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卓越的管理走向前台——2006年度“管理中国总评选”六大看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点论文,中国论文,前台论文,走向论文,年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颁奖,来自官产学的智慧与掌声
2006年11月4日上午8点半,筹划运作历时6个月的“2006年度管理中国总评选”活动,终于在“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开幕式上 30多位官产学三界领导、贵宾与800多位企业家的瞩目与掌声中,及几十家主流媒体记者的闪光灯下,走向最高潮——评选揭晓及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当14位因为卓越的管理成就而获奖的企业家或企业代表,伴随庄重的音乐及炫目的追光灯走上最前台时,分别为他们颁奖的是: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先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女士,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以及《中外管理》总编杨沛霆先生。
同时,在本次颁奖典礼台下就座的贵宾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外管理》编委会会长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林宗棠,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赵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齐让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桂晓峰,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高潮,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潘承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其文,以及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阳光卫视总裁陈平等数十位官产学三界领袖、名流。
而在此,我们更不会忘记此次评选的评委们。他们作为国内管理学界、商学教育领域的精英权威,在百忙要务中仍为此次评比倾注了大量智慧与精力,为本次评选的严肃、客观、科学,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管理,企业当前最严酷的挑战
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为什么拨冗评审?他们为什么欣然颁奖?他们又为什么倾情抱以掌声?——因为管理!
正如朱镕基前总理曾指出的:摆在全党和全民面前的最大任务,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
在我们近期采访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时,他对中国企业管理的整体现状表达了担忧:“如果企业内部管理不能真正做到有竞争力的话,其实还真会像吴敬琏所说的:经济宏观走强,企业微观走弱。这其实蛮可怕的,也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国家提倡成为创新型国家,但只是突出技术创新,却很少强调管理创新。我觉得:管理可能是中国企业更大的短板。”
作为有着15年历史的专业的管理媒体,《中外管理》杂志社责无旁贷要尽心竭力挖掘在中国的企业所取得的管理成就,找到那些标杆和榜样,找到那些多年不倒的管理旗帜,让尽量多的管理成就走向前台,使众多的中国企业在学习、借鉴与启迪的过程中,提升管理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而尤其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管理的内涵,早已不仅仅是100年前泰罗蹲在工厂计算工人的最高搬运效率。21世纪的管理,正在延展渗透到与企业相关的方方面面。
我们笃信“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的观点:“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而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是创意无穷的。我们2006年的评选,也正试图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地展示企业管理的丰富内涵,并记录与展示伴随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管理演变。
看点一:外企巨人,致力最佳公民
2006年度杰出贡献奖里,上榜的有两家伟大的世界级公司。
股东至上+数一数二+崇尚变革+领袖摇篮+无边界管理=哪家公司?当然是通用电气。它能把公司做大,也能把公司做小,其灵活的变革能力使其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标杆与宠儿。
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庞德明告诉我们,未来五年,通用电气的资源要逐步进入中国东北和中西部去,配合中国的“十一五”计划。而且通用电气非常关心环境,为此它们将与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共享一些环保技术。
让我们看看另一家世界级公司。
人们以为微软的成功在战略,不过在它看来,人是主要的,战略是次要的。它招募员工秉承四条原则,即:雄心、智商、专业技术知识和商业判断能力。它用各种有趣而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极大地激发了高智商员工的创新热情,这也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公司。
2003年,陈永正作为微软大中华区CEO,通过“用爱来反盗版”的方法,把公司和中国民众在盗版立场上所形成的多年紧张关系化解于无形。2006年,微软宣布:未来五年,它将投入1亿美元,向中国企业提供累计1亿美元的软件技术支持。
通用和微软,一位128岁,一位30岁,他们是以人为本、持续创新的管理旗帜。
来到中国后,他们一直致力于做最好的中国公民。在世界被铲平的今天,每一家世界级公司都必须拿出他们的好东西与本土分享并融合。正如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庞德明所讲:“我们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在哪儿都要做到这一点。”
看点二:大型国企,创新中脱胎换骨
大型+传统+资源+国企的叠加,意味着什么?一个字:难。而且它们的脱困,人们注定无法在西方MBA教材中找到答案。它们千疮百孔,它们负担沉重,它们局限繁多,它们还要面对能源、环境的压力,成为一个胸怀“大我”的大企业: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在减员增效的同时,还能构建和谐社会,承担起国企应尽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种种难题,将强烈地考验它们的管理能力和创新底蕴。
经过两年的深入了解,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取得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大庆石油管理局经历了一个特大型国企无法回避的震荡、争议、徘徊。最终,它用3年的时间,以文化感召了这支面临变革的庞大队伍。用“战略雁阵”的模式为它的十万多员工找到了方向。它经受住了二次创业的挑战,走向市场,跨越海洋,闯荡国际市场,在二十多个国家有了突破性进展。
再看看我们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山钢铁集团。1994年,它濒临亏损的边缘,但它历经十余年,通过自主创新起死回生,通过循环经济设计,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年利润达到百亿元,实现了凤凰涅槃。近年,它又致力于打造“数字钢铁”,实现管理数字化。2006年5月,它建成投产了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大规模钢铁生产线,改写了历史。
这两家特大型国企,正在实践创新中破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难题。
看点三:汽车企业,学习中逆势飞扬
在2006年的中国企业管理特殊贡献奖榜单里,给人们留下极深的一个印象是:五家获奖企业中,有两家汽车企业。
2005年,持续下滑的汽车价格使得汽车企业利润大幅度跳水,我国14个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的利润下滑接近40%,而江淮汽车却在这一年实现利润7.4亿元,利润增长达28%,销售收入连续15年以50%的幅度增长。这一切缘于:“它是我所见过的最接近学习型组织的企业。”《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学习型组织概念的创始人彼得·圣吉如此评价它。
长城汽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2006年收到订单超过2万辆,再次刷新了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记录。2005年,长城汽车的出口数量和创汇金额稳居全国第一。 2007年,它要让内外销比例达到1:1。这意味着一半的车要卖给老外,在中国汽车出口史上前无古人。
两家汽车企业均声称:自己是学习型组织,而学习的标杆均为丰田。他们的主导产品均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开发,最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开发能力。
在如何通过学习型组织创造非凡业绩方面,他们为中国企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看点四:软件企业,管理创新的幕后英雄
在两届的评选中,我们从来没有忽略一个事实: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管理突破都离不开信息化的辅助。2005年,我们在软件业中选择了 SAP和东软集团。2006年,用友软件集团进入我们的视线。
截至2006年,近50万家中外企业运行着它的软件,数据显示:连续四年它在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15年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2005年,它敏锐地意识到体验成功、成熟的ERP应用已经成为用户上ERP前关注的重点。它联合三十多家ERP成功应用企业、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展开“体验之旅”。它的体验式营销将众多企业的经验推向了全国。
专注、持续的自主创新、伙伴合作,使它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管理的幕后英雄。
看点五:惊人的创新,赢天下
在专家评委会讨论、设计评选标准时,创新成为了最无可争议的关键要素。鄂尔多斯集团、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进入中国企业管理特殊贡献奖的榜单,均在这一要素上做到了抢眼。
比如:鄂尔多斯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用羊绒“温暖”了全世界。然而, 2003年它毅然迈向重工业,誓在硅合金事业上再造一个世界第一!由轻到重的产业跨越,其惊险与精彩仍在继续。
比如,凤凰卫视,它一系列的冒险和创新策略赢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它将悦目的、富有煽动性的形象与大众的幻想结合,消除了意识形态坚硬的边界,开创了越来越多促使国内业界群起仿效的运作模式。
创新精神应该超越行业。时代需要这种精神,中国企业更需要这种精神。
看点六:领导力,最稀缺的资源
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企业需要不断变革创新,领导力就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最稀缺的资源。因此,2006年我们首次设置了最佳领导力奖,力图给那些强有力的领导者以应有的价值承认,也力图在中国企业界培养一种领导力文化。而GE全球副总裁庞德明在颁奖典礼所说“无论你有过多么好的价值观、程序,如果没有人实现的话,这都是一句空话,这就是我们公司能够100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则无疑成为了我们此次增设领导力奖的绝佳注脚。
有预言家指出:在21世纪,女性的领导才能将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当中国女企业家已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两成时,我们需要“中国造”的女性领导榜样。
是的,柯达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叶莺这位女帅卓越的沟通能力。这位全球商界的超级女声的故事“泛滥”在各类媒体上,堪为商界亮丽一景。
而刘丽娟,在改革中勇挑重担,把我国影视界“老前辈”长春电影厂从9年前发不出工资的窘境,打造成为东方的好莱坞——长影世纪城。“对人需要胸怀宽广,做事要有胆识”是她的座右铭。她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界中的一颗时尚之星。
评委会钟情物美董事长张文中,不是因为他拥有中国企业中的最高学历,而是他在成功面前始终保持着理性而开放的心态。不求最大,只求最好。
而东软董事长刘积仁的当选,是因为他不仅能够预见机会,而且敢于大胆选择;不仅能引领大家在正确的路上奔跑,还深受员工爱戴。15年后,他所领导的公司已达万人规模,是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软件园。
在五位获奖者中,常德传是惟一一位国企领导者。今年,他已60多岁。他是我们所见过的最有人格力量的领导者之一:十多年来,他不仅拒绝让任何一名工人下岗,而且还使得青岛港的业绩持续攀升。因为他视国企为共和国的长子,理应尽忠尽孝。自他1988年掌门以来,青岛港资产总值扩大了30倍,成为世界港口巨人。
正所谓:管理无边界!实践无边界!成长无边界!
2007年,我们期待在中国企业中发现更多的管理精彩与领袖风范,将他们闪亮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