和提供支持的技能还不够,很多同学吝于向同伴提供帮助或表示称赞
在讨论时是否会向同学请求帮助?以及你是否会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时,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适当地向同伴请求帮助及对别人好的意见表示赞同,选项人数289人,会67(23.18%),但仍有15.23%的学生从不向同学请求帮助,同时也有4.15%的学生不愿意提供帮助。从以上可看出,合作同伴之间还存在着隔阂,还没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且各自单干的状况还存在着。这与合作团体还不完善有关,每人的竞争意识妨碍了互相帮助和支持的进行。
2.2.3 在合作学习中,初中生的自控与协调的技能还不够,很多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自控与协调的技能指自己遵守纪律,听从安排,关注他人,礼貌待人,有序发言,相互勉励,相互帮助的能力。如体育优秀的学生指导体育后进生,服从教师的统一管理,帮助教师管理器材等。很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是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进行某项运动技能,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但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自控与协调技能是必须的。
2.3 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对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的认识。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况且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师生交往与生际交往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因此教师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技能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
3.提高合作学习成效的对策与建议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掌握进入社会所必须的合作技能,使其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应把合作学习从注重形式提升到注重它的实质层面,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1 树立正确的观念来引领合作学习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评价意识是竞争性的,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如果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自我的发展,那么会真正地乐于合作。要强调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进行合作学习。落实到具体的方法,可以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介绍合作学习的优点,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还要关注弱势群体。
3.2 教师应转变角色
首先,教师应从领导者变为促进者,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形象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其次,从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教师应变成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和学生平等的组织者。教师还应从传授者变为参与者,合作学习也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
3.3 社会应给学生更多的合作氛围,给其合作的榜样
榜样作为儿童行动的楷模,对儿童的合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整个社会充满合作的氛围,这种积极、良好、正面的榜样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的产生。有研究成果表明,在观看那些行为友好、合作的电影后,学生的合作性明显增多,反之,观看了消极、攻击性强的电影后,儿童的合作性明显降低。合作学习的小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创设民主的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是不够民主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优势地位一直比较突出,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的合作学习,有的优秀学生就不怎么尊重其他同学,有的后进生就会很自卑。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简论.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1期.32—35.
[2]贺明华.影响中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浅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3月.41—43.
[3]盛群力.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人民教育,2004年5月.25—27.
[4]于素梅.走进新课标,落实教学建议(三).中国学校体育,2013.11.53-54.
作者简介:张玉洁,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杭州市萧山区闻堰初级中学。
论文作者:张玉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技能论文; 初中生论文; 教师论文; 意识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