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教学活动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体论文,主体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有效性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肯定不是唯一的,依据教育理念、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内容等,教师会做不同的探索。《主体性教学研究》一书有这样的述说:“主体性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所谓对象化活动就是发生对象性关系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双向的相互转化和相互创造的双重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能动而现实的统一过程”。[1]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天津诗人林希有首以“土”为题的诗,“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附着大地上/你是土壤”。教学理论附于教育园地上,它就可以变为孕育生命的土壤,培育学生成长的沃土。下面就以“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为依据,分四个环节,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教的过程中把握主体(教师)的客体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位满腹经纶的教师不善于表达,其客体化的程度就低,就不可能有效影响学生的发展。这里指的表达,不仅仅指用到位的语言文字表达,它还应该包括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用智慧的教学方法施教、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呈现等。教师作为教的过程的主体,力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客体化,就要在行动上做到以上说的这几点。
(一)用到位的语言表达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对象化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实现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修炼教师语言艺术性的过程。
1.通过准确表达到位
语言表达准确,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应该学习的论题上发力,避免做虚功、无用功。
例如,在“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的课堂教学中,一位教师用替换的办法引入问题探讨。她这样问学生:“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替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你看通顺不通顺?”这里的“通顺不通顺”是个语法问题,而在科学探讨中,表达准确,应该用“有没有道理”“符合不符合客观事实”。语言表达准确,可以防止误导、避免歧义、加快教学目的的达成。
2.通过变换语言表达方式到位
学生感悟事物的思维方式是有区别的,有的抽象思维强,有的形象思维强。变换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使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领悟教师所要表达的道理。
例如,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后,学生提出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分裂间期图像数大大多于细胞分裂期图像数。我以“因为在细胞分裂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来解释,虽有一部分学生明白了,但总有一些学生还是实现不了从抽象到形象之间的过渡,看来非要通过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奏效了。我打比方道:如果大家在操场上自由蹦跳,跳累了,停在空中的时间变短,留在地面的时间就变长。然后我带着照相机来到操场,对准学生的活动场面,拍了一张照片。此时我问他们,在这张照片中是停在空中的人数多,还是留在地面上的人数多。学生恍然大悟:大多数停留在地面休息的同学好比间期的细胞,少数在空中跃起的同学好比分裂期的细胞。对于每个人来讲,只要他停留在地面的时间长,停留在空中的时间短,在拍照的一刹那,被摄入停在地面场景的机会就多于停在空中的。照相的一刹那,就如同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被固定的一刹那。生活中的场景与细胞分裂的场景如此相似,真可谓实例不同,其理相通。
(二)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活动是有目标的教学行为。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
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课为例,首先要明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的具体表述,其表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举例说出”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中“了解水平”层次,要求达到的层次不高。“说出”不同于“说明”,这里只要让学生说出例子即可。而“说明”是“理解水平”层次,是需要对事物进行解释的。显然“说出”也不等于“得出”,“得出”是“应用水平”层次,是需要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思维,进行总结,建立合理联系的。
如果本课学习中作为教的主体——教师随心所欲,提高难度,就是越位的教学行为。凡是越位的教学行为,同不到位教学行为一样,都是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从而削弱有效教学。所以,准确定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三)用智慧的教学方法施教
有效的教学必然是采用恰当教学方法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智慧程度越高,带来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因为智慧的教学方法往往在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将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内容通过必要方法教会学生?教师必须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课为例。《生物课程标准》对本模块的价值述说中有:“生物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的提法,而且在具体内容和标准中又有“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的要求。那么本节教学如何使学生领悟假说演绎法呢?具体方法是先将科学研究置于山重水复的窘境,然后领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第一步(置于窘境):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第二步(引入佳境):引用科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科学随着方法论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论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作为指路明灯,引出假说演绎法。
第三步(学习新法):带领学生学习这一从未了解的科学方法。应用假说-演绎法,事实上所检验的常常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即从假说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个别现象或事件的推论。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实际上检验的是演绎的“推论”。
教师将假说演绎的过程以板书形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内容见右上图)。
(四)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呈现
教学媒体从显示形式的角度看,基本上可分为语言、文字、图形、实物四大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媒体带来了新的内容,从这一角度,又可分为传统媒体(课文、模型、标本、挂图等)和现代媒体(录音、录像、电脑图像等)。但是媒体的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的效果。
媒体的运用中失去了选择性原则,就会造成媒体脱离教学任务,不紧扣教学内容,而盲目追求现代化、新颖、多样,会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反而起喧宾夺主的作用,何谈教学有效性。
媒体的运用中提倡互补性原则。所谓互补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结合使用中各展其长,弥补对方之短,即“优势互补”。互补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在又一个高层次、新角度上的重现。例如,在学习“突触”概念时,教科书中的图已能很好地反映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等结构,但学生对突触小体与何处相连没有感性认识,当配上一幅上一个神经元与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关系的全图时,学生感知的缺陷就得到弥补。这可以称为局部与整体的互补。此外,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关注平面与立体的互补、静态与动态的互补、模型与标本的互补等。
二、在教的过程中促进客体(学生)的主体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以极大的热忱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实施有效影响的标志,是促成学生主体化的程度。为促进客体(学生)主体化,教师在行动上要做到:以教学过程问题化,以教学问题过程化,调动内化;选内涵丰富的素材,拨动学生思绪,促进内化;先行探索,取得与学生交流的话语权,引领内化。
(一)以教学过程问题化,调动内化
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教学,以“问题串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能将科学发现的过程与科学方法运用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知识、能力的自主建构。
问题1: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后提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为什么还要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纯。)
问题2:有没有完全纯的材料可用来转化实验呢?(T2噬菌体。)
问题3:细菌和病毒那么小,直接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那么科学家怎样知道DNA进入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没有进入呢?有办法吗?(同位素标记法。)
问题4:如何标记才体现科学,有说服力?(科学家用和分别标记了噬菌体DNA中的P和蛋白质中的S。)
问题5:在培养液中我们没有办法发现“位于细菌内,而位于细菌之外”。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呢?(培养液作离心处理,然后观察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
问题6:用含有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同位素的细菌,结果将会是如何的?(观察实验结果。)
问题7: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确信是遗传物质。)
(二)以教学问题过程化,调动内化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良倾向,告诫说:“做学问,要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教学问题过程化,是调动学生内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例题的教学中,特别要克服只围绕正确答案作解释的去过程化倾向。
例题: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本题答案是B,如果只是围绕正确答案作解释,学生内化程度就低。采用问题过程化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用不同手势表示A、B、C、D作选择,掌握全班学生判断对错情况。然后让选择答案C的学生作解释。当学生说到可以根据蛋白块变小或消失达到目的时,大家明白了“蛋白块变小或消失”,也可以作为因变量认识,但当他说到实验1加入蛋白酶,可使双缩脲试剂呈现的紫色变浅时,另一学生发表自己不同观点:蛋白酶可以将蛋白液分解,但蛋白酶不能将自身分解,所以溶液还有蛋白。学生思维在此过程又受到了一次实实在在的、深刻的冲击。
(三)选用内涵丰富的素材,拨动学生思绪,促进内化
在《生物课程标准》中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要求。开发并选用来自学生群体的素材,更具有促进学生内化的感化力。一次,一个文科班的学生向我提供资料:小的时候很喜欢虫子,于是每到夏天下完雨后就和一群孩子到家附近的花园树下,像一群鬼子探雷一样寻找蝉(俗称知了)的幼虫。然后把它们带回家放在纱窗上待到第二天早上就能够看到成虫了,也就是蝉。我每天晚上都会抓来三五只蝉的幼虫,把它们放在屋内纱窗上,可整整一个夏天都没变出一只会叫的雄蝉。后来有人建议把它们放到朝向屋外的纱窗上,果然,第二天变出的都是会叫的雄蝉。
在《遗传与进化》的教科书中有“训练提出假说”的内容,用书中举的实例就能圆满达成训练的目的。但换用来自学生的实例,不仅能训练学生提出假说,还能调动理科班学生的神经,启迪学生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四)先行探索,取得与学生交流的话语权,引领内化
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有许多探究实验是教师从未亲身体验过的,教师要引领学生内化,就要与学生交流。亲为了,才能与学生身临其境交流,才有引领探究的话语权。
例如,亲自做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探究,才能在学生做不成功时,做出“吹气时间要长些,容器中水要少些”的具体指导。
三、在学的过程中关注主体(学生)的客体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只有其客体化(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发表观点、提交学习成果等),教师才能发现教的成果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影响。此过程的关键是营造学生学习客体化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错误,不失身份;回答正确,大展光彩。
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可因人、依事的不同,采用相宜的办法处理。例如,采用“转移对象法”——教师说:“听听同学的回答,受启发后再发表看法”;“保护自尊法”——教师说:“可能是你对这个问题不太熟悉吧”;“苦恼解脱法”——教师说:“俗话说要想快快成功,就应快快失败。你第一个回答,尽管不正确,却为其他同学快快接近正确答案做了有益的先行。”教师呵护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好心情中继续学习,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有保证。
对回答正确,尤其是有创新精神的客体化表现,教师不应该吝啬夸奖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夸奖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一次阅卷,我负责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适量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回答的:配制0.1,0.2,0.3,…摩尔升的氧气,将种子放入其中,此外温度、水分条件相同,然后进行培养,观察结果。但当我阅卷到一个又有文字又有插图的答卷时,由于字迹潦草,有些不耐烦,不过我还是忍着性子看了下去。看到答案很有新意(因为全年级500多人中只有他是这种答案),而且简单、易操作。他是这样回答的:选用不同容积大小的玻璃罩,将相同数目的种子放入其中,并满足相同的适宜温度和水分条件,并将玻璃罩封好,进行培养,观察结果。并配了一幅图。
此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想知道他是谁。当我揭开密封线,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成绩一般学生的名字。于是在第二天讲解时,我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也分析此做法又符合实验设计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这比起配制0.1,0.2,0.3,…摩尔升的氧气更易操作;而且更符合题意——适量的空气,而不是适量的氧气。这时我借题发挥,半开玩笑地说:“由于你字迹潦草,阅卷时我都有些不耐烦了,差一点就将你这一创新做法给埋没了。”以此提醒学生养成写字整洁的好习惯。接着又在我教的特长生班上,宣扬了这个从学习成绩讲不如他们的同学的创新做法,并告诫学生:你们配不同浓度的做法,书生气太浓了,生搬硬套学科知识影响太深了。今后只有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才会有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创新之举。
四、在学的过程中重视客体(教师)的主体化,提高日后教学的有效性
以学生学习中的生成为镜子,自觉反思,对日后教师业务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不仅要清醒认识自身不足,也要从达成目标的好的案例中总结经验。
(一)从满意的案例中总结经验
在进行“创新思维——生物篇”的校本课程学习中,我每次课前都留几分钟让学生造句。例如,第一次上课用“跳出”一词,造一句有关创新的句子。然后开始“大胆跳出传统概念的框框——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的学习。第二次上课用“把握”一词,造一句有关创新的句子。然后开始“偶然现象和把握机遇——免疫法原理的发现过程”的学习。
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造句,我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路被打开了,紧扣创新造出句子的学生多了,质量也提高了。当第三次上课前,我让学生用“方法”和“发现”两词,造一个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创新句子。五分钟后收来阅览,发现学生在创新思维上有明显的进步。
在学生浓烈的创新意识氛围中,开始学习“创造新方法,实现新发现——胰岛素的发现过程”。学生在边听边思考中发现,胰岛素的发现过程好像是刚才一连串创新造句的形象化再现。
(二)从不足案例中完善改进
在学习类比推理时,教科书中是以光波与声波作例子学习的。但高二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到这方面知识。不过他们在地理学科已有“背斜”的介绍,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用中东油田与松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为例,从生油条件、聚油条件、储油条件进行类比,就能推理出松辽平原可能也有大油田。这样,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作铺垫,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就容易了。
课堂教学作为“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能动而实现的统一过程”,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的过程的主体(教师)的客体化环节上多一点彰显教法的创新性,在客体(学生)的主体化环节上多一点激活自主建构的积极性,在学的过程的主体(学生)客体化环节上多一点关注学生学习的生成性,在客体(教师)的主体化环节上多一点提高教师反思的自觉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程度就会有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