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论文_叶宗国

“学徒制”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论文_叶宗国

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317700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与创新,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很多的高职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相关计算机的专业,在掌握和了解现代社会需要的同时,对计算机专业进行研究和策略调控,针对专业性问题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浅谈一下“学徒制”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

关键词:学徒制 计算机 计算机专业的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培养目标上有明确的要求,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和高技术的专业性人才。从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角度来看,其应用的目标就是培养和开发各种互联网信息,对互联网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和修改,在此基础之上培养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人才。“学徒制”在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标准和理念。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综合模式叙述

我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对象主要是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逐渐改变的。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培养模式是基于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徒制。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研究领域引入学徒制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给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在经济基础之上提供高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出才技术,让我国的科技领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从现代学徒制的内容、结构和社会需求以及实际应用来看,现代学徒制不仅保留了以前传统的学徒制的优点和技术,还在此基础之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出更多的优势,让学徒制的优势更加突出。在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的学徒制,培养出大批量的人才,将其融洽地融合在教学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

教学方法和方式方面以及课程设计方面:第一,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相关院校可以和校企合作单位合作成立一个学徒制的班级,根据学徒制班级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课程的技能,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对网络、机房、桌面和服务器运维服务等模块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和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这些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要根据行业对计算机领域的需求问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模块培养,培养出专业性的高技能的人才,发挥出人才最大的优势。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和专业的培养,让每个被培养的学生都能在将来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洪荒之力,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贡献。第二,在专业能力传授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原来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有所拓展和研究。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有目的、有策略地开展,对于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社会需要来说,就要进行分块教学,让人才更集中。比如,在学校的相关基地进行信息技术训练的时候,校企合作单位就可以设置综合的实训基地和扩展能力的培训基地等等。第三,能力扩展方面的策略。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基本的素质素养和职场上的技术能力等有所提高和发展。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来看,就要将时间和理论相结合,并且以时间为主,在课程方面要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消化掉老师传授的所有知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三、教学环境方面的设计和研究

第一,要给学生一定量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网络课程,不仅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传授知识,课下也可以通过网络解决遇到的不懂或者不会的问题,将知识学习得烂烂的。在网络学习的平台上,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更加随性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效果。第二,学校的学习进程一定要跟企业的进程之间在同一水平线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三,要扩大与学校合作的校企实习的领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项目和实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四、考试和请假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第一,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下,老师和学校对学生成绩和学生实习的成绩要划分出一定的比例,要结合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然后给出相关的分数,让学生在学校的评分中不仅仅以考试方式为主,还要均衡学生的工作绩效做出相关的评价,给出分数。第二,学校开展的所有的实践课程,都要有该门课程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考察和训练,让带领的师傅对学生负责。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和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鲁叶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19-21。

[2]陈冬梅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31-32。

[3]骆康演 许健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高职教育体系中的课程适应——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6,(02),186,188。

论文作者:叶宗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学徒制”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论文_叶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