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生产结局的影响论文_郑金芝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 郯城 276100)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生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4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出院时干预组SAS、SDS评分[(42.65±5.09)、(47.29±1.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37±4.49)、(53.36±2.0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 出血量分别为(5.8±1.1)d、(95.6±12.3)ml,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 h 出血量分别为(8.6±2.4)d、(135.6±11.5)ml,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9.03%、1.84%、6.45%、0%、0%)均低于对照组(50.00%、22.58%、20.97%、14.52%、12.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生产结局。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生产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51-02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妇女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等先兆子痫的自觉症状,是妊娠20 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的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因此,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我们在临床对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6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4例,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干预组62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2.56±6.79)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28例;孕周20~40周,平均孕周(27.69±8.43)周;妊娠期高血压轻度31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对照组62例患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3.60±7.06)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30例;孕周21~39周,平均孕周(28.03±7.59)周;妊娠期高血压轻度30例、中度19例、重度13例。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做好妊娠期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工作,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危害、分娩结局、保健知识、注意事项等,教会患者自测胎动、体重、血压及蛋白尿的方法,掌握休息的方法、合理饮食、掌握相关用药知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疑问要有耐心,细心解释[3]。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大部分心理负担较重,既担心自己的疾病,又担心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因此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血压波动,进而影响病情。护理人员应首先对孕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让孕妇认识到不良心理对病情及胎儿的影响,介绍疾病控制的过程,如果控制得当将有良好的预后。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心理压力[2]。(2)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熟知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如解痉、降压、扩容、镇静及利尿),熟悉药物毒性反应的表现,对于突发情况给予急救措施。临床常用药硫酸镁,注意使用时该药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避免药物蓄积中毒,注意硫酸镁的进药速度[1]。(3)围生期护理:生产时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产程的进展,给予产妇心理及情感上的支持,消除精神紧张,注意血压水平。婴儿娩出后,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满足其心理需求。产后及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另外因患者使用硫酸镁治疗,产后易导致阴道流血量增多、宫缩乏力等,因此要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注意测量血压、按摩宫底,帮助其子宫收缩。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指导产妇休息[3]。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1)干预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2)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3)对比两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SAS、SD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h出血量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比

干预前降低,出院时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

见表3,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遗传因素、异常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免疫机制、糖尿病等有关。使各个脏器血流灌注减少而损伤脏器功能,是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的主要原因。为合理控制血压,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因此在围生期给予孕产妇综合护理干预[1]。

本研究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做好妊娠期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工作。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首先是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因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对血压的影响很大。护理人员应首先对孕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让孕妇认识到不良心理对病情及胎儿的影响,介绍疾病控制的过程,如果控制得当将有良好的预后。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心理压力[2]。经干预后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出院时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P<0.05),可见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护理人员要熟知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对于突发情况给予急救措施。生产时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产程的进展,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另外因患者使用硫酸镁治疗,产后易导致阴道流血量增多、宫缩乏力等,因此要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注意测量血压、按摩宫底,帮助其子宫收缩。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指导产妇休息。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 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经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整体状态得到调整,从而促进早日康复。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综合护理干预后产妇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生产结局。

【参考文献】

[1] 陆景琴.32 例初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的体会[J].当代护士: 专科版,2013,6(5):131- 132.

[2]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

[3] 张秀民,张秀安.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孕产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9(1):151-152.

论文作者:郑金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生产结局的影响论文_郑金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