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ErwinNeher教授应邀来四川师范大学做学术演讲论文

诺贝尔奖得主 Erwin Neher教授应邀来 四川师范大学做学术演讲

9月18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厄温·内尔(Erwin Neher)教授学术演讲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了演讲。演讲会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一丁主持。厄温·内尔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离子通道:它们的发现、功能及其在医药中的作用》的学术演讲。他通过意大利医生、物理学家与哲学家路易吉·伽伐尼(Luigi Galvani)、现代神经科学之父拉蒙·卡哈尔(Ramon Cajal)、朱利叶斯·伯恩斯坦(Julius Bernstein)、霍奇金(Hodgkin)和赫胥黎(Huxley)、迪特尔·勒克斯(Dieter Lux)等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讲述了离子通道的发现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检测到细胞间微弱的电流,学者们开发了膜片钳这一技术。他说,离子通道实质上是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构成,它们聚集起来并镶嵌在细胞膜上,中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物质快速进出细胞的通道。离子通道的活性,就是细胞通过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调节相应物质进出细胞速度的能力,对实现细胞各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有三大意外发现:离子通道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执行不同的任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通透性;离子通道可作为药物治疗的靶点;离子通道缺陷可能导致疾病发生。他还介绍了关于可以感知冷热的离子通道的知识。最后,厄温·内尔教授感谢了对膜片钳技术有贡献的先驱们。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海东代表学校向厄温·内尔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此次聘请厄温·内尔教授为学校荣誉教授,是推进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加强学校国际交流,开拓师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带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特约作者简介

高明忠(1980—),男,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深地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研973、国际合作、支撑计划、重点基金等项目共9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75篇,其中57篇被SCI/EI收录;作为第一完成人授权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8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等8项省部级奖励。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Plos One》《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期刊学术编委。多次赴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加拿大等交流访问。本期发表特约文章——《小曲率隧道盾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标签:;  ;  ;  ;  

诺贝尔奖得主ErwinNeher教授应邀来四川师范大学做学术演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