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企业资本的参与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与不合理之处,这为公众与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能性。而当下我国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众筹”等社会融资新模式,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后产生了环保众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环保众筹模式;社会资本参;环境治理研究
1环保众筹新模式与传统环境治理的结合
1.1环保众筹的来源与内涵
环保众筹的直接来源就是互联网众筹这一全新的社会资本参与方式。我国最早将众筹(Crowd-funding)翻译成“云募资”,2011年2月,中国作家寒雨在《创业邦》杂志《众筹的力量》一文中首先将其译为“众筹”,后被普遍使用。目前,众筹使用最广泛的定义,是指项目发起者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传播项目,利用平台、项目方及支持投资者三大要素,发动社会力量,为项目发展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社会资本中的相关企业和个人作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也逐步成为了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由于“互联网+”行动的推进,众筹已经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社会融资、集资、资源整合概念,让众筹的发展具有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意义。与其他众筹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环保众筹的研究较少,还处在发展的萌芽阶段,业界有多种多样的定义(余来文,等,2015)。但是结合着传统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发展历史,同时关注当下互联网环保众筹发展模式的现实,这里分析的环保众筹可以看做是通过不同种类的资本形式,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在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重新定位、相互共享与互动,其中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第三方资本形式使环境治理能够产生更大的传播与实施效果,同时使环境治理项目全程处于开放又推广的状态,是环境治理在资本参与方面形成的一种全新模式。环保众筹未来可以成为互联网时代环境治理的生力军平台。
1.2环保众筹中资本参与的特点
第一,环保众筹资本市场的平等性。环保众筹可以消除资本市场的不信任感,因为众筹项目的执行人也是环保众筹发起人,公众的每一份投入都会被直接运用到环保项目的落地上去,环保众筹重构的资本世界中,“投资者”“融资者”“消费者”这些身份与角色的界限变得模糊,只要存在资金需求和资金输入两个终端,就能通过环保众筹平台直接对接,真正实现资金向各个角落流动。第二,环保众筹资本投资的简单化与大众化。在环保众筹模式下,投融资变得简单化与碎片化,在这样的特点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投资人和创业者。大众可以自己发起项目进行融资,获得来自不同领域人们的投资。第三,环保众筹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环保众筹平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省去产业链过程中诸多中间环节,降低了投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这种方式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与资源利用效率。一切实现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具体实施,都可以通过众筹平台来实现,实现环境治理的“大众参与,万众创新”。
1.3环保众筹在环境治理中的特殊作用
环保众筹作为互联网众筹中更为特别的一类模式,它在环境治理领域更具有全民性、针对性、长效性。从治理全民性角度讲,在环保众筹出现以前,虽然在环境治理领域有过“全民参与”的概念,但仅仅局限在理论方面,没有实现的具体操作方法,抑或是仅仅有精神层面的参与,鲜有实在的物质力量。“互联网+众筹”的模式给了全民参与环境治理从理论向实践发展的可能性,激活居民环境治理的主动权,同时又可以更进一步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形成居民参与、社会监督、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新局面。从治理针对性角度讲,环保众筹能够专门提供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平台。
2环保众筹中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资本结构的优化
2.1环保众筹中政府、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定位与互动
在原有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下的企业资本、公众与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事务,不是由于后者享有的环境权利和拥有自发参与环境治理的动机,而仅是一种接受政府管理和保护环境的义务,更多表现为一种垂直式和金字塔式的资本联通模式。但在环保众筹出现并运用之后,这种垂直模式被打破,变成一种三角扁平型并且可循环的模式(见图-1)。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资本流向与治理方向明确可见,由原来政府资本指导企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单中心治理模式”转向社会资本真正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这种互联网环保众筹模式既提高了普通主体参与金融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广度,体现出社会资本应有的强烈普惠价值,又提高了参与深度,促进发起人和投资者双方形成平等、自由、协作的契约精神,最重要的是,由此激发的社会价值,展现出一个更加开放、扁平、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社会与经济轮廓,是环保众筹模式带来的最大启发。政府服务下的环保众筹不仅是向创新创业的企业提供融资等单一服务,而是向创业创新企业输出一整套系统的生态解决方案,并要在此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更多的资本用于建设适合的、公平透明的政策与制度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加强市场管理、确保市场运行机制畅通从而实现企业资本、社会资本创造福利最大化上,尤其是要让社会资本的参与和反馈更顺畅,从而让企业资本间的竞争与协作更充分,使社会资本在与政府对话时更为平等有效。
图-1环保众筹参与下环境治理资本结构的优化
同时,定位明确也有利于实现环境治理风险分担,就是指资本也应承担风险。如政策法规风险,应主要由政府资本承担,技术运行风险,应主要由企业资本承担,回报收益问题则由社会资本承担。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及新兴互联网企业巨头的纷纷入局,市场角逐愈加激烈,环保众筹行业可能呈现爆发式、多样化的增长趋势。
2.2政府资本为社会资本发挥“服务平台”职能
政府资本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平台,发挥企业和社会公众在环境治理中“参与式管理”的巨大作用,实现“全面对话”。秉承生态文明理念与站在整合资源的角度,政府资本需运用到使环保众筹摆脱单一而粗放的发展模式。首先是要加强当前环保众筹信用体系的规划建设。例如将个人的环保投资列入信用体系建设,让社会信征机构配合政府信用体系构建工作,以此培育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信任基础。其次,跟踪完善环保众筹行业的法律法规,完善众筹参与者权益的相关立法工作,加强环保相关部门对环保类众筹的监管。政府环境工作主管部门可以与环保众筹平台建立沟通机制,帮助专业的环保众筹平台或综合类平台的环保频道合法运营,让募集资金、环保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透明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让社会资本的参与觉得更踏实。再次,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参与环保众筹中并非简单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要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拓展公众与社会资本发展空间。最后,仍要重视优化环保众筹网络平台建设,例如分配资金强化环保众筹平台网络通信专业管理团队的建设,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众筹提供基本的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对环保众筹市场及项目类型进行细分,以加强环保众筹平台参与社会融资与运营之后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更为便捷。
参考文献
[1]刘锦,阚凯.社会资本导入环境治理与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J].探求,2015,(01):93-98.
[2]王春荣,韩喜平,张俊哲.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217-219.
[3]张俊哲,王春荣.论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2,(03):232-234.
[4]刘晓峰.社会资本对中国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3):20-24.
论文作者:张芸芸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资本论文; 社会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互联网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平台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