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出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急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0.7±0.2min,急诊停留时间9.5±1.5min,急救时间62.5±1.3min,死亡率7.1%;对照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2.5±0.3min,急诊停留时间22.7±1.3min,急救时间39.9±1.7min,死亡率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传统护理;急诊护理路径
为了观察传统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出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出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确诊,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脏疾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4±17.8岁;男15例,女13例。对照组28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3±16.4岁;男16例,女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路径:①组建急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和小组征询科室专家意见,查阅资料,考察医院实际情况,依据护理评估规范程序,对采集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落实等级责任制专职急救护理制度,根据患者数量和护理工总量适当调整上班工时数,定期组织考核,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②人员培训:落实急诊护理路径之前首先开展小组成员的教育培训,内容有急救护理路径落实内容、急救技能、实训模拟、护理行为规范等;③急诊护理路径实施:遵循初步评估、早期检查、病情评估的基本顺序,接诊30s内看诊、问诊、分诊,快速评估病情,进入急诊护理路径,抢救优先,登记挂号在后,开放绿色通道,接诊后立即转移至抢救室组织抢救;④抢救方法:定时落实抢救措施,实行危机值报告制度,1-2min给氧,3min测量血压血氧,5min建立静脉通道,心电血压和血样监测,10min心电图,采集血液样本,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吗啡镇痛,发现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计算两组患者的死亡率[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0.7±0.2min,急诊停留时间9.5±1.5min,急救时间62.5±1.3min,死亡率7.1%;对照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2.5±0.3min,急诊停留时间22.7±1.3min,急救时间39.9±1.7min,死亡率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时间和死亡率比较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中老年发病更为频繁,病情危重,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部分患者合并上腹部绞痛,甚至出现神志障碍、发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严重症状,如果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抢救,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关键在于尽早、持久充分开通梗死血管,改善患者心肌梗死症状,从而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急救护理路径是近些年国内外针对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提出的新型抢救护理方法,希望通过更加规范及时的抢救护理措施,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从而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省抢救时间,开辟心肌梗死生命通道[5]。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为主的服务计划中的落实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抢救准备更加充分,抢救操作更加迅速,抢救成功率也更高。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死亡患者中有50%以上都是发病后1h院外猝死,致死原因为可以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和传统护理方法相比,急诊护理路径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更加仔细,病情评估更加准确,临床分诊、病情评估和生命体征检测工作都更加及时,护理操作熟练度也更高,从而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打好了基础。
结语:
综上,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瑾.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184-185.
[2]王东花.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7):166-167.
[3]董新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7):197-198.
[4]邹灿.心理干预对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2):37-39.
[5]路彩霞.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3):142-144.
论文作者:刘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路径论文; 死亡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