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祥[1]2003年在《中国股市模仿投资行为形成的微观机理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投资者通过对经济前景和股票价格的预期,进行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一个值得颇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投资者行为的选择和投资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在投资领域中,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异常现象以及对人类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使以“理性”为前提基础的传统金融理论受到严峻挑战。基于此,以研究投资实际过程为重点的行为金融理论应运而生、倍受关注。行为金融理论利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原理对投资行为进行研究。模仿投资行为(主要表现为“羊群行为”)是一种重要投资决策行为,国际和国内对模仿投资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股市的中小投资者由于在资金、信息和投资知识存量上处于劣势,决定了他们以获取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的短期投资行为和缺乏理性的投资行为特征。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投资者倾向观察公开交易信息来获取有用信息。于是,中小投资者便产生了“跟风”、“跟庄”的模仿投资行为倾向。与此同时,这种“追涨杀跌”的模仿投资行为不可避免地推动股票价格走向极端——股价的过度反应,甚至产生股市泡沫。所以,研究我国股市模仿投资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对于股市稳定、健康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方法之一:模仿经济学和心理学方法。作者通过研究经济波动的RBC理论,来分析与之联系甚密的股票市场的模仿投资行为及投资心理对股市产生的影响;论文研究方法之二: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方法。作者以信息传递各个阶段(历史均衡阶段、信息严密封锁阶段、信息泄露阶段、信息扩散阶段和信息公开阶段)为线索,分析信息对股票价格形成的影响,论证股市信息传递机制对模仿投资行为形成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经济诱因;论文研究方法之叁:数理统计实证方法。作者运用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采用“羊群行为度”衡量指标,通过对我国1999年第1季度--2002年第4季度的实际数据,得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确实存在着"羊群行为"的实证结果;论文研究方法之四:进化博弈论方法。作者运用进化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和复制动态方程,论证在我国股市中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占有一定比例的动态均衡结果。
胡乔[2]2009年在《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文中认为在中国股市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就是为了发挥其稳定市场的功能,但是,基金的实际市场运作与预期存在很大偏差。基金如何影响市场以及是否具有稳定市场功能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论文以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等金融投资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性投资者特征、委托-代理理论和投资组合理论几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后得出结论:基金并不具有稳定股市的动机,其行为的选择及其对股市稳定的影响并不能绝对的说是有利还是无利,而是具有双面性,受到基金治理结构完善程度、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内外部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基金的行为才能规范,才能对股市起到稳定的作用,否则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基金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组合两条主线出发,从基金的反馈交易策略和羊群行为与基金的持仓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期限分别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论文采用参数方法(如ARCH模型族)就基金进入市场后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GARCH(1,1)和EGARCH(1,1)模型对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A股指数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深证A股指数的每个工作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拟合。以基金推出的时间作为分类依据,在市场的不同状态下研究股市波动性的变化情况,并判断股市波动性结构是否发生变化。本文的实证结果认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推出,对中国股市没有起到稳定股市、降低波动性的作用。中国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ARCH效应,在证券投资基金进入市场后,波动性水平并没有得到下降,波动性特征随着股市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当市场处于低迷期时,投资基金阶段性地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当市场处于高涨期时,投资基金反而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性。中国A股市场波动性在市场低迷期时存在明显的负向“杠杆效应”,股市负面信息的冲击比正面信息的冲击对股市波动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基金助跌作用显着;当市场处于高涨期时则存在正向“杠杆效应”。实证结果并不支持我国证券监管当局关于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稳定市场的政策意图,这与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得出的基金稳定股市、降低波动性的结论不一致。论文还对基金影响股市波动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基金投资行为方面,我国基金投资行为存在明显的正反馈交易策略效应和羊群效应。基金在买入时存在显着的追涨特征,在卖出时存在显着的高卖特征,即基金的操作策略是以“高买高卖”为主,整体偏好于追涨杀跌的正反馈交易策略;从基金的整体和分类实证结果分析得到,我国基金存在较高的羊群行为度。在基金投资组合方面,我国基金持仓比例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正负效应,大部分情况下负效应更为明显;我国基金基本上保持着较高的持股集中度水平,并且与大盘A股指数波动保持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基金属于中短线投资,即基金持股期限一般小于2个季度。实证结果说明,目前我国基金并没有对股市起到稳定作用,在不同市场周期下,有时候反而加剧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最后,论文针对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证券市场和基金自身两方面对我国基金不能发挥稳定市场功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基金的发展和合理定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沈小燕[3]2008年在《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微观机理与元胞自动机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方式来看,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体现了个体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和追逐投资利益的交易动机,表现为投资者之间行为策略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博弈过程。表面上看,羊群行为似乎是一个很“小”的概念,但实际上它在现实的交易以及证券市场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文章主要分为叁个部分来讨论羊群行为的微观机理与元胞自动机模拟。首先,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羊群行为的十种心理学基础,包括:模仿、感染、时尚、舆论、流言、暗示、群体压力、过度自信、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心理群体等。从信息不完全、报酬外在性、行为同质性叁个方面对羊群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第二,对羊群行为的微观机理进行探讨,主要采用进化博弈中的相互学习模仿机制来探讨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的相互学习模仿的博弈过程。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之间相互学习模仿的主要规则:由于报酬外在性,机构投资者之间会为获取更高的自身利益而进行相互模仿博弈;噪声投资者之间由于各种非理性心理的作用和节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等而相互学习模仿博弈;由于噪声投资者可能的高收益,在示范效应的影响下,机构投资者也会与噪声投资者进行模仿博弈。第叁,对羊群行为进行元胞自动机模拟。在简单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概念、应用之后,构造单支股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主要针对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的相互学习模仿机制进行分析,并且考虑了学习模仿概率会随着收益率和信息冲击的变化而更新等多种情况。对模拟结果分别从羊群行为与“尖峰厚尾”、“丛集性”、市场稳定性、“杠杆效应”和市场泡沫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结论表明:(1)市场投资者之间的相互模仿行为是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的内在原因,收益率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特征;(2)收益率波动的丛集性特征明显,羊群行为导致波动性明显加大,而当羊群行为开始消失时,投资者的模仿概率发生反转,价格开始趋于平稳,波动性减小;(3)当机构投资者采用非理性投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随即被噪声投资者所模仿,那么就会对市场造成坏的影响,同时认为羊群行为是导致市场不稳定一个重要因素;(4)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导致杠杆效应、市场泡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的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投资者不可能完全理性,所以羊群行为无法完全被消除,只能通过减少投资者之间相互的模仿学习概率来削弱这种现象。因此,投资者应该避免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影响,提高自己分析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做到独立决策。羊群行为是一项涉及内容广泛的复杂性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探索,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徐元栋[4]2004年在《新有限理性概念下的股市异常现象及股市波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效市场假说是整个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这一假说认为,投资人是理性的,人们以线性因果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由于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是一步到位的,所有的信息都反应在价格中,而新信息的到来是随机的,所以价格的变化也是随机的。以有效市场假说的思想为基础,Sharpe等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等;Ross又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Black-Scholes建立了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基础;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从而建立了现代投资理论体系。 80年代末期,随着现代数学统计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大量的金融异常现象在有效市场假说下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本博士论文在总结、吸收该领域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与非线性现象进行了探讨。在提出一种新的有限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异常现象纳入一个解释框架,并建立了股票市场相变模型。 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 (1) 对现代金融学的前提假设做了彻底反思,提出了新的逻辑前提并作为本博士论文的逻辑起点。 (2) 社会互动式研究方法是经济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认为一个社会系统中的个人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经济学应该具备一种足以解释个体间相互依赖关系在行为决策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方法,互动分析方法无疑为社会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3) 在现代自然科学与经济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有限理性概念。提出了灰色有效市场假说,并把金融市场上的有效性异常现象纳入了一个解释框架。 (4) 将社会模仿理论运用于股票市场,建立了股票市场相变模型,这是一个非线性动力模型。 (5) 从股票市场相变假说的角度,对股票市场非线性现象的机理提出了另一个解释框架。 (6) 从股票市场相变的角度,在卖空限制的条件下,研究了股票市场流动性产生的机理。 (7) 从股票市场相变假说的角度,对现有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与相关理念进行了评述。
刘杰文[5]2003年在《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机构投资者的迅猛发展是近一、二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特征。它使传统的以银行为中介的金融体系发生深刻变迁,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资本市场大有全面取代占据传统金融中介核心地位的银行体系之势,并引发了理论界关于机构投资者与银行未来发展地位的学术之争。无疑,机构投资者正在改变金融市场的结构与行为,并且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变化并非仅局限于某些发达国家或地区,而是以一种“先进制度”的面目为新兴市场和转轨国家所接受并迅速复制。但这种变化太过迅疾,以至于人们并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它的真实效用,因此它的持久性以及真实性值得怀疑。 中国的资本市场成立虽不过十年出头,但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证券市场上引人注目的是,在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的示范下,中国证监会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构想,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主导下,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从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来看,效果却并不理想,投资基金也未得到想象中的市场广泛认同。这显示出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与市场当前的内在要求并不相符,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层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认识可能存在误区。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有必要作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作的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的真正影响,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导论,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范围和对象,并给出研究的思路、框架,并对一些重要概念及假设作出说明,介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推理与归纳分析统一并用的研究方法,以取得全文逻辑体系的严密与完整。 第二章阐述资本市场效率理论。在分析了传统经济学对效率、经济效率以及资本市场效率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对效率的定义。并且对传统的标准金融理论主要是资本市场有效假说(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作了回顾和分析,指出标准金融理论由于其过于理想的假设条件,它已无法解释现有的市场现象,不能作为我们的研究工具。因此我们尝试重新构造了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框架,强调指出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问题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考察。 第叁章是分析机构投资者的经济法律特征,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及各自特点。指出机构投资者是一种集合投资,从法律上来说是一种契约关系,机构投资者具有比较特殊的两级契约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委托代理问题是理解其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四章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行为对市场证券价格以及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影响。指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证券价格并非完全是证券内在价值的反应,证券价格甚至证券基本价值本身很大程度上会受各方投资者行为的综合影响。而投资者行为决定于两方面因素,首先行为受制度环境的约束,其次行为受投资者自身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指出事实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不能确保比个人投资者更为理性,相反,机构投资者更有可能发生非理性投资行为,比如羊群行为、投机与操纵等。因此,机构投资者能够影响证券价格,甚至可能长时间使证券价格完全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使资本市场的价格相对无序,降低资本市场效率。 第五章从叁方面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宏观效率的影响,首先探讨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资本市场是否会取代银行金融体系核心的地位,机构投资者是否能促进储蓄水平的上升?其次考察机构投资者是能促进上市公司的业绩即上市公司的社会产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于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很大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凭借其大股东的地位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可以发挥较大作用,那么以往都是采用“用脚投票”的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转变策略通过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第叁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因为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给整个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因此,机构投资者的日益崛起对于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始终是各界所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己有的大多数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确实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性,特别是在市场处于暴跌的时候。 第六章分别探讨了美国日本中国叁个国家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指出叁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环境差异极大,资本市场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发育程度和安排也不一,但叁个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本国的资本市场都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对于本国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机构投资者所处的制度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机构投资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 第七章指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很大程度上来说,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差异是对不同制度安排的适应性反应。因此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发挥其对市场有利的作用,而抑制其有害的一面,要看资本
王永平[6]2005年在《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及其多重均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证券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证券产品的消费者,对其行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际金融证券研究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证券市场研究中最贴近社会和投资者的研究内容之一,研究这一领域而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但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行为静态特征的验证或描述上,而对投资者行为动态进化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研究投资者行为的动态进化过程,可以探索到投资者行为进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均衡结构,为寻求证券市场有效性提供一条重要途径,并可实现对投资者权益的有效保护,因此,本文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现实中的证券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本文引入生物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思想,将证券市场视为一个投资者行为动态进化的生态系统。首先,应用进化博弈论中的单群体确定性模仿者动态方程建立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并对进化系统的均衡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对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的均衡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从投资者行为进化的角度,解释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进化为噪声交易主导市场的原因;然后,通过建立股市波动的噪声交易模型,研究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噪声交易主导市场时对市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及实证的研究成果,分析噪声交易主导市场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等制度作用的有限性,并进一步提出我国证券市场相机治理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呈现出多重均衡的结构特征,既可能收敛于完全价值投资、也可能收敛于完全噪声交易、还可能收敛于价值投资和噪声交易共存的均衡点,而具体的路径选择和均衡不仅受到投资者的支付函数、证券市场初始状态的影响,而且与噪声交易者对风险资产收益的预测偏差、噪声交易者风险等因素有关。由于受到我国股市最初功能的错误定位、投资者特有的心理偏差、以及价值投资的模仿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进化的结果将是噪声交易主导市场,并造成我国股市过度波动、价格发现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弱化。而要引导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从投资者行为进化的角度,则需建立让价值投资有更高增长率相应的制度安排。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收益正性动态条件下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该类动态模型认为,所有获得高于群体平均支付的纯策略都有正的增长率,所有获得低于群体平均支付的纯策略都有负的增长率,这体现了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基本思想,与传统的经典博弈论等均衡分析方法相比,能较好地
周晖[7]2009年在《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是指由上市公司财务公告中盈利数据的变动所引发的股票价格漂移现象,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市场“异象”(Anomalies)。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但囿于分析框架及理论假设方面的不足,对这种市场“异象”的产生及作用机理一直缺乏全面深入的剖析。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观点和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行为科学的研究视角,对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展开了较深入的研讨,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而相比之下,国内对此问题的探究还刚刚起步。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在持续发展和不断成熟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且必须正确面对这类具体问题。如何深入认识盈余公告效应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及作用,并为投资者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向政府和监管机构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并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在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有限理性投资者的异质信念的视角切入,重点研讨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这一市场“异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对盈余公告效应的产生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剖析了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环境中,其异质信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投资决策行为在盈余公告效应产生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一些学者在相关模拟实验中所得结论的分析,运用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采用中国内地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交易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所具有的丰富信息含量,描述和刻画了在盈余惯性造成的价格漂移中,股价的走势及变动特征,并阐释了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异质信念成因、交易行为特征的分析与解读,深入探讨了盈余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中市场量价反应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归纳,为更加深入研讨这一市场异象在中国证券市场特有制度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提供了理论佐证。与国内以往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影响实证检验之后,还进一步地比较分析了异质信念投资者在盈余惯性导致的股价漂移中所起的驱动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与异质信念下投资者的价格行为及交易策略密切相关。市场渐进信息流、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和先验异质性是形成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关键因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着的盈余公告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型有效,盈余公告效应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对公告信息的提前反应和反应过度的特征,存在明显的“后动有序持续”现象;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影响显着。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盈余公告后股价持续漂移的特征发现,异质信念投资者对股票的非预期盈余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异质信念是盈余公告效应中影响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和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本文就中国证券市场异质信念下的投资者是否使得市场更有效地包涵了盈余数据中的信息;投资者的持股变动和盈余惯性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性;异质信念的投资者是否对股价盈余漂移有不同的作用与影响等揭示盈余公告效应本质的问题做了深入剖析,并对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治理进行了新的探索,期望能对投资实践和市场监管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李俊青[8]2002年在《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和物理经济学研究了证券市场泡沫产生、演化和破灭的的复杂动力过程。目前,证券市场的泡沫现象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定性的研究,定量的研究比较少。本文沿着从现象到解释的研究思路,综合地描述了经济系统、特别是证券市场中存在的泡沫现象,实证分析了中国两个证券市场上存在的泡沫,并通过基于经济学、心理学的阐述,解释了市场泡沫出现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通过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物理经济学的解释,本文描述了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从复杂系统建模的角度,分析了市场泡沫破灭的临界点现象。最后,通过物理经济学的GCMG模型,讨论了预防市场泡沫破灭的理论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 全面而有重点的介绍了多种检验证券市场泡沫的方法。针对深圳成分指数(1990/12/18 - 2002/01/07)和上证综合指数(1991/04/03-2002/01/07)之间的数据样本,使用动态自回归方法和超常易变性法进行了中国两个证券市场泡沫的检验。得出中国证券市场的泡沫虽然有所减少,但是还是普遍存在的结论。2 实证分析了证券市场泡沫和市场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证明市场出现泡沫的时候也是市场有效性被破坏的时候。3 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证券市场泡沫的产生是投资人深层次的心理原因。4 通过构建基于心理的模仿与离众模型和基于异质投资者的物理经济学模型,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投资者的模仿心理和不同投资策略的投资人的存在使证券市场的价格表现出各种表现形式。5 通过建立物理经济学模型,本文研究了市场在泡沫破灭前的价格波动特征。该模型表明,在证券市场上发生的大量不可预测性的同时卖出行为是当系统接近临界点时而出现的局部模仿行为扩散到全局模仿行为的结果。6 通过GCMG模型,本文讨论了防止市场出现泡沫破灭的理论措施。并发现,早期给予市场的一个轻微扰动可以防止未来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何琳洁[9]2009年在《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研究是现代金融学和行为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本质上,证券市场的出现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为降低交易成本、追求经济利润满意化而进行的博弈的结果。证券市场的参与者是证券市场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决策行为特征、理性程度和心理等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及繁荣程度都有重要影响,他们行为的健康程度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发展路径的选择,因此,开展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全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纵观整个投资者行为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理性研究范式到有限理性研究范式的理论逐渐完善的过程。然而,由于真实证券市场所具有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以及现实世界中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学习适应本质,目前理论界静止、线性的研究范式依然无法全面描述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这就要求一种更新的理论来进一步解释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机理和行为本质,而近年来兴起的演化金融学,由于其复杂性范式和动态决策机制,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因此,本文试图构建以演化金融理论为哲学基础的分析框架,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角度,分别将投资者行为演化的微观机理以及宏观路径相融合,展现出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的全过程。在这思路下,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第一层次是理论基础部分。论文从分析证券市场的本质特征(即复杂适应性)和新的范式要求入手,全面交待了演化金融学理论基础,并以该理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将演化金融学理论引入到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中,来更为贴切地描述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和过程的可行性。第二层次是投资者行为的演化机理研究部分。论文通过比较以往理论中投资者行为的理性假设,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更为符合实践中投资者行为特征的学习人假设。在该投资者本质基础上,论文分析了现实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学习适应行为)和行为表现(行为偏差),并且,提出了投资者这种行为偏差的矫正方式,即个体学习。在投资者本质和投资者特征明确之后,论文着重分析了投资者行为演化的微观机理,即由于证券市场上的知识扩散动力,投资者通过选择、复制以及创新等机制实现个体学习,并在个体学习的过程上,形成路径依赖,最终,实现投资者行为演化,其结果即是投资者种群形成。第叁层次是个体投资者行为决策研究部分,该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型及算法研究,二是实证研究。一方面,论文在界定投资者信念、行为约束条件、行为目标叁个基本假设条件后,针对个体投资者基于学习行为的投资决策决策过程进行建模,根据Brennan (1998)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修改了个体投资者决策步骤条件,添加了学习成本变量,探讨了个体投资者3期优化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并给出了算例论证。另一方面,论文针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者行为进行了两类实证研究,第一类是对市场上的投资者的整体行为特征进行描述。第二类是针对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学习行为,分别进行存在性检验和学习模型直接估计。实证结果都证明了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存在的学习演化特征第四层次是群体投资者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部分,论文运用演化金融学思想,将证券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视为演化博弈论中一个“集群”,运用“演化稳定策略”理论,通过建立证券市场上群体投资者行为演化博弈模型,来描述某一特定投资策略(种群)在整个投资者集群中被采用的频率或频度,以此来描绘“学习人”本质下的投资者群体的行为演化路径及其动态均衡结构,生动地刻画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群体之间的学习适应、决策模仿行为及其演化博弈路径。并且,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群体投资者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群体投资者行为的真实演化进程、均衡状态及其路径选择。
刘志峰[10]2015年在《社会交互、投资者情绪与金融传染》文中提出对金融危机“纯传染”渠道的认识需要我们对投资者个体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从社会交互和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本文从个体之间的社会交互出发,研究了社会交互中的信息传播和情绪传染对股市参与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分析和仿真建模的方法研究了社会交互中的情绪微观传染机理。本文还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次贷危机中的投资者情绪跨市场传染以及全球情绪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微观的个体交互以及宏观的市场交互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本文的研究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大的部分: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包括个体交互对股市参与行为的影响、个体交互过程中的投资者情绪传染模拟、网络交互过程中的投资者情绪特征;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包括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传染、以及全球情绪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其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研究了现代社会交互对股票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将股市参与的活跃度纳入到股市参与行为的研究当中。特别地,本文首次从投资者有限理性和模糊规避的假定出发,推导出社会交互和股市参与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在实证研究上得到了验证。2、本文基于经典的病毒传染模型,建立了一个包含社会交互的新的投资者情绪传染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情绪的自动生成过程,以及情绪的不同状态,更为复合情绪传染的现实特征。我们采用网络文本数据初步验证了网络社会交互和投资者情绪传染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投资者情绪传染具有非对称性。3、本文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宏观传染的机制以及传染的识别和检验问题。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情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染。4、本文研究了全球情绪和金融危机传染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对金融传染渠道的认知。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在发达国家市场,全球情绪加速了金融危机的传染,而在发展中国家市场,这种影响并不显着。本文从资本流动管制的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
参考文献:
[1]. 中国股市模仿投资行为形成的微观机理及实证研究[D]. 唐德祥. 重庆大学. 2003
[2].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D]. 胡乔. 江西财经大学. 2009
[3]. 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微观机理与元胞自动机模拟[D]. 沈小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4]. 新有限理性概念下的股市异常现象及股市波动机制研究[D]. 徐元栋.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5]. 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 刘杰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6].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及其多重均衡研究[D]. 王永平. 重庆大学. 2005
[7]. 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 周晖. 湖南大学. 2009
[8]. 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研究[D]. 李俊青. 天津大学. 2002
[9]. 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研究[D]. 何琳洁. 湖南大学. 2009
[10]. 社会交互、投资者情绪与金融传染[D]. 刘志峰. 天津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