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届“世界研讨会”--中国工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_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第三届“世界研讨会”--中国工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_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第三个“世界工场”——论中国工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工场论文,第三个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1X(2002)04-0015-04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结构的改进,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在正式加入WTO后,还将更大程度和更深层次的参与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中国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且在全球经济中,我们的优势也是工业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品。所以按照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原则,最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就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逐步的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成为“世界工场”。

二、历史的回顾与考察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国,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的“世界工场”,其产品之丰富与廉价超出当代其他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的煤产量、生铁产量都超过法国、德国和美国产量的总和,它的纱锭数比三国的总和还多。并且,在英帝国主义以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打开各国大门之后,英国工业品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为其赚取了大量利润。英国成为当时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在日不落帝国辉煌了一百年之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衡发展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美国超过英法德,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时间,美国的产品充斥全球,美国成为世界近代第二个“世界工场”(美国当时的对外贸易情况参见表1)。在1895到1914年之间,美国制造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同一时期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了近5倍。最显著的是, 美国工业制成品的这种大量出口主要是销售到欧洲最先进的工业国家的市场上。1901年,英国罗斯伯里勋爵宣称:大不列颠很怕美国搞经济竞争,因为美国拥有的工业生产能力无与伦比,生产力量无穷无尽。他还说,成千上万种产品,不管在欧洲什么地方制造出来都不及美国制造的同样产品那么实用,那么便于操作,那么价廉。

表1 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美国对外贸易结构

制成品与半制成 原料与食品 加工食品

进口 186658% 17% 25%

191447% 12% 41%

出口 186616% 12% 72%

191448% 12% 40%

资料来源:《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至1957年》P544-545,转引自《美国经济史》P439。

通过对经济史的考察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英、美两国相继成为世界工场的原因:18、19世纪的英国,与当时的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比较稳定和先进的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经济),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有力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如专利法)等。但其突出的优势却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拥有的先进技术。由于此时英国在整体技术水平上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任何国家,所以其劳动生产率也远远高于当时的其他国家。正是因为这一优势在工业生产中的充分发挥,才使得英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工业生产基地。

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英国逐渐丧失了技术优势,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美国在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再加上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等地理优势,都是比英国强的原因。但是美国真正的优势并不在于这些,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真正的优势是其先进的“企业家精神”与科学的管理机制。

吉尔伯特·菲特和吉姆·里斯在其名著《美国经济史》中指出:“没有企业家的领导和管理,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动力再多也不能使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组织、管理劳动力和原材料,对于大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注:吉尔伯特·菲特、吉姆·里斯:《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我们知道:企业家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劳动、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有成效地结合起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他们的成就靠把职工组织起来,共同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他们在“大企业的组织、生产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大规模生产技术的革新等方面,贡献较大”(注:吉尔伯特·菲特、吉姆·里斯:《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有了这一切,美国才能生产出各种各样价廉物美的商品。

此外还必须指出:美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力量也有助于技术的迅速革新。美国人不怕采用,也乐于采用改进的新生产技术。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人民的创造力,他们不受传统势力或因循守旧的习惯所束缚,热衷于寻求最好最简单的生产方法和最好最有效的管理模式。

在组织和管理机制方面,美国拥有对产权的明晰界定和充分保护,先进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大公司和大工业的发展,同时又对垄断进行了限制(如反垄断法)。现代科学管理的革命也首先在美国发生:19世纪90年代,泰罗就对工人劳动的动作和时间进行过研究,后来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亨利·福特对流水线生产有很大的贡献,并且率先实行了“效率工资”以激励工人。当然这只是典型的代表人物,更多的管理大师和学者才是真正使美国成为管理领先国家的人。总之,“工业管理和金融资本主义的出现,说明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进入现代工业的新时代”。(注:H.N.沙伊贝、H.G.瓦特、H.U.福克纳:《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概括地讲,英国成为世界工场的主要优势是先进的技术,美国成为世界工场的主要优势是先进的管理。那么,我国要继英美之后第三个成为世界大工场,需要凭借什么优势呢?

三、中国的优势

其实我国的优势非常简单明了:劳动力资源。首先,从数量上讲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有13亿人口,7亿多劳动力,超过了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总和。其次,从质量上讲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基本上能适应当前工业生产活动的要求。一方面,我国目前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并不低于欧美国家工业化中期的水平,完全可以掌握基本的工业技术、胜任大多数工业生产活动(我国的教育情况参见表2)。另一方面,我国的高尖端技术人才,从绝对数量上讲也很多。而且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科技人员创造的单位产值还很低,说明我国科技人员和科技力量在生产中的贡献率和利用率还很低,还有很大的提高潜力(详见表3 )。因而可以说,只要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的技术和才能,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工业的发展需要。最为重要的是,从成本角度看我国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廉。1997年,我国劳动力的价格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2.69%,日本的2.29%,英国的2.59%,德国的2.21%。而且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言并不快,甚至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1997年,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制造业雇员工资增长率分别为0.0516、0.0313、0.0123、0.0366、0.0152,但工资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差分别为-0.1、-0.01、0.08、-0.03和0.036。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增长的绝对速度比较快,但相对于人均GDP 增长速度而言却明显慢于发达国家。

表2 部分国家在校学生数1995/1996年单位:万人

国家中国美国

日本

英国德国

法国

印度

小学 13195.1 2404.6 937.3 528.4 380.5 407.1 10973.4

中学 6464.8

2147.4 1102.6 669.7 826.1 598.1

6663.4

大学 562.21426.2 289.9 182.3 215.6 209.2569.6

资料本源:根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北京)整理。

表3 部分国家科技人员数单位:人

国家 中国95美国93日本94英国93德国93法国94印度94

科学家工程师 427182955392791590.2 141660.4 232159.4 150233.8 136479.5

技术员

245324.5---- 103889.2 59723.59 120611.8 167094.4 98924.76

两者加总 672506.5---- 895479.4 201384352771.2 317328.1 235404.3

科技人员/每万美元GDP95.98829---- 17.43073 17.90587 14.61315 20.43165 62.6741

科学家、工程师/每百万人

350

3732

6309 2417 2843 2584

149

技术员/每百万人

201

----828 1019 1477 2874

108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北京)整理。

综上可以看出,在参与国际分工时,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而且,在当今时代,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资本的世界范围流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扩散越来越快,过去要几十年才能在全世界工业生产普及的技术,现在只需要一两年,甚至一两个月。而劳动力由于其特殊性,在国际间的流动性还比较小。所以我们可以迅速地吸收学习运用其他国家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同时又可以保持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只要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充分发挥劳动力要素这一优势,就一定会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整个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事实上,这一点也已经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所证明:我国工业制成品中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越有竞争力;我国各地区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越大,出口竞争能力就越强。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我国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法宝,这一优势的充分发挥,将使我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中国的发展趋势——第三个世界工场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稳步上升,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吸引外资不断增加。199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81910.9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七位,而且估计将很快超过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四位。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多居于世界前列,且增长速度不低(见表4),1999年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9896.3亿元(人民币),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而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欧盟、美国和日本三个经济实体的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制成品比例不断增加,工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逐年增强(详见表5)。 另外我国吸引外资数量也居世界第二位,近几年平均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500亿美元以上。 外商投资总额更是逐年递增,到1999年已达7785.68亿美元, 其中仅外资方注册资本就达3166.82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经济大国、国际贸易大国和国际资本的主要投资国,我国已经有实力为世界市场提供大量的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工场”。

表4 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

产品名称 1949 1957 196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8

钢 26 9 8 5 5 4 4 2 1 1

9 5 5 3 3 2 1 1 1 1

原油27a2312 8 6 6 5 5 5 5

发电量2513 9 7 6 5 4 2 2 2

水泥8 8 4 4 1 1 1 1 1

化肥

33 8 3 3 3 3 2 1 1

化学纤维26b

7 5 4 2 2 2 2

棉布 3 1 1 1 1 1 2 2

8 10 6 6 4 4 3

电视机 8 5 3 1 1 1 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879页。

注:其中a处为50年数据,b处为60年数据,98年的数据都为估计数。

表5 世界部分国家出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世界总计 中国其中工业制成品比例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印度

19903432932

620910.7442 393592 287648 185326 409958 210169 17970

19944180711

121047

0.8368 512627 397048 204009 429075 236072 25022

19954982095

148797

0.8555 584743 443265 242036 508398 287334 30629

19965192264

151197

0.854 625074 410928 262004 524228 288658 33107

19975383136

182877

0.8686 688697 421051 281082 512502 290454 34563

19985339320

183589

0.8891 682977 388167 2E+06

540591 305470 32866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统计简编,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北京)。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壮大,积累能力的不断增强,工业扩张能力非常可观。而且如前所述,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主要是进行产业投资。这些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要素及我国比较充裕的自然资源相结合,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并且会形成更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将会更强劲有力地全面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这将会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因而可以想见,我国成为世界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继英美之后第三个成为“世界工场”已经是历史的必然。

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和国际形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地融入世界本身将为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希望和信心。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是对全球经济的很大贡献。

中国成为“世界工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将满足他们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有利于发达国家社会的转型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个别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的增加,确实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强大与发展将有利于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发展将促进整个世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因而增加发达国家的需求,从而促进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强大将有利于全体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确立有利的地位,建立更为平等的国际贸易格局,分享更多的全球化的成果。所以从整体上讲,中国成为“世界工场”对发展中国家也是非常有利的。

五、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虽然我们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也要充分认识我国未来发展的困难,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我们要全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在加入WTO以后,我国在享受WTO成员国的权利以外,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特别是面对当前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关系,我国必须努力争取尽快将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现在已经是一个时不我待的时代。

其次,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国内一系列矛盾纷纷呈现,特别是在工业中举足轻重的国有企业更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改革,尽快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使我国的工业企业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

再次,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工业发展状况,必须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增加制成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廉价的产品。

最后,从微观角度讲虽然我国工业企业有劳动力要素的优势,但是技术、经营和企业制度也要全面发展。真正在国际市场中参与竞争的是企业,而企业的发展能力与竞争能力是综合各种经济要素的合力。如果仅仅依赖某一方面的优势,而不是企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很可能连劳动力资源优势都不能充分发挥。只有资本、技术、管理各方面全面发展,整体提升,企业才能真正发挥要素的比较优势。

标签:;  ;  ;  ;  ;  

中国:第三届“世界研讨会”--中国工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