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论文_马良梅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论文_马良梅

山东省滨地建筑设计院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急剧恶化。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下进行城乡规划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现存的一些城乡规划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发展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中心,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城市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旨在协调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三者的关系,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解决诸多城市问题的必由之路。

1 当前形势下城乡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形势下,城乡规划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更加严重的生态方面的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1 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被忽视

在现在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只关注自己能获得多少收益,而不顾在施工等工作过程中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例如: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私家车几乎成为了每个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只顾自己在精神和生活方面的享受,却忽视了私家车带给生态环境的重大危害,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导致,交通拥挤、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还有人们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排放的废水、废气等不加任何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1. 2 资源极度匮乏

对于资源问题的探究,还需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众所周知,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总量众多,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我国十三亿人口问题,再多的资源平均到每个人身上都已经所剩无几了。对于资源的问题很多,城乡规划发展中主要涉及的还是土地问题、水资源问题以及石油问题。首先,土地问题是城乡规划发展问题中是不能避免的,城乡规划发展,免不了要有房屋建设问题以及农田规划问题。就目前来看,在现在的城乡规划中,大量的农用土地被改造为商业或者工业用房,使我国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面对农用土地越来越少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首要解决的。其次,水资源问题也是相当严重。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我们最基本的生命健康都无法得到保障。然而,在现在的城乡规划发展中,农业中,人们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用来灌溉农田,工业上,将大量的废水、污水排入河流,。这样就导致了现在我国水资源的众多问题,地下水严重匮乏、可用水水质越来越差。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有节制的采用地下水,修堤坝水渠,多使用地上水等。但是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足的,水资源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最后,石油问题一直是经久不息的话题。似乎石油在这些年中就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私家车越来越多,石油资源更是问题重重。

1. 3 盲目规划村庄

对于村庄规划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那就是村中的合并问题,以及村庄合并后的改造问题。

(1)村庄的合并问题。在现在的城乡规划发展中,村庄合并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一般赞同合并的原因有这么几个:首先,合并村庄可以节约土地,将农民聚集在一起,这样之前的村庄既可以转化为农用、商用或者工业用地,合并后还可以更好的对居民进行管理,使居民从基本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但是这种看起来似乎不错的规划措施具体实施到村民阶层似乎就完全变了味道,出现了对于拆迁居民的补助不能保质保量给予,节省下来的土地不能有效利用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于合并后的村庄不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在村庄合并后,以为就达到了城乡规划的目的,好大喜功,往往忽视了合并后村庄的建设问题。例如:农田都采用了管道灌溉,但是农户还在吃自己家的井水;村子中活动房建设的有模有样,但是孩子们学习的教室还是危房等等。

2 如何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发展城乡规划

2. 1 注重生态保护

在进行城乡规划发展的过程中,不可以盲目的用城市建设的办法去发展城镇,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有目的的实施,例如村镇周围的绿地等生态环境必须加以保护。村镇的建设相对于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资源的重复利用,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再是之前的互相征服关系,而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对于村庄的原有优势要加以保护,以前存在的问题要提高重视,重点发展绿化植被的恢复工作等。

2. 2 选择合适的技术适当应用

绿色生态关键技术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很多原来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规划和实施中。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多元要素耦合的复杂巨系统,基于生态学理论和低碳方法的低碳生态规划技术是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全面进入实践阶段的有力支撑。目前,各种低碳生态规划技术正呈现出由单一功能向集成综合发展的过渡趋势,一般包括但不限于:紧凑混合的土地利用、绿色低碳的产业系统、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低耗清洁的能源系统、循环节能的水系统、减量再生的固废系统、和谐宜人的生态系统、综合集成的绿色建筑系统、智慧高效的信息系统等。各项低碳生态规划技术通过城乡规划特有的空间资源配置技术,可以使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更加符合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其中应用推广较为广泛的技术有被动式设计、微循环系统、低冲击开发模式、微降解与源分离、生态修复技术、环境模拟评估、碳汇分析等,但这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市场化、规模化的应用与推广还尚待时日。

2.3 规划政策的衔接

当前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起促进和保障作用的法规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政策、市场、技术三方联动的体制创新仍需不断探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的能源、资源、土地、水、环境保护、经济等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其规划的实施管理应当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完善实施监督、创新管理协调等多方面的手段来建立保障机制。当前迫切需要总结国内外成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案例,逐渐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形成明确的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同时,制定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关财税、产业配套政策,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提高城乡规划的实施效能,引导和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公众参与是社会支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低碳生态城市理念除了贯彻于各项建设中,还应逐步引入到居民日常的生活中,以此来逐步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上,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示范评选等多种方式推广低碳生态的理念,培养公众的环境素质、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体现绿色生活理念,从而达到全社会运行的绿色与生态。

3 结语

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但是我们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城乡规划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用生态文明的眼光进行城乡规划发展,明确规划任务,注重发展的方法,建立低碳、环保、和谐的新型规划发展之路,使我国城乡规划发展道路走的更加健康长远。

参考文献:

[1]刘智峰,黄雪松. 建设生态文明与城乡社会协调发展[J]. 池州师专学报,2015(06).

[2]郑少尉. 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的完善[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

论文作者:马良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论文_马良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