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互动论——论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的相互转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才论文,互动论文,道德素质论文,能力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素质教育就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既要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同时又要重视知识、能力的提高;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不可偏废其一。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性,把握二者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不仅有助于增强和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有助于启迪和激励受教育者的“受育”与“自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一、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相互转化的条件和机制
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的统一性不仅表明了二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结,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其转化的形态和内容来说,主要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积极的转化,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同步提升;二是消极的转化,表现为二者的相悖性或同步下降。我们的任务就在于从科学理论和现实实践的结合上,准确把握和充分创造出实现积极转化的条件,有效地限制和消除消极转化的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积极转化,防止消极转化。
第一,内部条件——主体内在心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对象自身所具有的有关心理要素的状态、功能和相互联系,是现实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就其有关的心理要素而言,主要是受教育者对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所具有的双重需要和双向动机之间的关系。从其心理发展过程及现实转化的形式来考察,主要有五种情形:
其一,主体出于对知识、能力的需要而激发起对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追求之动机。例如,一个想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的学生,思想品德必须合格;并且越能成为“三好”学生,他越拥有更多的机遇进入高等学校深造;进而越有可能拥有更多的知识。如此良性循环,便可使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升。
其二,主体出于对知识、能力的需要而产生的抑制思想道德修养的动机。这主要是由于主体动机性选择的一种偏见引起的。当然,产生这种偏见性动机选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学习成绩的一时“提升”所产生的价值体验错觉,刺激了重知识而轻视思想道德修养的动机。
其三,主体出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而激发起求知、求能的动机。这里有两种情形:一是追求直接构成思想道德素质的知识、能力,如政策观念,政治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等;二是追求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实践能力,如有利于转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和实践。
其四,主体出于实现政治抱负的需要而激发起求知、求能的动机。这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转化,并且产生同步提升的重要内在机制。实现政治抱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知识越渊博,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实现其远大理想。
其五,出于自私自利目的而追求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出于此目的的人,在很多时候也许会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才能。可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0卷,7页)在国民素质尤其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防止和改变这种不良动机。
第二,外部条件——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外部条件是多方面的。从广义上讲,影响主体素质的一切外在要素均可视为教育的外部条件;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实施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等。就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实现同步提升、积极转化而防止消极转化来说,主要是建立和完善教育激励和导向机制:如开展评优活动;选拔人才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等。
二、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有其规律的。从同步提升、积极转化的意义上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要遵循两大规律:即红与专统一规律、知与行统一规律。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两大规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一,红与专统一规律。
红与专的关系,即是政治和业务的关系。红指政治好,即思想道德素质优良;专指专业素质好,即业务能力强。红与专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有其重要意义。那么,怎样坚持好红与专二者的辩证统一呢?
首先,从人的本质内涵上正确解析和把握红与专辩证统一的客观性。红与专的统一,是人的本质的真正体现。从动态上来看,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永远也不会完结。人类总是由不太文明到比较文明、由不够完善向着比较完善发展的。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来说,人的这种发展和完善,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积淀和反复裂变的必然结果;是和历史进步相一致的,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基本内涵和根本标志;同时,它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而日臻发展完善。而历史、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不管中间会遇到多少曲折。同样,人类也必然要向着实现其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这一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从个体方面来看,社会关系的总和造就了一个人的本质,因而他个人也必然是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所以,无论从群体还是从个体意义说,走向全面发展、提升文明素质,都是人的本质内涵的展开,是人实现其现实本质的必然要求。既然全面发展包含着全面提高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的内容,那么德与智即红与专的统一同样是人的本质内涵和实现发展着的人的现实本质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中国的现实基础正确解析和把握实现红与专统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现在,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虽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还比较低,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而也为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的教育方针原本就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所以,在现阶段,坚持红与专的统一,培养和造就相对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其较充分的现实基础保证。
再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解析和把握红与专统一的科学内涵。红与专,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红与专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由此达彼、由彼达此的相互转化。只要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管在何种岗位上,只要做出了成绩和贡献,这既是专、也是红的表现。红与专统一的条件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但这种统一也包含着对立,因为红毕竟不等于专,二者不仅有差异和区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矛盾,产生相悖的趋势。二者对立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专或专的程度,而在于红在其对立中所处的地位。倘若红处于主导地位,其统一成主流趋势;反之,若红不居于主导地位,或是走向了它的反面,专与红的对立状态则有加剧的趋势。因此,要在红与专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就应把红永远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首位。
第二,知行统一规律。
关于知与行的问题,古人论及颇多,但归结起来,大体有两种观点:一是“知难行易”论;二是“知易行难”论。无论哪种观点,都是立足于揭示二者的对立,而又寄希望于二者的统一。其实,二者的统一亦是客观的,是在其对立中实现的。
知与行,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所谓“知难行易”,多是欲行而迷惘,或是行后而悔其知之浅薄的感叹。但是这种“知难”正是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前提。正如列宁所说:“要是知道自己懂得太少,那就要设法使自己懂得多一些”(《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1卷,255页)所谓“设法”就是要“知难”而进。这是以行促知的过程或阶段。所谓“知易行难”,多是知之之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是力不从心,或是行悖于知,而导致效果与动机相背离的遗憾。这种遗憾恰恰是引发身体力行其知或矫正行为的契机,亦即实现行与知相统一的契机。这样,由知到行,又由行到知,反复无穷,每一个循环都把知与行推向一个新阶段,都是知的实然化,在知与行的对立基础上实现的新统一。
遵循知行统一规律,关键在于把握实践这个中心环节。实践是知之源泉和动力,是检验其知是否具有真理性和行为是否符合真理要求的唯一标准。把握实践这个中心环节,就遵循知行统一规律来说,主要是通过实践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来实现和促进知与行的统一。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目的的选择和行为效果,都是知付诸行来完成的。知之谬和行之悖,都会导致手段、目的选择上的失误和手段运用的局限性、偏颇性以及实践效果的失范、失律或失败。也就是说,遵循知行统一规律,就必须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是而知,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是在知与行的对立统一中,通过实践而实现同步提升的。
遵循知行统一规律,最为困难的是把道德之知和道德之行统一起来。所谓“知易行难”,较多的遗憾就是发生在道德领域。我国古代先贤们向来反对“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视之为“小人”之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向来持以反对和批判态度。在道德修养问题上更是如此,他们不仅提出“教育者先受教育”、“言行一致”,而且尤为强调“慎独”。遵循知行统一规律,在德育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和公民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正确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和“慎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