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作为电网事业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满足因为经济发展不均衡而导致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供电需求量,而且在电网故障检修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对于电力调度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要有很强的分析把控能力,而且还要在防范措施上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只有做好以上两点,才能保证国家电网的正常运行,给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问题;管理措施
一、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问题分析
1、运行管理风险。电力调度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是不容小觑的。管理不善导致的电力调度运行风险主要表现在:首先,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电力调度,相关部门引进了新型设备,然而能够熟练操作并熟悉内部原理的人才却相对匮乏,一旦电力调度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引发事故风险;其次电力调度运行操作很多环节都是重复的简单劳动,会引发操作人员的经验主义和思想上的松懈,导致失误;再次,值班人员对于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系统产生的数据记录错误或者交接班的时候交接出现纰漏,而且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都需要工作人员现场操作,无法远程遥控,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时间的延迟性等都会引起电力调度运行的事故风险;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对电力调度运行操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管理制度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而且缺乏实践,这些都成了电力调度正常运行的安全隐患;最后,电力调度运行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技术不过关,相关调研人员没有对不同地域群众的实际供电需求进行定期和真实的调查研究,再加上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欠缺和对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等都对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2、运行系统风险。电力调度是需要很多电力设备共同正常运行来保证的,如果工作人员在采购设备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那么会给后期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电力调度系统所需要的电力设备主要包括:监视设备、摄像录像设备、视频播放设备、摄像头云台设备、控制解码器以及防火防盗系统设备。众多电力设备中的任何一个生产质量不达标都会阻碍电力调度的信息流通,给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造成潜在风险。而且每种电力设备都有其使用寿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力设备会发生磨损,老化等不可抗的损坏,从而影响电力调度运行的稳定性,甚至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3、设计风险。电力调度系统施工环节的设计也是给电力调度运行过程带来风险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电力调度的时效性,在电力调度系统设计上总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是新的改进在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时会存在因设计不够完善而导致系统信息的错误传输,如果调度人员经验不够丰富,无法识别错误信息,那么按照错误信息发出的错误指令进行操作,将会给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带来非常大的风险。而且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诸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损坏电力调度设备,从而影响正常的电力调度运行。
二、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模式
1、安全管理框架。安全管理框架。由安全目标、范围、标准规范依据、业务安全目标、关键信息资产、网络安全目标、基本的安全管理与技术要求、需要应对的安全威胁与风险、安全组织管理与职责、相关安全框架、安全策略的管理与实施等内容组成,其中网络安全目标主要由系统结构、安全域划分、用户和管理员、数据和服务安全目标、物理和环境安全目标组成。复杂大电网下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管理框架的制定需严格遵循可行性、时效性、指导性、政策性原则。
2、风险管理流程。为应用安全管理框架开展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风险管理,安全隐患测试集、风险估算方法必须得到明确。安全隐患测试集是由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管理薄弱点组成的集合,主要由组织机构、物流环境、硬件、软件、业务流程等内容组成,相关内容源于历史运维信息及大量调研,配合层次化方法的分类,即可为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状态分析平台。为更好满足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需要,还应建立安全状态分析平台,这一平台应由数据采集适配层、应用管理层、功能展现层组成。其中,功能展现层应具备系统管理和B/S界面功能;应用管理层应具备基础管理功能和统计分析功能,基础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管理、配置管理、拓扑管理、IP地址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则由网络安全测量、拓扑仿真分析、配置合规性分析、安全自动化评估、安全评估报告自动生成组成;资源管理层由资源信息管理和资源模型管理组成;数据采集适配层由接口适配管理功能组成。
三、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措施
1、做好电力调度制度管理。第一,进一步严格了电力调度纪律。要求在每周两次的公司安全调度会上,电力调度室必须通报当期电量负荷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并针对各生产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进一步强化了电力调度管理。要求电力调度员要24小时实时监控网络运行,合理配置电力资源,同时根据负荷状况,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优化运行方案,做到勤调整、勤分析,降低线损,实现安全经济运行。第三,进一步加强了电力应急能力。着力提高电力调度应急管理职能和效率,在遇到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时,能够科学调度,科学指挥,同时协调好各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秩序和管理职责。通过强化调度管理,充分发挥了调度职能在电力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实现公司提出的“三保一控”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设备的管理。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设备是电力调度的基础,从设备管理上就要引起重视。在关乎民计民生的供电事业上的资金以及技术投入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采购电力调度设备时应注意所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够仔细对比相关参数,优中选优,质量上要有保障;其次,采购回来的电力设备由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并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确保安装前的电力调度设备均符合标准;再次,安装电力设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操作,确保使用时调度设备的各项参数都调试到了最佳状态;还有,电力调度设备投入运行以后,安排指定高素质人员对其进行监管检测,排除安全隐患;最后,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使电力调度设备始终能够在相对良好的状态下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
3、制定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策略。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除了加强以上相对可控的因素管理之外,还必须能够灵活应对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天气,地质等环境因素。很多电力设备都安装在露天的环境中,因此在项目施工的时候,要对当地的地质水情等进行了解研究,预估将来会对电力设备造成的损害,例如当发生下雨下雪等天气变化,或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应该采取怎样的风险控制措施,需要工作人员制定相关预案,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检查修复工作,将事故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结束语
调度管理是企业过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电力行业来说,电力调度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的,对协助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和事故应急处置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了严肃调度纪律,提高调度效率,增强调度管理的权威,抓牢、抓实调度管理工作,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高红亚.浅谈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23):371.
[2]刘浩聪.论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1881-189.
[3]陈文英.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风险及措施研究[J].科学家,2018(24):94-96.
[4]蔡勇涛.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电信技术,2018(26):460-462.
论文作者:范晶晶,王筱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