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2)02-0076-05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改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主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理基础、心理因素和环境影响。因此,考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必须从这三方面进行。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

心理现象从本质上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因此以大脑皮层为核心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个体成长发育的过程看,对心理健康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生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这主要是指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导致的身心发展异常。如多动症、癔病、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都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2.孕期卫生。母亲孕期卫生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展。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第二,母亲孕期患病及服用药物都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儿童某些方面心理功能的异常;第三,母亲孕期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此外,母亲分娩异常如早产、难产、窒息等情况,也都会导致儿童脑组织损伤,从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展。

3.生理疾病和外伤、毒品等因素。儿童时期曾经患过的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病,都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从而引起某些心理障碍。脑外伤是指由于外部机械力作用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如脑震荡、脑挫伤、脑裂伤、脑水肿、颅内出血等症状,都会造成脑功能的破坏,导致癫痫、痴呆等严重后果。此外,各种药品、毒品、工业化学物质等造成的中毒,都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直接的伤害,严重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4.内分泌异常。某些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如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的分泌失调,也会引起一些心理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素缺少会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减退、语言迟缓、情绪淡薄等心理障碍(如克汀病),而分泌量过多也会导致神经过敏、情绪激动等症状(如甲亢)。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心理的功能状态,而决定心理功能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各项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行为动机形成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受其需要发展水平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合理需要的满足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如生理需要的满足是个体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一样,社会性和精神性需要的满足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更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满足不充分,可能导致动机缺乏、情绪失调、反应异常、性格偏离等问题。戈德法布对孤儿院儿童的研究表明,在孤儿院生活过三年的儿童在智力、视觉、记忆、概念、言语和常识测验中的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同时还表现出不能集中注意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理智差、坐立不安和有强烈的情感需要等特点。类似的例子说明,长期被忽视、受歧视、遭冷遇的儿童,可能会造成自卑、冷漠、敌对、孤僻等不良性格,而这一切,都同儿童的合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关。

当然,需要的满足并不是越充分越好,有些需要的过度满足也会导致心理发展出现问题。如在家里有求必应的孩子可能会导致耐挫力下降;有些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优越感过强,反而导致适应力下降。这些问题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的。

2.心理矛盾与冲突。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矛盾还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当心理矛盾与冲突过于激烈或持久,以至于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已无法协调和处理,就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导致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有以下一些表现:第一是认知冲突,主要是出于看问题的立场、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内心冲突。第二是情感冲突,主要是同时存在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而导致的冲突。第三是知情冲突,即认知与情感的冲突。第四是动机冲突,主要是面对多种目标可以选择时,会因需要本身的矛盾而表现出双趋、双避和趋避式的动机冲突。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矛盾冲突最为集中、激烈的时期,这些心理矛盾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中必须给与充分的注意。

3.压力与应激。在心理学中使用压力这个词,是表示一种使人感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那种心理状态和那些引起上述感受的事件。换句话说,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那种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压力。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感到有心理压力时,都会引起一些与平时不同的身心反应。比如在感到紧张、焦虑的同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活动效率提高等表现,这就是所谓的“应激反应”。由于在应激状态下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自身的全部潜能,所以常常会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但是,这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这种超常的表现实际上是大量动用了人体的储备能量的结果,而这种储备能量的消耗是很难补充的。每次动用储备能量都是对身心潜能的极大消耗,经常动用潜在能量,会降低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加速人的衰老过程。如果在应激过程中出现了整合功能减弱、适应水平下降,甚至发展到心理崩溃的程度,这就是所谓的代偿失调现象。

心理压力的存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几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从其本质上看,心理压力的产生是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或表现,是外部要求或期望水平超过现有能力时的一种心理感受。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压力可以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但是,在压力过大或个体适应能力偏低时,压力也会成为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原因。

4.心理挫折。在心理学里把因为各种干扰和影响而使得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境叫做挫折情境,人们遭受挫折后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叫挫折感,也叫心理挫折。心理挫折是需求不遂的结果,是导致心理压力、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遭受挫折后可能引起多种反应,从效果上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反应包括继续努力、调整期望值、改变目标、升华行为等;消极的反应包括攻击行为、退化行为、退缩行为、固执行为等。消极的挫折反应常会成为某些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在减弱,但是幼年或童年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却是一生都无法消除的。家庭中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解体。家庭解体是指因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而导致的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儿童或青少年来说,一个完整的家庭是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孩子很难享有充分的父爱和母爱,这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欠缺,极易使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形成明显的障碍。前苏联调查发现,54.7%的违法犯罪少年不是缺父就是缺母;日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者中父母离丧的比例为50%。这些情况说明,家庭的完整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M].天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P112.)

2.家庭不和。家庭不和主要是指夫妻关系紧张。由于夫妻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劣的家庭气氛,常常会成为妨碍孩子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曾指出,家庭环境和家庭中父母间紧张的冲突关系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作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使孩子的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并且还可能导致孩子在神经——心理上的某些病态。在夫妇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孩子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只是反面经验:他总是看到并感到父母之间那种互相敌视的、不和睦的关系,他会变得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存在友好的亲切的关系。他会过早地对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感到悲观失望,因而也就不会去吸取同他人共事与合作的正面经验。这一切,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是伴随终生的影响。

3.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影响亲子关系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的不当。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甚至简单粗暴、经常打骂,对孩子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烦恼、焦躁、恐惧、压抑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排解,就可能导致各种精神疾病。

4.错误示范。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通过“言传”,即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身教”,即通过儿童模仿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模仿是中小学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在其《性格心理学》一书中曾经指出,模仿的产生,有赖于榜样的特点,同时也和模仿者本身的心理特点有关。一方面,榜样本身的可接近性、生动性、权威性与情绪性都能引起人们的注目;另一方面,模仿的产生也依赖于主体内部寻求榜样的需要。一般来说,家长通常都具有作为模仿榜样的全部特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正是按照这些榜样来检验和调整自我意识和行为倾向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也通过实验证明,儿童社会行为的成熟模式的学习受儿童可引的榜样的影响多于强化方面的影响,换言之,儿童更倾向于注意成人做什么而不注意成人在说什么。因此,作为家庭中权威人物的家长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榜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教育活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负担过重,压力过大。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减负方面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仍然很大。依靠死记硬背让孩子增强应试能力的题海战术,仍是提高考试分数的有效手段。分数大排队、倒计时、限制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仍是一些学校提高升学率的法宝。结果是,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全部压力最后都压到学生身上。在这样的重压下,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与障碍:如过度紧张、焦虑以及因过度焦虑引起的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上的不适反应,对考试的极度厌烦和对考试结果的过分担忧,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暂时性遗忘,因长时间的压抑而产生的极度烦躁与冲动,也有因对考试缺乏信心而对考试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并因此表现出的逃避行为。

2.教师错误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教师是代表国家行使教育权的专业人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但是,由于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比如部分教师不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过分看重分数而忽略其他,与学生交往时居高临下、专制武断,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别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生硬,变相体罚的方法仍然存在。还有一些教师存在着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如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极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消极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是造成部分学生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原因。

3.不良的师生关系。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教师同学生的关系具有互补的基础,应该是一种十分和谐而融洽的关系。但在现实中,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上的差距,使得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在一项关于初中师生关系的调查中,让学生按照“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的句式来自由填写,结果消极的、负面的答案占了34.7%,包括猫与老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老虎和兔子、法官与罪犯等。另一项调查反映,在中小学里对老师感到害怕的学生比例平均为39.14%。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班集体中不良环境与风气的影响。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级中如果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当前在学校里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是管理混乱,班级中缺乏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容易使多数愿意学习的学生感到失望和反感,长此以往便可能形成焦虑感和对学校的不满情绪;二是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一些学生在班级中长期受忽视或排斥,容易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等;三是班级中存在不健康的小群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进一步的混乱。而到最后,不论是欺负人的学生还是被欺负的学生,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的,所以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必然要受到所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其中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结构、交往方式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转折时期,由于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变革频繁、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下岗、离异)、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会造成人们精神压力更大,挫折感增多,不平衡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水平下降,这一切都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可能成为导致中小学生情绪不稳定的因素。

2.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社会文化背景在这里主要指社会风俗、习惯、宗教和传统观念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因素。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来自周围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带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受其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在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和自我调节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一些学者专门研究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特征的影响。如上官子木在《心理疾患的社会文化根源》一文中就曾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下的早期社会化训练的求同性、自抑性、依赖性、忍让性容易导致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和社交恐怖症等神经症倾向。这种影响在开展中小学心理辅导时是不应忽略的。

3.大众传媒与社会风气。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可以说,它与青少年的成长是不可分的。但是除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外,传媒中一些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内容的传播、渲染,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引起模仿或成为罪错的直接诱因。此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沉溺于网吧、迷恋于网上游戏或在聊天室里跨越时空的“谈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心理辅导工作应当密切关注的一个新领域。

4.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对居民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就更具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建筑物、道路、空气、光线、音响、绿化等因素对人的心理状态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城市中的高楼林立、杂乱无章、空气污染、色彩单一等“非人格化的环境”因素,对人的感觉造成了多方面的不良刺激,使人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心情容易烦躁。在社会环境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过于密集。由于人口密集而导致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际冲突加剧、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可能成为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增加的刺激源。

收稿日期:2001-05-04

标签:;  ;  ;  ;  ;  ;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