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专题讨论综述_哲学论文

“哲学与生活”专题讨论综述_哲学论文

“哲学与生活”专题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题讨论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9月份以来,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起并组织的“哲学与生活”的专题讨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京沪及全国各地上百名学者撰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尽管论者的思路各异,兴趣有别,但在许多问题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现将这场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哲学根植于生活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在本真意义上是根植于人的生活并且为了人的生活而生存的“智慧之学”,它不只是象牙塔里的焦心苦虑,精神贵族们的穷渊溯流。哲学来源于鲜活的生活,是人类的生活大观和文化风习,是对生命的感悟,哲学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哲学在探求自然之道、社会之道、生命之道、生活之道,哲学的活水源头是生活,它的归宿亦是走向生活。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之思总是展开于对“存在”的无尽追问,然而对“存在”的追问并非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玄思。“存在”的探寻总是与人自身的“在”联系在一起。离开人自身的“在”,“存在”只具有本然和自在的性质;正是人自身的“在”,使“存在”向人敞开。当然,人自身的“在”也并非处于“存在”之外,它总是同时具有某种本体论的意义。这样,人一方面在自身的“在”中切入“存在”,同时又在把握“存在”的过程中,进一步从本体论的层面领悟自身的“在”。“存在”与“在”的双向追问,总是不断将人引向新的境界,这才是哲学的旨趣,才是人的“在”世理想。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生活这块原野。人有“在”,便有“思”,“在”投射在“思”中,便有如何在,如何做等问题的提出。于是生活遂成为有张力的生活,正是在这种生活的张力中,才产生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主体观念和客体观念。同样,也是由于这一“在”意义的追寻,便有种种不同的生活精神的产生,哲学的发问也始于这一人类精神的莽原。

有的学者认为,日常生活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科学、艺术和哲学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但它们在其独立化和抽象化发展中却远离和遗忘了现实生活基础。20世纪的哲学日益开始重视这一现实,从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到海德格尔,这些哲学大师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说明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已成为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也说明了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哲学才是有希望、有活力的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时至今日,哲学成了远离人的生存境遇的无根之学,甚至成了教条,哲学越来越被边缘化。其原因在于哲学常常停留在抽象的解释层面上,没有切入人们的生活底层,所以常常流于空洞,不能说明现实生活问题,不能担当起生存智慧的使命,当然就被撇在生活世界的边缘。哲学只有深刻理解今天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世界及彼此间的沟通转换,才能觅得新时代哲学大厦的真正基地。

二、哲学的意义在于关切生活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无疑要关切现实,为现实生活服务,但是哲学要以“哲学”的方式为现实服务。通常讲,哲学是靠理性把握世界的,而宗教是靠信仰来把握世界,这在特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不能把信仰完全推给宗教,与理性相结合的信仰正是哲学苦苦追寻的人类安身立命的生活信条。这种理想或信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赋予生活以意义,为人们的生活寻求“精神家园”,帮助人们确立健康的人生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导向,从而在全社会塑造出一种崭新的风貌与人文精神。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走向生活和关切生活,关键是要把握时代精神,马克思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精神是通过问题来体现的。“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哲学应该运用理论的思辨和高度的抽象力,高屋建瓴地去把握时代精神,回答左右一切的人的心灵深处的时代问题。只有当哲学真正把握了时代的精神实质并能对时代的问题作出深刻的分析时,哲学才能获得生命力,哲学的普及才能获得必要的前提,哲学才会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并使其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但它关心生活的方式是间接的、隐蔽的,过程是缓慢的。哲学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永远不会像衣食住行那样成为生活的“主角”,它的主要角色应当是:第一,促使人们去思考和追求生活的目的与意义,防止人们为生活而生活,赋予人们的生活以“灵魂”。第二,引导人们将生活的目的从对外在物质条件的关注转向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上来。第三,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体悟生活中的哲理,懂得生活的艺术,增强驾驭生活的能力。第四,营造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医治精神创伤,提供精神上的慰籍和寄托。

有的学者认为,要走出“哲学与生活”的误区,首先要健全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不能将健全的社会生活孤立、单一地归结为经济,将人的多方面、不断完善的需求简单等同于物质享受。经济是基础,精神是灵魂,哲学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着统摄和驾驭的功能。它通过不断的追求和反思,提供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理论,提供高层次的方法论,提供宏观上对历史和现实的审视和判断,提供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理想的创造。

有的学者认为,生活既是哲学的源泉,也是哲学的墓场。哲学要有足够的高傲和清醒,既要接近生活,又要保持对生活的距离,哲学不是鸡零狗碎、婆婆妈妈,不是处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的一门技术,哲学不能祈求生活对自己的理解和好意。要认识到,哲学应该批判生活而不被生活批判。

有的学者认为,必须用哲学的方式来关怀生活。就哲学而言,它的存在方式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发展层面,一个是生活层面。哲学的生活层面是指对哲学概念、哲学理论、哲学价值的解释、接受和应用;而发展层面则是指哲学自身的反思、批判、建构活动。这一辩证关系说明,无论是就关怀生活还是对哲学自身发展而言,哲学应当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把握世界。这种方式便是:敞开胸怀以关注人类,确立理性以批判现状,驰聘想象以建构理想。

三、新生活开出新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历程,这不仅是经济、技术、政治等层面的现代化,而且是人自身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必须在日常生活世界的根基上完成,这一过程实际上伴随着一种新的文化哲学的诞生,它代表的不是纯粹的思辨理性,而是深刻的实践理性;它强调文化启蒙和现代教育的结合,强调文化启蒙与生活世界的交汇,强调社会运行机制的民主化、理性化和法制化,以此来推动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的变革和文化转型。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构建一种新的“合作哲学”体系。合作哲学强化“一切为了合作”的生活理念,强调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平、和睦、合作的关系,倡导“一切为了合作”的人生信仰,标举“一切为了合作”的做人境界。

有的学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生活日益繁复开放的背景下,哲学如何容纳多元的探索方式,开启开放的对话精神,不论对哲学还是对我们都是一种切身紧要的事。哲学的发展只有从往昔至尊的地位上淡出,只有在多种不同的方式底下相互交谈对话,才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中紧紧地与该时代中的各种理论生命相互呼应,相互激活和启迪,才能求得哲学的新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哲学的大众化要有新面孔,要真正使哲学走向大众,必须首先彻底改革高中及中专的有关课程,不必讲那么多概念、原理,只要切实抓住学生关注的人生问题,讲若干专题;不必讲“哲学”,只要讲“生活”,从生活中讲出哲学味就可以了。从社会层面来说,哲学应当加强对大众文化的渗透,用哲学思维和人文价值来引导大众文化。

有的学者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的生存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在文化领域内表现为整个人文世界的非中心化格局,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哲学的兴盛”。后现代哲学试图把哲学消融于广义的文化中,表面看来这似乎在取消哲学的“霸权”,实际则是在放弃哲学的当然责任。哲学的未来命运不应当是哲学的虚无化,而应当是哲学的重建。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孕育着全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必将开出新的哲学。

“哲学与生活”作为人文世界的永恒话题,对此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着更多学人关注我们的时代,关注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哲学,也许这一次“哲学与生活”的专题讨论也是对艾思奇逝世三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标签:;  ;  

“哲学与生活”专题讨论综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