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管理行为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成果转化论文,效应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依托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已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难,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科技成果转化难,其表现是科研机构产出的技术成果,与企业对技术成果的需求、应用差距较大(技术成果的成熟度不高、技术含量偏低),或现有的技术成果并非是企业急需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够融合(产品供大于求,产与需不对路)。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目前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游离于从事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外。这种现象是过去计划经济延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不再起主导作用,市场成为科技和生产的导向。于是,科研和生产脱节的现象就突出了。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科技顽症”,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给国民带来了丰足的物资供给。老牌企业生产的日用产品供大于求,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技术创新。企业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急需适合本企业的技术成果,以便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但苦于自己没有研究力量,难以找到适用的技术成果。其二,高校、科研院(所)对市场需求和生产中的工艺要求等实际问题了解不足,完成的小试科研成果未必能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即使是一项好的成果,由于未完成中试与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或小批量生产通过市场的检验,企业也不敢贸然采用,并认为成果尚未成熟。殊不知高校的科技成果,正是需要企业共同进行中试并开拓市场使其成熟。高校和企业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一方面成果的真伪和价值难以辨别;另一方面双方的利益和风险难以协调和保障。近几年来,即便是政府为了让企业和高校多接触,促进“产学研”结合,牵线搭桥,举办各级各类“产学研”技术洽谈会,但收效甚微,未能改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局面。
科技与经济相融合最好的办法,是使研究力量尽快进入企业,或自身创业发展高科技企业。日前,政府为了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颁布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一方面鼓励科技人员从事创新、创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可将技术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使科研人员的利益分配得到保障。高校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其他单位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可以大大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地方和高校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培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通过创办高科技技术研究、中试基地,充分发挥高校具有高层次研究人员,并掌握“核心技术”的优势,尽快为企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研究成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
技术创新是多元参与的复杂工程,是技术成功与商业成功的诸多结合。要实现创新首先要有创新型的企业家,具有开阔的创新思路、创新精神,能把研究人员的技术成果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当某一项研究成果被认为是有利用价值、有形成一新产业的可能时,成果转化后,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进行续创使其成为自主产权,创名牌,争一流,实实在在地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正所谓“一个人的思维能发展一个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是需要有知识的有志之士来扶持的。日前,国务院七部门联合颁布《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其目的是激励更多的企业家,来整治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症”,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二、管理行为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
政府、企业、高校科技发展的快慢,是靠管理行为方式的运行来实现的。目前,政府、企业、高校存在着管理行为短期化现象。在科技发展中,管理行为短期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不亚于科技与生产的脱节。科学研究本身是允许失败的,其成功率仅为20—40%。所以,决定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往往不能立竿见影,且存在失败的风险。通常应作为长期投资来考虑,这就与追求短期效益的利益机制不协调,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由于有的科研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欠缺,科技部门从上到下存在管理行为短期化,造成技术成果不够成熟或成果的技术含量偏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的高科技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科技发展的需要,高校之间人才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由于学历的贬值,一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虽获得研究生学历,但缺少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仅仅应付教学,即使接了项目也难以做好,更不能保证项目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有的虽有研究能力,但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做项目只是草草了事,应付结题,造成技术成果不成熟。其二,由于国家的研究投入经费较少,仅占国民收入的0.2%。所以, 高校申报的省级项目多的只有5—10万元,少的仅有1—2万元, 造成研究投入资金不足。根据项目管理规定,立项的项目不能不按时结题,必须邀请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进行评议,通过技术鉴定。如果项目不按期完成,还影响管理部门组织申报下一年度的立项计划。这样势必造成科技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的行为短期化。通常,一项技术含量高,并有应用前景的好成果,是需要通过上百次、上千次的试验、改进才能获得,急于求成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高校产出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往往技术成熟度不高,离企业应用和投入生产有较大距离,企业也难以花大钱来进行中试,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而投入生产。所以,科技成果转化难。
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管理决策人实行任期制,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往往“两张皮”,政府的奖励也只是与当年的经济效益挂钩;这势必造成管理决策人追求企业在其任期内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任期之后怎么样就不管了。所以,企业任期的决策人不愿花大钱、下大气力、冒大风险,去做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期投资。有的企业的决策人,甚至以牺牲长远效益为代价,挖掘其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投资少,见效快的科研项目,企业的决策人也愿意吸纳,但这种科技成果实在太少了。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难以实现长期的技术合作,各自都有难处。所以也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
从区域环境的角度来看,由于区域内技术封锁,盲目地过多引进国外的成套设备,造成了区域间“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例如:改革开放的初期,饲养业开始喂养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饲料,并对饲料进行加工,所以需要生产大型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当时,在有些区域内(省、市)企业已经生产出了各种型号的饲料加工设备。1983年7月, 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突然接到山东省机械厅的立项通知,马上组织研究人员研制“AST—2000型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 并要求在短期内研制成功。于是,组织研究人员到上海、南京实地考查,经过半年的技术仿创,研制成功。这种区域内你有我也要有,生怕本地被认为是科技搞不上去的狭隘思想,造成了今天的“大而全、小而全”;极大地阻碍了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产品销售,造成今天的传统产品供大于求。使得大部分国有传统企业转产难,技术改造难,技术创新难。
三、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管理行为效应
日前,国务院七部门颁布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规定,使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最关心的几个根本问题得到了解决。是否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会有效地解决,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这些规定并非很快就能发挥效力。社会相关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都要避免管理行为短期化现象。实际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避免管理行为短期化的有效方式是企业改制,推行技术股份制;高校推行目标管理,校企合作。
民营科技企业,运行的是全新的管理机制,决策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也不存在任期问题,所承担的风险与预期回报挂钩,因而更愿意担风险,接纳科技成果并在本企业内转化。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如“远大”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研究力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属国际一流水平。实际上,成果转化难,更多的是难在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避免管理行为短期化,应采取有效措施。一个企业的决策人可由企业自行认可。决策人、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直接挂钩,降低成果转化的风险,创造宽松的成果转化环境。如果企业难以把握成果的价值和成熟度,可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鼓励研究人员参与产业发展。
高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两种有效方式:其一,推动“产学”结合,关键是要找准与企业结合的切入口。最佳的方式是在确定项目的初期就积极吸引和联合企业参加,一起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企业参与项目,要按年度缴纳成员费。实际上是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中心,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可减少企业转化成果的风险。其二,是高校自己研究自己转化,创办高科技企业。例如:华中理工大学从构建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起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学校成功的建立了一批校办企业。如华中软件公司、天喻信息、华中数据等等。这样可避免高校的管理行为短期化,让研究人员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参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