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培育现代批发商_中国批发市场论文

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培育现代批发商_中国批发市场论文

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战略要点是培育现代批发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发商论文,新时期论文,批发市场论文,要点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商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其中批发市场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突出问题一是盲目、重复建设,低水平数量扩张;二是市场秩序混乱,商业欺诈严重,伪劣假冒横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培育和规范批发市场的政策思路存在明显偏差,即极大忽略了对批发市场主体——现代批发商的培育。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批发商配置资源的经济

现代批发商业通常表现为经销商依托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大批量从生产商进货,并组织分销的经济活动。与零售商相比,批发商不是直接面对千百万消费者和用户,而是面对具有一定购销批量的中间商。与大批量现代生产相适应,需要低成本、大批量地组织货源、储备商品,并大批量组织分销。这种以低成本支撑的“大进大出”的经济优势,使批发商业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商品经营形式。更重要的是,批发商了解市场信息,可以节省用户、零售商和亿万消费者家庭的选择时间,在众多生产商之中先期筛选出物美价廉的适销产品,自然具有降低成本、裁决优劣、剔除赝品、满足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批发商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是流通领域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当我们接受“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的基本判断时,实际上就包含了对批发商重要地位的确认,即批发商就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人格化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现代批发商配置资源的经济。

二、中国批发市场的规模与现状

截止1997年底,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农副产品、粮油、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在内的四大类批发市场体系, 初具规模的大型批发市场有4400多个。其中,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近200个, 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500多个,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900个,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800多个。与此同时,批发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年成交额超过1 亿元的批发市场有近千家。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前十名最高成交额达90亿元,最低者也逾20亿元;规模最大的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大多超过100亿元,最高者达200多亿元,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也已超过50亿元(注:资料来源:《1998年国内贸易年鉴》。)。

截止1996 年底, 支撑上述批发市场的大大小小的批发商网点达到202.6万个,从业人员1309.9万人,分别比上年猛增29.94%和13.27 %。从经济成份或所有制结构比重看, 国有批发企业或批发商网点有39.98 万个,拥有员工607.2万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批发商网点48万个,拥有员工360万人;私有制批发商网点7.38万个,拥有雇员64.9万人; 个体批发商贩104.78万个,从业人员达241.98万人;联营经济性质的批发商网点4342个,拥有5.59 万雇员; 股份制经济性质的批发商网点 1.45万个,拥有雇员23.3万人;外商投资设立的批发企业网点1698个, 拥有雇员3.2万人;港澳台投资设立的批发企业网点1165个, 拥有雇员1.9万人(注:资料来源:《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这些批发商和从业人员,按大类分布在食品、饮料、烟草、棉、麻、土畜产品、纺织品、服装、日用百货、日用杂品、五金、交电、化工、药品、医疗器械、能源、木材、建材、金属材料、机械电子设备、汽车及零配件、再生物资回收、工艺美术品、图书报纸和农用生产资料等广泛的领域。

中国批发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存在问题也很多,最大的问题是批发商的经营规模普遍过小,经营、结算方式十分落后,甚至非常原始,商业欺诈行为屡禁不止。其中,资产额上千万元、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批发商为数极少,而资产仅几万元、年销售额仅十几万元的小商贩遍地都是。

换句话说,目前中国市场流通结构十分奇特,一是现代零售商异常活跃,而依托现代科技、管理的现代批发商非常沉闷,批发体系迟迟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水平;二是种种“销售难”的状况,不仅没有促成批发商的成长,反而抑制了其发展的机会。这种状况出自两个基本原因:

第一,原计划体制下国有批发商业,没有能够在新时期转换机制、脱颖而出。一方面,生产企业片面强调“减少环节”,越过批发商自行销售产品;另一方面,零售商越过批发商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如此“两头挤”,本应具有重要地位的、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批发商业体系,始终未能发展壮大。

第二,非国有批发商在新时期未能及时成长起来。目前,中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商品批发市场,年销售额也很可观,有的达到数百亿元。但仔细观察,这种销售额是“攒鸡毛凑掸子”凑出来的,并未因此培育起多少个成气候、成规模、大进大出、举足轻重的现代大批发商,最多不过是一批几十年如一日、十分原始、很不规范、永远长不大的“小老树”。这样的“小老树”再多,也并不代表未来,更不代表中国商品批发市场发展的方向。这种十分古老的小、散、差批发商模式,支撑着中国经常引为自豪的数不胜数的批发市场,并构成了市场秩序混乱、伪劣假冒猖獗的内在基因。

三、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战略要点是积极促进现代大批发商的成长

中国由小商贩支撑的古老、原始、落后的商品批发市场已经严重过剩,而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经营管理手段和财务结算手段的大批发商却严重不足。这一强烈反差是中国目前商品批发市场的症结所在,也是长期以来市场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批发场所、轻批发主体等政策偏差导致的必然结果。而国外大批发商的纷纷涌入,迫切要求中国加速“告别原始”的政策调整,尽快走出误区,扭转上述奇特状况,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批发市场培育推向以发展现代批发商为主体的新阶段。

如前所述,中外理论都指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调节基础的经济。而实践显示,批发商刚好是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人格化表现。也就是说,是现代批发商在配置资源:风险意识、信息优势、批量优势、价格优势、信誉优势和产品开发优势等等,使他们在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自然发挥着筛选供给、迎合需求的强大作用。资源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合理配置的。没有这样的现代批发商,中国的资源配置就难以合理,人人痛恨的商业欺诈、市场混乱就不会改观。从总体而言,以现代批发商为基础,而不是以“传统小贩”为基础的中国批发产业,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说,都会带来可观的利益,目前基本上是商业体系的一大空白,也注定了中国将是下一阶段被人极力拼抢的“蛋糕”。

当中国商界在愈加拥挤的零售业争抢得不可开交而批发业由小商贩唱主角的时候,精明的外国巨商已经在悄悄填补“中国的空白”,“抢滩”使他们获得了巨大利益。

虽然中国的开放政策还没有全面覆盖批发商业,但实际上一批世界跨国公司已趁中国批发商业困难重重之际悄然布阵,并取得赫然业绩。据最新分析资料显示,世界跨国公司主要采用四种方式向中国市场渗透,成功布下了实际上的批发网络,并且包含目前人们只简单、肤浅地认定为“外国零售商”的那些著名商家。

方式一:以国内中小零售商为争夺对象的“货仓式”批发商业。如“沃尔玛”、“麦德龙”。来自德国的麦德龙以“配销”名义在国内注册,现已在上海、无锡、宁波建起连锁仓储式的大批量销售网点,每个网点营业面积达1.6万平方米,吸纳10—12万个会员制客户,60—70 %的客户是团体购买或批发销售。麦德龙初步设定的目标市场是中国的中小零售商,并计划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每隔100—150公里,就建立一个批发网点,以继续增强其辐射能力,通过批发方式对中小零售商实行控制,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这些方式、特点是认定其批发性质而非零售的重要依据,而迄今为止,人们大都忽略了这些零售商所具有的批发含义和批发特征。当中国正在呼唤自己的现代批发商的时候,猛然发现“洋批发”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活跃在我们身边。这种全然无知的“麻木现象”颇值得中国商界深思。另外,这种销售模式则值得中国现代大零售商思考进军批发业的“下一步”研究借鉴。

方式二:以“就地产销”的形式渗入市场,并建立相应的批发网络。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大陆已投资8亿美元,建立了20 多家分装厂和庞大的批发网络。

方式三:外国公司以品牌为旗帜,在中国大陆建立代理制批发网络,大到汽车、电脑、机电设备,小到服装、食品、日用品,外商的批发业务由各级代理商网络具体实施。外商“玩”系列品牌,就地开发、布点,组织知名品牌批量产销,达到增加销售额和利润额的目标,这一点也值得中国造就现代大批发商时予以关注。

方式四:借助中国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会,加紧在物流产业和加工配送中心投资,在生产与流通的难以政策界定的“灰色地带”,大举建立依托配送中心的批发产业。例如,日本的大荣、丸红等知名流通集团,在中国大陆已建立起配送中心,为它们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提供服务。这种先以零售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发展连锁店,再建立配送中心,是“洋批发”迂回进入国内市场的典型路径之一,也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大零售商向批发业过渡、扩张,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一条思路。

上述四种方式基本表达了国外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批发革命”的主要内容特征。值得中国商界关注的所谓“批发革命”的最新动向,一是批发资本多元化,制造业资本与零售业资本均大量快速注入批发领域;二是批发企业模糊化,不少企业的法律身份或存在形式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而实际上从事大量的批发业务;三是经营机构大型化、职能综合化,即批发规模庞大,综合配套服务,辐射面广,控制“上家”制造商和“下家”零售商的能力很强;四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

外商“批发革命”的新动向,与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寻找”批发商的呼吁不谋而合(注:宋则:《中国寻找批发商》,载于《科技日报》1997年6月20日第3版。)。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现代批发商业已不仅是理论、政策思考,而应是商界的行动。

1998年10月,上海市已经率先提出了“在目前大量中小代理商、经销商当中,尽快培育一批大型代理商”的初步设想。对此,这里顺便指出两点。第一,“设想”来得有些迟了,但总比继续没有设想要好;第二,这一思路有个致命弱点,即只局限于“从中小商家里去快速培育大型代理商”,很难有什么“快速”可言。本文认为,现代大型批发商更有希望从目前国内已经较大的零售商家中脱颖而出。当然,上海提出设想毕竟是国内关于发展批发产业的最新动向,值得进一步跟踪调研。

中国下一阶段的政策重心除了整顿、规范由小商贩构成的批发市场以外,要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对大批发商的培育,特别要尽快从目前实力雄厚的大零售商中,开发出能够与国外商家抗衡的大批发商。对此,现代批发商的规模和活动能量值得关注。凡国际化的巨型制造商或销售商集团,其销售额之所以巨大、利润之所以丰厚,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销售额的绝大比重不是来自“地产地销”和“外产地销”,而是来自大大超出本地市场容量的“地产外销”,特别是来自具有大进大出批发优势和特征的“外产外销”。例如,世界驰名的美国沃尔马公司,1997年销售额达到1192亿美元,利润额达到35.26亿美元,位居美国企业界500强的前四名。作为商业企业,生意做到如此之大,全在于该企业并不局限于美国本土,而是在全球寻找发展空间,迄今依托商品批发、配送模式,已在世界各地成功布点3000多个。这一点很值得重视。

反观中国商业企业,即使是名列前茅的知名商家,几乎没有走出地产地销、外产地销,受制于本地市场容量的发展阶段和传统模式。于是,我们看到的景象是,本地市场容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本地大型零售店的单纯数量扩张,本地客源和购买力加速分流,“生意越来越难做”。各大商家之所以奋力拼博(有的只能算是苦苦挣扎)依旧难寻出路,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中国新时期商业机会的巨大空白视而不见,却继续在本地商圈里“挤作一团”,没有实行购销重心的战略转移。除了原来认识到的以外,严重缺乏“转移意识”、“空白意识”,是中国与国外商家的根本差距。亡羊补牢,新的巨大商机正在于此。窗纸被戳破总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大有希望的出路,就只须将眼光从地产地销、外产地销的传统模式中稍微移开一点,再向前迈出一步。当然,这一步对中国大型零售企业来说,将是又一次并不轻松的质的飞跃。

批发商是批发市场的主体。抓批发市场建设必须抓住培育大批发商这个要害,而不是到处“圈地”、“摊煎饼”,复制乱哄哄的小商贩集聚场所。要抓住这个新增长点的关键,一是推动国有工业企业、商业零售企业改革,同时对近些年来各类企业另起炉灶、自发建立起来的各种分销机构,通过市场化途径实行专业化资源重组,按照商品特点、流通环节的客观需要,在平等互利、合理分工原则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和促成一批具有现代规模、专业化的国有大批发商。这是提高商品市场组织化程度,改变商业领域“小”、“散”、“乱”、“低”(水平)状况的重要举措。二是放宽政策,有针对性地鼓励非国有商业企业和个体、私营商贩,把自己的批发生意“做大”,通过改组现有的众多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调整其原有市场主体的经营批量过小的组成结构,引导他们参与更多品种、更大范围、更大批量的商品交易,赋予其权利,明确其责任,同时对他们的交易行为和经营状况实行有效管理。

中国迫切需要相当数量高起点、辐射强、真正有“大进大出”实力的大批发商。因此,需要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回报率原则,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的局限,为有志投身商品批发产业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非国有大小商人们,提供有足够吸引力的宽松环境。在中国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以开发批发商为目标,调动和重组现有资源进军商品批发领域,促进从旧体制“走过来”的企业和改革之后“冒出来”的商贩殊途同归,共同“发展”新的商业机会,为繁荣中国的批发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共同推动市场流通结构的合理化。

标签:;  ;  ;  

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培育现代批发商_中国批发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