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快速的现代社会,比之以往来说,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早已占据着其他行业无法取代的地位了。而作为汇聚了技术、人才、资金等几大发展必不可少要素的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深入改革。电力通信系统的信息化,是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国家、人民不断提出新要求的一种适应,必须采取优良的建设方案,才能保证其高度自动化和高度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
1 电力通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电力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人工化管理、电子化管理和信息化管。
1.1人工化管理。各行各业工作的参与都离不开工人,信息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无论是哪种信息管理工作都需要工人参与其中,因此,在人工化管理的时代,通信结构是比较单一的,而且所涉及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因此,不管是信息传递的时效还是服务的范围都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1.2电子化管理。相较于人工化管理时代,电子化管理无论是从传递的时效还是传递的范围都比原来扩大了很多倍,但是电子化管理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各方面都比较古板,渐渐被通信信息的发展所淘汰。
1.3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管理的阶段,网络面积比之前扩大了很多倍,不仅引进了先进技术还扩大了原有电力通信的业务范围,更加有效的提升了电网管理能力,实现了安全运行与生产。
2 电力通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2.1通信方式依然以发展光为主。就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电力通信方式依然是以发展光为主的,基于此电网通信主要有视频会议、数据网等,另外,也会将公网通信以及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方式或者是辅助的通信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光通信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其它装置中,比如说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或者是安全自动装置,应用光通信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通道的可靠性。另外,现在很多省市的电力企业都应用了新型电网控制技术,进行召开视频会议等,有些条件比较好的省份还将该技术应用到了县级市或者是更偏僻的乡村,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还节约了电网建设成本,并且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2.2电力企业基础设施依然在沿用旧设备。总的来说,自从电力通信企业实现了信息化,很多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经营措施及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网络规模的越来越大,电力通信企业的运营效果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当然,在促进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同时,肯定在运营过程中投入较大的成本,尽管电力的主体框架已经成型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电力主体中依然在沿用一些旧设备,这些旧设备已经不符合新的运营标准了。因此,在新的电力通信系统建成后,需要应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3 分析我国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电力通信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形成了稳定可靠的业务支持能力,但是从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实际建设分析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方面。
第一,时代发展速度较快,我国电力管理通信网的手段不能紧跟时代潮流,监控、维护和管理通信网络的运行平台不能满足实际运行要求,没有实现一体化操作,质量水平高低差异悬殊。由于使用的系统不同,导致数据交换和联动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我国电力通信网运行维护技术与手段还不健全,还不能实施统一化流程管理;缺少技术平台支持,主要为人工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下,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从技术手段与支持平台分析,通信网络还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目前电力通信网络处于大幅度建设和发展中,呈现出较强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必须要求高质量的通信网服务管理操作,但是从实际发展来看,还不能实现输、调、变等的稳定操作,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较多。
4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具体建设案例
(1)电力通信网络系统设计。系统主干结构可以使用PTN网络,以电力专网为主,无线公网为辅,整个网络带宽需要在100M以上,节点数据带宽却不能超过10M。在电力自动化要求高的地方,光纤环网可以用起来,但是必须能够铺设光缆。使用GE光口来完成各主要设备和通信中心的对接,增加架空光缆的接头盒来降低维护成本。PTN网络通道包含两条光缆,一根是独享的,另一根不在主干通道路径内,分别有各自的用处。骨干光缆是24芯的,分支光缆只有12芯,一般铺设在重要通信区域。
(2)网络接口设计。运用以太网实现网络的自动化,相对于其他网络来说,运行更加快速可靠。以太网的优势有:传输速度快,能进行故障诊断隔离,子站可以利用标准协议实现跟主站的无缝对接,网络安全性也高。预留出TTU接口后面还可附带自动数据记忆功能,如果考虑成本和功能的多样化,就需要注意这一点。RS485/422接口可以使以太网访问速度更快,减少各种数据转换,网络安全性能得以提升。
(3)配置通信设备。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要配置光设备、多业务接入设备系统、通信机房、光缆。需要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和站址类型来设置光设备,因为不同系统对光设备的要求多种多样,有些要求接入支路信号的能力,有些需要配置关键单元盘冗余等;接入业务的不同,对带宽要求可能就有所不同,所以需要配置多业务接入设备系统,再根据速率接口、时钟源方式等进行设置;而通信机房作为通信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对照明系统、接地系统、线缆布局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具体机房情况合理安排;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光缆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选取合适的光缆才能满足不同通信网络系统所能达到的性能。
(4)数据库设计。在空间数据库方面,采用的是GIS技术,里面的数据是要根据类别分类分层的,再将数据用关键字段范围内连接起来。在工程和属性数据库方面,分为三种数据,关联设备编号的是通信设备数据,关联电路名称字段和相关资料的是业务电路数据,而能描述各种地理信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是地理信息属性数据。此设计里业务电路和通信设备的联系靠的是数据源和结构合理的表格。
(5)通信网络安全设计。遵守原则进行用户认证,避免非法入侵;优化覆盖不到地区的网络,利用无限公网连接网络并且对传输进行加密;遵从法律法规的要求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最好是使用专网;利用特定的网络实现运营商的统一,采用有效系统展现电力配置方的权责和功效,以此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5 结语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由于其专业性质比较特殊,要考虑到的因素和所用的技术都比较多,电力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加强信息化建设,既要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又要满足客户的期望,改善系统中的功能,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员工观念、企业文化等能与时俱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终配合国家发展完成电力信息化的新变革。
参考文献:
[1]薛东斌.浅谈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J].电工文摘,2013,04:62-64.
[2]陈进雄.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4:345-346.
[3]文涛.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6,15:198-199.
[4]苏雪科.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20:110.
论文作者:丁红霞,靳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系统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通信论文; 光缆论文; 的是论文; 电力论文; 网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