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冬梅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新安乡中心校万寿小学 132600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又因为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而备受重视。如何克服学生厌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及理论研究者长期探索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对当前中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作简单阐述,并基于此提出我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心得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现状分析;有效性;阶段特点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对于提升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孩子由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一个演变期。一方面,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像海绵吸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小学生模仿力强,如同一张尚未勾画的白纸,学校和家庭给予它什么颜色,纸上就会呈现出什么画面。这个时期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辈子;相反,小学阶段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很有可能跟随一辈子。因此,小学教育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教育大计,这一时期,优质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书香氛围都将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让孩子在以后初中、高中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甚至是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启蒙作用。
这其中语文教学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识字能力,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孩子们体会母语的魅力,增强对汉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陶冶爱国情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语文现象和语文实践的学习,能使同学们获得最直观的审美体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我国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妨碍了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现下我将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作简要阐述,并提出我对于语文教学策略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然而当前课程结构改革并不彻底,传统教学模式仍在教学方法中占据主要地位。学生往往充当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非我们所倡导的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非但不能达到有效传递知识的目的,反而会严重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教学方式过分单一
当前语文教学一直采取相对单一的固定套路,拿一篇语文课文来讲,老师通常按照朗读、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划分段落、总结写作的固定顺序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经常是只借助传统的讲授作为传播知识的方式。然而,小学生本身好奇心强但专注力较差,依靠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孩子们丧失兴趣,无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课堂提问缺乏效率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提问不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能达到有效传播知识的目的。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提问做得差强人意,在提问的方式,内容选择上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提问多而滥,答案只是简单的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有效训练;2. 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3.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4.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和思考。
(四)迷信教材
对于教材的迷信是长期以来一直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相当一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以为只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是圆满了,殊不知语文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于生活,对于语文现象的理解必须要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生活实践,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割裂开来绝不是我们所倡导的教育方法。
二.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的心得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以下是我结合多年教育工作经验所提出的一点办法和见解,权作参考。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改变以往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套路,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灵感,如组织报告会,辩论会、观影会,实施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如看哪组回答问题多,完成作业好。如此既能调动学生主动自觉探索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同时也可避免不良竞争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一举多得。
(二)联系生活情景,使语文回归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搭建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桥梁,在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拓展实践活动,联系生活。例如,看到秋叶,听到鸟鸣即引导学生即使作文,抓住一切机会拓宽学生思维能力。语文本身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注重实体验感悟,重视语文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与回归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率。特别是对于性子活泼的孩子们。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他书籍、报刊、网络、电影电视、戏剧表演、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甚至于自然风光、人文景物以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用之处,都是应当留心借鉴的东西。不要依赖教材。膜拜教材,而要明白教师应当运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
(四)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高效的课堂教学有赖于每位学生的全情投入与参与,教师应当营造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去主动思考、提问、反馈。课堂要生动活泼,如此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尊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课堂讲解要留有余地
教师应适当扩充课堂容量并勇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讲解要留有余地,不要嚼得太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
小结: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即:忽视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学方式过分单一、课堂提问缺乏效率、迷信教材。并提出了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心得,分别为: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联系生活情景,使语文回归生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讲解要留有余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由于本人阅历有限,尚有很多遗漏之处,权作参考,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语文教学障碍及解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2] 中小学语文教学障碍及解决对策;豆丁网;2011年
论文作者:娄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课堂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教材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