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电能的传递是通过输电线路进行的,通过不同的线路传递到不同的用户处,而在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失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线损。线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前的材料和技术还不能做到电能的无消耗传输,线损多少是反映电能传输效率高低的一个指标,也是增加电力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若是不能合理采取措施解决线损的问题,那么企业的发展必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需要企业从线损的形成原理出发,尽可能掌握线损的成因,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优化系统结构和设备参数等,以便实现对线损的强有力管控,达到减少线损促进企业效益的目的。同时在解决线损问题的过程中企业的线损管理经验和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也就是在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现实中,我们能看到的很多线损管理的缺陷,很多线损现实意义被忽视的现象,为此急需从技术上取得突破,从管理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消耗
1对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现状的分析
1.1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是技术问题,表现在很多地方。例如,电网的整体结构不合理,导致配网和电源的发展缺乏协调性,进而出现更高的损耗,使各类设备更快地处于严重老化的状态;电网负荷分布不均匀,导致变压器运行严重偏离经济运行区间,进一步增加了电能损耗;电源点和负荷中心的距离不合理,而较长的输电距离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了电能损耗量;对低压线路而言,三相负荷有失平衡将导致中性线电流增加,变相提高了线损率。
1.2管理线损
首先,电力企业的部分员工缺乏对线损的认识,对线损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在定期工作总结会议上,主要负责人难以对线损现象作出正确的原因分析,对问题总结不到位,提不出合理的降损措施。其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抄录、核实和收集环节中出现了较多漏洞,由于部分电力运行维护人员对待工作缺乏责任心,进而在抄表环节中经常出现错抄、估抄和漏抄的情况,电表一旦出现故障,将难以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最后,部分供电所的用电检车员是兼职类型,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导致某些地方时常出现私拉、乱接电线的偷电情况。
2供电线损管理的原则
从客观角度来分析,供电线损管理开展过程中,降损工作的实施并不能完全按照主观上的经验来完成,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确立原则,从而排查、解决相关问题。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供电线损管理的降损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损工作的开展要努力通过综合性手段完成。现阶段的电力技术、线路规划手段正在不断丰富,很多地方的降损工作开展都会受到一定的硬性条件约束。降损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策略来落实,这样才能保持稳定降损,不至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第二,供电线损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大量搜集数据、信息方面的信息。如今降损手段的开展一定要拥有明确的依据,在数据、信息上保持高度准确性,才能在相关问题的处置上进一步减少错误手段应用,为将来的综合进步提供更多帮助。
3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
3.1调整运行电压
与既往工作不同的是,现代化的供电线损管理、降损,可尝试在电压方面做出积极调整。我国的人口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地方人口数量较多,因此在电力资源的需求上强烈,线路规划方面表现为密集状态;有些地方的人口数量较少,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表现一般,线路规划上也可以循序渐进开展。此种形式下,针对运行电压做出合理化调整,能够促使降损工作更加稳定,对于地方工作的进展也能够提供较多帮助。线路的运行电压对电网设备的空载损耗有直接影响。由功率损耗计算公式可得,在输送相同负荷功率的情况下,线损与电压幅值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利用有载调压设备,在不同情况下合理调整线路运行电压,可提高线路电压等级,减小线路上电流值,有效降低线路上的有功损耗。可见,调整运行电压的手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积极完成供电线损管理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用电负荷的把控
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工作的开展中,用电负荷也是非常重要的把控对象,同时必须按照科学手段来完成。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当用电负荷表现过高时,线路本身容易出现损坏情况,且对周边造成的供电事故较为严重,抢修的难度也较高。但是,如果在用电负荷上表现过低,则无法保证供电质量,对于生产、生活用电的供应和使用,难以获得社会肯定,遭受的诟病也较多。因此,用电负荷的把控,是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的重要策略。第一,需要对用电负荷进行计算分析,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情况有所了解,确保在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方面能够落实差异性手段,减少工作的恶性循环。第二,在用电负荷的调整过程中,需要适当做出提升,确保电力资源的供应、线路的运营,并保持其平稳的状态,从而针对工作的综合改善创造较高的价值,从而不断贴近预期目标。
3.3加强线路的合理规划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开展,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的很多工作都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日后,应继续在线路的合理规划上按照科学、合理的模式来完成。第一,线路的规划设计,应尽量在密集程度上有所降低,避免线路的设定过于繁杂,要表现为易于维护的状态。第二,在线路的规划过程中,可尝试应用BIM技术开展分析和测试,了解到区域内部的线路影响因素。降损过程中努力通过模拟手段来观察,从而选定可靠性的技术来操作。第三,要不断提升线路的防护手段,尤其是极端天气下的防护,必须坚持按照最新的标准展开实施
3.4老旧设备的更新和改换
老旧设备在运行中会对电能有很多的损耗,电企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细致的规划,把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或者引进新的设备把高耗能的老设备全部取缔,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线损。针对高耗能的老旧设备,在制定计划之后选择新型的电力设备,由于新型设备的性能优越,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并且还能够采用先进的电能计量装置,其技术具有先进性,能够有效提高计量数据的精确度。
3.5具体的可采用措施
①进行职责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和技术职工的线损管理意识。
②定期全面普查线路的接线、电网的完善,把信息进行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统计,形成可靠的设备线路信息,估算在不同线路和电网的理论线损值。
③用明确的制度落实抄表工作,比如严格对于抄、核、收的管理,防止在抄表中出现错抄和漏抄等重大失误,造成数据波动的情况。这样能在不同时期尽可能详细地统计出线损情况以及变化。
④制定线损分析分析大会。比如按照月度、季度、年度召开线损情况分析会,针对一些管理上的、技术上的线损问题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用合理的方式解决。
⑤严格营业普查制度。随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营业普查,尽可能用计量数据防止降低窃电和违章用电等现象,从而避免窃电等不合规定的现象造成电能的线损。
3.6严密计算计量点,防止出现违法窃电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电力电器不断普及的过程中,人们对用电量的需求逐渐增多,也因此出现了比以往更多的偷电、窃电等违法行为。要在表前做到对窃电行为的有效控制,不仅要在计量点的计算上更加严密谨慎,而且需采用更先进的设计方式重构计量点的结构。对于新型更加智能的电子式电能表,应该加大推广力度。相比传统的电表而言,新型电子式电能表具有相对封闭的运行系统,采用的是表闸分离的灯动计量方式,不易被人为篡改出现窃电行为。
结束语
在提倡创建节能降耗的环保型社会中,供电企业还有很多关于电网线损管理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因此,为了供电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和积极满足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有效解决线损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生龙.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140-141.
[2]杜鹏,王惠宁,朴金子.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8):26-29.
论文作者:郑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网论文; 电能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