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观念由“孩子吃的饱不饱”转变为“孩子吃的健不健康”。伴随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食育”悄然走进了幼儿园,也走进了我们实幼。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且特殊的阶段。开展食育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健全幼儿人格。因此,探寻食育教育有效策略也是极其必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食育;饮食习惯;幼儿
一、食育及其开展的必要性
“食育”一词起源于日本。所谓食育,就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知识等的教育。对于“食育”的认识,即使说我们教育工作者,仍然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对于这个领域是陌生的,甚至可以说是忽视的、无视的一种状态。我们许多家长朋友亦是停留在不了解或听过但不是很明了的状态。不过,家长朋友普遍对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都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与期待。但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现阶段3—6岁幼儿的饮食始终存在较为严峻的偏食、挑食、多食、乱食、进餐过慢或过快,剩菜剩饭严重等浪费食物的现象。说明我国营养健康观念相对匮乏。因此,食育教育是极为必要的。
再者,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虽然,我国河南、河北、江浙等地已不同程度地开展幼儿食育工作。但由于缺乏国家相关立法和政策引导,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明显,导致我国的食育工作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探讨3—6岁幼儿食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两年“食育”也悄然成为我园全体教职工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通过践行食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养好的饮食习惯,还可以使其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幼儿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促进幼儿食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文对践行幼儿食育的必要性分析,下文将对幼儿食育开展的有效策略展开阐述。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国食育教育较日本等国,起步晚。日本通过食育促进文化传承的举措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食育,在食物选材与制作、珍爱粮食、餐桌礼仪等方面均有体现。如《论语》中所阐述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不言、寝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可以说食育是一种以“食物”为载体的教育方式[1]。对比先进国家,我国的食育长期以来始终停留在部分家庭实践范畴,社会推动作用不显著,因此“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对国外的先进理论及经验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推进科学立法,加强政策引导。
食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纵观日本在食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这跟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使其食育在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有法可依。现今,我国食育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产生一定的差距。反观我国在食育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难得出我国在食育方面的开展需要国家法律及政策的支持。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加强家庭食育。
我国的食育基本上是由家庭承担的[2],家庭是孩子食育的首要场所。孩子从婴儿期母乳喂养就已经建立了相关食育意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家长误将“吃多少的食物”等同于食育教育,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不惜将动画片、ipad、垃圾食品作为奖励,刺激孩子吃饭,最终导致孩子对食物失去了兴趣。因此,通过加强家庭食育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的饮食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如果家长没有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喂养,进入幼儿园后再没有积极配合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将很有可能影响幼儿将来长大后的饮食习惯。因此,加强家庭食育教育也是必要的。首先: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亲子陪伴,将“食育”这个理念,如:食物的来源,食物的生长过程、良好的饮食习惯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幼儿;其次:家长可以及时的纠正幼儿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再次: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最后:家长还可以在食育过程中,让幼儿了解一些饮食文化,如:“南米北面”、“南甜北辣东酸西辣”、“四季有别”等。
4.完善食育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师食育教育水平。
学校在开展食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食育内容与其他方面内容有机融合,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第一:在建构幼儿园课程体系的过程,要遵循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从种子到种植、培育、收获、制作等整个过程,尽可能的让幼儿参与。如:种植园——教师引导幼儿种植玉米,即幼儿通过日常给玉米浇水、施肥、拔草、采摘、品尝、分享的过程;教师带领幼儿体验种植水稻,让幼儿了解平时吃的饭从哪儿来?这也是我园特色课程的一部分……第二:开展与食育相关的活动,比如:小班幼儿生日会筹备,在一场生日会过程中,小班的幼儿们能习得什么呢?小主人们在老师引导下认真准备一场生日宴会,环境布置、准备食材、表演、分享美食等都是礼节;不是该阶段生日的幼儿扮演小客人角色,受邀参加生日会,准备生日礼物也是一种礼节;宴会举行时,小主人们在设宴场所的门外迎接客人,互相问候,引客入席亦是一种礼节;入席完毕,生日会即将开始之前,寿星表演,观众文明欣赏、表演结束给予掌声,更是一种礼节;幼儿们在用餐过程中是整个宴饮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饮食礼仪的核心内容——过程中寿星们热情款待、分享美食,取餐时有序排队、轮流取餐,进餐中幼儿们量力而为、安静进餐、吃完再取,也凸显文明礼仪;餐后收拾、善始善终,谁说不是一种礼仪。在看似小小的一场生日会中,孩子们懂得了派对主人应如何准备,如何款待来宾,并尝试如何礼貌地面对邀请、精心准备礼物,且在派对中行为举止合宜。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也不是表面的饮食教育,而是通过饮食教育和活动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从而培养幼儿科学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和完美的人格,最终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第三:在食育开展的过程中,开展常态化食育教学活动,最终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食育课程体系。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阶段性食育主题活动,如:小班的生日会,中大班的养殖园、种植园、小厨房等,提升食育教育的趣味性,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再者,食育绘本也是提升食育效果的重要途径,绘本在帮助幼儿掌握食育知识的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提升对食物的情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带领幼儿参观种植园里头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提高幼儿对食物的熟悉程度。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通过介绍毛毛虫的蜕变过程,告诉幼儿不能一次性吃太多食物,要吃的丰富、均衡才能实现成长蜕变;例如:绘本《古利和古拉》教会了幼儿如何制作蛋糕;第四:在幼儿园开展食育活动过程,要注重食育环境的渲染、营造 。第五:在食育教育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是食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我园定期开展教师生活技能培训,作为一名优秀的幼教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幼儿们全面发展的需要。如:包饺子等。第六:加强家园合作共育,如:“圆桌会议”开启新型家园合作篇章、定期开展家长微课堂,邀请家长参与到我园的食育教育过程中。第六:利用QQ群、电子家园联系栏、公众号、网站普及与宣传食育相关理念以及园里开展的相关活动,提升公众对食育的认知程度及对食育的认可,最终惠及幼儿。第七:加强教师的培训,加强园本教研,不断提升教师食育水平,促使教师在食育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
三、结论
幼儿食育关乎我国国民教育、素质教育,但食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这项工作的推进,依托于国家、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的全面努力!
参考文献:
[1]丁诺舟,张敏.从塑造人格到助推经济的全方位教育理念’--日本“食育”思想的历史与现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9):2835.
[2]李明晨.论饮食与生态的关系———基于湖北饮食与生态环境的分析[ 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5(1):4549.
论文作者:张榕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幼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我国论文; 饮食习惯论文; 食物论文; 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