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路桥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形象,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市政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认证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采用科学的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同时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各环节顺利的进行,保证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本文对市政路桥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技术
一、路桥存在的问题
公路桥梁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公路桥梁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涌现出了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从而为现代的桥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公路桥梁使用的实际情况而言,却通常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公路桥梁难以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而这些原因主要是桥梁设计问题和施工水平的欠缺。而这些原因将会直接导致公路桥梁不堪重负,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
二、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
1、深基坑钢筋、模板施工
施工前应对钢筋位置和高度精确测量,若需预埋钢筋则应设置专业人员监督和指导,并应搭设脚手架和钢筋定位架以确保预埋筋的高度和位置的准确性;钢筋施工完毕后应按照要求设置垫块,垫块一般为塑料或水泥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骨架施工完毕后应测量其尺寸以保证其和模板间距符合要求。
路桥模板多采用定型钢模,模板支设前应先除锈并涂刷脱模剂,并应采用水平尺和砂浆来平衡支撑部位顶面的模板底座以保证模板高度和桥涵根部不出现烂根现象,并可通过在模板和螺栓接口部位填塞海绵条,以提高单项结构强度并避免出现跑模和漏浆;拼模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保证上下顺序和子母口位置,模板支护完毕后应将台身和基础接茬面杂物清除干净,钢模螺栓旋紧时应采用正反交错模式,并用脚手架紧固。
2、横系梁、承台施工
横系梁主要是调节墩柱连接时所产生的偏差,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桩体的横向整体性,承台则是连接桩群,并可选用大直径桩代替群桩以保证其整体性并可降低造价,在承台施工前应先进行无损检测,并将桩顶预留部分和薄弱混凝土层凿除至密实混凝土层,应保证砂浆垫层平整且标高符合要求,垫层尺寸应保证能够承担承台和系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涂刷脱模剂,并防止污染施工缝;墩柱施工前应确保柱中心放样准确,模板支护前应将接触面杂质清除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保证模板拼接密实并施作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墩柱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串筒下料,浇筑完毕后应进行拉毛处理。
3、台背回填
市政公路地基、路基及路面的压缩可导致桥梁两端路堤沉降,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导致地基的压缩变形,填料的压缩、固结等可导致路面结构层被压缩,因而要求搭板上和桥面上应具有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方可有效避免沉降差的生成,或选用半钢性填筑材料以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并提高压实度,在台背填方时应自地基开始对整个台背回填,若条件允许则可用水泥、石灰等进行稳定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桥梁梁体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
1、盖梁施工技术
横穿法施工盖梁是预先在墩柱内埋设预留孔,并在孔内穿入钢筋或型钢来承受整个支架、模板及盖梁重量;或采用预埋法,即在墩柱中预埋钢板,待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在预埋钢板上焊接钢支撑来承担支架、模板及盖梁重量;支架法则是用钢管或万能杆件组装成的支架来承担盖梁重量;抱箍法则是用两个半圆形钢板安装在墩柱适当部位,钢板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其与墩身紧贴。
2、临时支座施工
这部分的施工通常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在施工的时候应该对保证这些土块是对称放置,在接头部位的混凝土满足强度之后再进行凿除。在有些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预制混凝土块摆放位置不正确,薄厚不均匀等现象,而且梁体也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会导致临时支座出现被挤的情况。在临时支座施工中出现梁体拖动的情况,则会导致内部的混凝土不能凿除,进而给后续施工造成一定的障碍。
3、混凝土搭板和顶层施工
在混凝土工程中经常会使用立模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因为在路桥工程中接近桥头的搭板混凝土顶部基层厚度比较小,所以在施工中碾压的时候会造成其破碎,所以在搭板混凝土施工中保证其底部和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十厘米,在下层混凝土施工之前应该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凿毛处理,然后再用混凝土找平,进而保证台背的高度满足要求。
4、混凝土施工温度
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会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造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严格地控制好温度,在拌合混凝土的时候可以使用冷水冷却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在高温季节,更应该重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缩短浇筑层的厚度,加快散热的速度,尽量缩小外界温度和混凝土温度之间的差值。
四、路桥过渡段施工
1、合理设置
路桥过渡段的沉降会影响到整个路桥工程的正常使用。所以当前施工单位为了避免沉降现象的出现,需要在强度不同的交接位置设置合理的过渡段。大多数的过渡段施工都使用平台填筑、搭接板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控制住反向坡的安置,通过使用各种合成材料来对过渡段进行加固,进而减缓沉降甚至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通过路面排水工程排出地基内部的水,尽量减少因为降雨等因素导致路桥发生破坏。搭接板技术就是对过渡段起到固定的作用,并根据计算出的数值进行移动,根据填筑平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合成材料,在压实的时候应该保证每层的厚度在十厘米左右。
2、填料控制
过渡段的部分是整个路桥工程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而过渡段的填料则能够反映出路桥表面的平整程度,内部是否出现塌陷情况,进而保证人们的车辆和人身安全,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工程土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填料,在选择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填料孔隙的大小,如果太大的话则导致很难控制压实度,在路桥投入使用之后会造成地基变形,所以应该先对选择的填料进行检测,保证标准符合工程规定的指标。
3、土工格栅
这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增强整个路面的稳定性,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应力和分散能力,进而防止土体发生侧面的变形。同时土工格栅具有很好的弹性,能够减小车辆的压力,进而减小路面的变形。此外,土工格栅还能够对上部的荷载进行分配,减小了荷载对整个桥台的应力,有效地避免了路桥的过渡段出现沉降问题,进而增强了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
五、路面排水
为了做好路面工程,必须进行路面排水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路面积水渗入到路面下部的混凝土中,导致内部的钢筋和水反应而被锈蚀,使得路面遭到破坏。在进行路面排水施工中我们应该进行相关的技术控制,首先应该对管线和里面的基础间进行处理,在地基内部的粘土层上挖一个双向坡,在其内部设置防水材料,出水口设置在地基的外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该控制好初凝时间,并使用钢刷使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如果施工人员发现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纹的话,就应该通过打毛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防水层的防渗透功能的发挥。在路面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路面上出现的波浪等现象使用铣刨机处理,加强路面的粘结度。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针对企业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对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并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掌握。总之,我们应该尽最大能力来保证市政路桥工程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奕平.市政路桥施工的管理与混凝土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395.
[2]张俊峰.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J].江西建材,2014,04:176-177.
[3]甄栋栋.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64.
论文作者:陈少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模板论文; 桥梁论文; 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