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从“李宇春现象”看传媒影响下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性论文,新形象论文,现象论文,形象论文,传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568(2006)02—0062—07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05年的“超级女声”赛事侵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难逃这场娱乐秀。对于年度总冠军李宇春的产生,大众的声音褒贬不一。有网友称她“根本就是个男人”;在她获得冠军之后,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大众娱乐的悲哀”、“是审美观的异化”。领先的短信投票说明观众对她的认可,而网络上存在着对她形象的指责。本文讨论的问题是,李宇春所代表的女性形象是否与过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是如何产生的;大众对该形象的认同是否有群体差异;传媒如何塑造和传播该形象。
(二)文献回顾
前人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对女性形象影响的理论研究涉及到哲学、社会学和传播学。建构论提出,女性形象不仅由其经济地位所决定,而且被社会文化所建构,形成对女性角色的模式化,大众传媒即是建构的工具之一。另一派则强调“话语——权力”在女性形象上的影响。该理论溯源于福轲。福柯认为,话语就是在服务于某种类型的权力关系的背景中组织知识的特定方式,① 媒体则是话语的作用的媒介。这两派理论是笔者的分析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中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女性主义媒介理论。这种理论继承了社会建构论,认为媒介对刻板印象进行复制或强化。② 女性文学研究者王周生认为,商业利益的驱动和男权意识的历史渊源上是大众传媒制造性别不平等的两个祸根。③ 笔者同意此观点中对商业媒体追求大众认同的论述,但媒体被赋予一种保守化倾向,对此有待商榷。
虽然侧重不同,但关于大众媒介对女性形象影响的研究都试图解释女性在商业社会中的刻板形象和社会对这种形象的认同。在这个问题上各理论的共同观点是,当代的女性形象是其被动地位决定的,女性形象的确立和维续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导致女性刻板印象的强化。但在中国,女性形象并非一成不变。1949年之后的头30年,媒体一直在提倡女人掩盖所有的女性特征,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女性有一种回到传统角色的倾向和强调性别差异的倾向。④ 从这点来看,李宇春的形象则是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反叛。那么,这种形象是什么?大众传媒对其进行再生产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社会如何反馈?通过这些问题,或许对前人提出的观点有所拓展。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目前中国媒体宣传的女性形象是温柔贤淑、关注婚姻家庭的,要么是默默奉献的家庭主妇,要么是青春美丽的女孩。⑤ 李宇春的形象却被评价为“俊美”、 “帅气”,她从来没有穿过裙子,对舞台和观众的情绪有很强的控制力。因此笔者将李宇春所代表的形象界定为“在当代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以弱化曲线为外在表现,以强化独立、控制力和成就倾向等为内在气质的形象”。为了检验这种界定,在问卷上,笔者将“新形象”概括为:帅气、缺乏曲线、独立、直率及具有控制力,用人们是否同意此概括来判断该形象的内外特征。为考察大众传播媒介对该形象的作用,笔者将被试者观看节目前后对于该形象的认同差异作为测量指标进行研究。
笔者在北京市进行了30份问卷的试调查,结果基本与假设符合。正式调查是在北京市内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26份,回收率为90.4%,有效问卷为225份。 运用SPSS11.5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
样本的情况如下:
男性:100人;女性:125人
13—18岁:36人;男性19人,女性17人
19—25岁:115人;男性46人,女性69人
26—58岁:74人;男性35人,女性39人
为了确保研究的深度,笔者随机抽取了6个被调查者进行了个案访谈。
二、新的女性形象及其产生原因
中国社会的“现代女性”外观往往是:敢于暴露甚至性感,但也具有温柔贤淑、追求浪漫爱情、关注婚姻家庭的内在倾向。⑥ 不同于1949年后三十年的女性“男性化”形象,这股强调“女性美”的潮流被称为女性形象的“回归”。在这个背景下,李宇春的出现代表了一种不同的中性形象,笔者以问卷的方式考察了大众对这种形象的认识。
问题:如果将李宇春的形象概括为缺乏曲线、帅气、独立、直率、有控制力,您同意这样的概括吗?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同意.D.无所谓
被调查者对问卷概括的李宇春的形象的态度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人) (%) (%)
非常同意 108 48.0
48.0
比较同意 65 28.9
76.9
无所谓40 17.8
94.7
很不同意 12 5.3100.0
总计225 100.0
数据显示,绝对多数(76.9%)的被调查者同意问卷所概括的李宇春的形象特点,由此推论被调查者对本文中“新形象”的界定基本赞同,这种形象是中性的,与前问所述的温柔、性感的女性形象背道而驰。
问及被调查者是否认可李宇春的形象,有65.8%的人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意见的为29.8%,表示无所谓的为4.4%。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肯定了李宇春的形象,说明大众对这种形象的接受有一定广泛性。由于对女性形象的认可涉及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诸如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等,我们希望从个人特征入手,分析影响判断女性形象的社会因素。性别和年龄是被调查对象的最基本特征,在本次调查中被作为重要的自变量。
马克思主义女性学说认为女性经济地位的上升会引起其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⑦ 然而,如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经济决定论往往只提供了某种社会现象的可能性,在1949年后三十年间,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并不是导致女性形象“去女性化”的关键原因,政治宣传对女性独立形象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后中国女性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女性形象不是走向独立,而是出现“回归”,这说明经济独立虽然导致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为女性新形象诞生提供了机会,但社会其他因素的变革才使它的产生成为必然。问卷对被调查者所形成的女性形象观念做了调查。
问题:您认为当代社会的女性形象应该是___?(请选择您认为最适当的一项)
(1)美丽性感(2)温柔、善解人意(3)独立自主(4)中性率直(5)精明强干(6)其他
人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
(人)(%) 比(%)
美丽性感 4620.4 20.4
女 温柔、善解人意 6930.7 51.1
性 独立自主8839.1 90.2
形 中性率直104.4
94.7
象 精明强干2 0.9
95.6
其他 104.4
100.0
总计 225
100.0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对当代女性形象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美丽性感”、“温柔”和“独立自主”三个类别,但加入性别变量可发现,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期待集中于前两个类别,比例高达80.0%,而女性对自身形象的期待则集中于第三个类别,占59.2%。
性 人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别 (人)(%) (%)
男 妇性 美丽性感、依赖性强35 35.0 35.0
形象 温柔、善解人意45 45.0 80.0
独立自主14 14.0 94.0
中性率直3 3.0 97.0
其他3 3.0 100.0
总计100100.0
女 女性 美丽性感、依赖性强11 8.8 8.8
形象 温柔、善解人意24 19.2 28.0
独立自主74 59.2 87.2
中性率直7 5.6 92.8
精明强干2 1.6 94.4
其他 7 5.6 100.0
总计 125100.0
基于多数女性以独立自主作为理想女性形象的最重要指标,我们可以认为,当代女性的主体意识是非常强的,这种意识的来源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新形象认同的性别差异及认同度的年龄差异
(一)新形象认同的性别差异
尽管也有男性歌迷的存在,李宇春的女性支持者占多数。笔者对她的歌迷和反对者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其中女性认同李宇春的比例(89.6%)大大高于男性认同的比例(36.0%);而女性不认同的比例(4.8%)则远远少于男性的比例(61.0%)。
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认同方面出现了性别分化,男性不认同的占绝对多数。通过卡方检验,用性别作为自变量对认同度的分析是具有解释力的(卡方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性别对认同度的解释力是0.452。男性要求女性以女性的姿态出现,表现女性的气质,任何违反这种要求的女性即被认为是异常的。问卷呈现的仍然是这种态度。女性的刻板印象依然通过社会制度和文化被再生产,在男性的意识中依然强调着女性作为被观赏者的本质,即她必须具有肉体美和感性的、依附性的气质,只有这样的女性才被男性所承认。
这个数据和上文统计表中关于两性对女性形象的不同期待都可以说明,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女性应该以什么形象出现有着显著区别。男性希望女性表现出妩媚、温柔、依赖等,而女性则希望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社会。李宇春虽然是女性,但并不表现出男性所认同的形象特点,而具有女性向往的控制力、自信、沉着和独立。在问卷和访谈过程中,认为李宇春很帅的女性更强调她的率真和舞台控制感才是她们所认为的“帅”,这种“帅”能够体现在她的中性形象上。对女性的这种看法,媒体的关注少而片面,多数女性节目依然以女性的家庭和情感生活为主,或者是强调“女强人”个人生活的不幸福。也许正因为如此,李宇春的形象能迅速得到女性的认同。
(二)新形象认同度的年龄差异
问卷显示李宇春的支持者大致可分两种,一是欣赏她的中性气质以及有该种形象期望;另一种认为,她虽然表现得中性化,但有女人味或有女性的美德。笔者将被调查者分为3类,1是13—18岁,2是19—35岁,3是36—58岁。鉴于男性每一组未填的比例都占绝对多数(57.9%、54.3%、71.4%)⑧,只考虑女性在认同原因上的差异。
认同原因
年龄认同原因
人数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人) (%) (%)
13—18岁 我欣赏她的帅气
847.1 47.1
我曾经或现在就
423.5 70.6
是这样
她很有女人味 15.9 76.5
其他
317.6 94.1
未填
15.9 100.0
总计
17
100.0
19—30岁 我欣赏她的帅气
14
20.3 20.3
她很有女人味 23
33.3 53.6
率真、真诚
17
24.6 78.3
其他 11
15.9 94.2
未填 45.8 100.0
总计 69
100.0
31—58岁 我欣赏她的帅气
12.6 2.6
我曾经或现在就
11
28.2 30.8
是这样
她很有女人味 13
33.3 64.1
率真、真诚
37.7 71.8
其他
410.3 82.1
未填
717.9 100.0
总计
39
100.0
从三个年龄段被调查女性的认同原因差异可以发现,13—18岁的女性因为这种女性形象的帅气而表示认同的占相对多数,19—25岁的女性因为该形象表现出的女性气质而表示认同的占相对多数,26—58岁的女性选择此原因的比例也较多。因此,13—18岁的女性的确认同这种中性形象,而19—25岁的女性主要是欣赏该形象的“外刚内柔”,26—58岁的女性较多认为此形象有女人味,认为自己与该形象有共鸣的也占有一定比例。是否欣赏该形象的中性气质以18岁为界出现了明显的分野(卡方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有意思的是26—58岁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自己曾经或现在就是这种形象的比例也较多,这一比例与13—18岁的被调查女性选择该项的比例大致相等;但笔者认为,两个群体中约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虽然都认为该形象与自己有共鸣,但产生这种共鸣的原因却不一定相同。
大众文化受众主要是青年,20世纪下半期以来的世界范围内,由于城市化和消费时代特征的出现,使青年群体变成了一种文化群体,大众文化成了青年人自己的亚文化语言。⑨ 通过传媒,大众文化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问卷中也对被调查者接触大众文化的频率做了调查,结果表明,13—18岁的被调查者经常接触流行文化的比例最高,为77.8%。但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亲和度并不能解释这一群体中性别差异对认同的影响。13至18岁的青少年中男性认同李宇春的比例是42.1%,女性是94.1%,说明这个年龄段认同李宇春的形象的以女性为主。问卷对这个年龄段不同性别在女性形象获得渠道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调查。
问题:您心目中的女性形象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
(1)家庭(2)同辈群体(3)学校教育(4)大众媒体(5)其他
单位:人
年龄段 接受渠道性别
总计
男女
13—18岁 家庭6(31.6%) 4(23.5%)
10
同辈群体 11(57.9%) 1(5.9%)12
学校教育 0(0%) 2(11.8%)
2
大众媒体 1(5.3%)
7(41.2%)
8
其他1(5.3%)
3(17.6%)
4
总计19(100%) 17(100%)
36
数据明显反映出13—18岁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形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从大众媒体中获得女性形象的比例不断增加,从19—25岁的23.9%增加到26—58岁的31.4%;女性无论在哪个年龄段获得女性形象的首要渠道都是大众媒体(分别占59.4%和53.8%)。也就是说,女性更倾向于从大众媒体中获得女性形象的标准。
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作用下,西方女性的独立意识也伴随全球化影响中国,尤其是城市女性。在曲线美和温柔的女性形象之外,西方媒体中女性抽烟、穿男性服装形象也开始被传播。传媒中的女性中性化现象出现,青少年作为其主要受众深受影响。由于女性青少年更容易从传媒中接受女性形象,加上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在她们的性别社会化中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即不再以温柔美丽的女性形象为单一标准,而是乐于接受和模仿其他与众不同的形象,尤其是与父辈的审美取向相异的形象。从接受和模仿中,她们建立了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认同,并以此形成一定的群体意识。
18岁以上的女性对李宇春的认同较18岁以下女性稍低,但绝对比例很高。具有成熟价值观的女性倾向于认同李宇春的内在气质和性格特征,这部分的比例占40.7%。朝阳区的个案2是一位25岁的女性。她认为,能看出来李宇春是一个温柔的小女生。东城区的个案1今年43岁,她觉得,“李宇春啊,长得像个小男孩, 可骨子里还是女孩子嘛。”这两个个案都表明,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女性承认传统的女性气质和女性角色。她们并不像男性一样感到李宇春的出现打破了性别秩序,也未对新形象本身表示肯定;她们或持中立的态度,或认为新形象的本质还是女性气质。媒体对李宇春的中性特点的强化较少影响这一群体,可能是由于她们的性别成见比较牢固。她们的态度反映了既有女性形象受到冲击时,人们寻求的解释策略。
13—18岁与26—58岁的被调查女性因为自己的共鸣而认同该形象的比例大致相当,但由于个人因素(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背景)与社会因素(社会地位、角色期望)的不同,这两个群体产生共鸣的原因不一定相同。朝阳区的个案1和东城区的个案2分别是50岁和27岁的女性,都是出于共鸣而认同李宇春的形象。朝阳区个案1告诉笔者,“我从来不化妆,没这个习惯,也没必要。 ”“当时那个环境,女的和男的都一样,穿得也一样。”问及为什么会觉得李宇春不错,她回答,“那个小孩骨子里就有一股倔劲,不像现在的女孩子,打扮得过分了,家长又宠着,那个娇气。”东城区个案2认为,“我小时候就跟个男孩儿似的,翻墙、 爬树……那是常事儿。也不是说就得这样,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不好。那时候也不像现在,女孩儿都得文文静静的,家长哪儿有空管我们啊。”“我就喜欢她(李宇春)的大气,和别的女孩儿不一样。”海淀区的个案1、2是海淀区某中学的17岁女生,在访谈时,她们反复强调该形象的“帅”、“有个性”。她们都穿着中性的服装,与李宇春的形象的确有相似之处。
通过这四个个案的比较,笔者认为,18岁以下的被调查女性由于心理因素,对个性的张扬使得她们认同该形象;而26—58岁的女性由于成长的特殊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当时社会文化的宣传,对女性形象的认识带有很强的时代性,而李宇春的形象恰好在一些方面符合了她们的价值,因此引起了她们的共鸣。
四、从“去性别化”到“异化”再到推崇——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形象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对观众的影响势不可挡,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⑩ 在本次调查中,受众观看节目前对新形象的态度由“无所谓”、 “不太喜欢”及“很反感”转变成认同的比率,男性为12%,女性为26.7%,反映出媒体的确具有影响性别成见的作用,女性更容易被影响。尽管媒体对性别形象的再生产一直以保守角色出现,很多学者更是强调商业传媒对性别成见的结构化作用,但这些观点似乎并不能解释目前媒体对该形象的积极态度。
从本次比赛来看,媒体带着赞许强调了李宇春的“中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文革结束,中国媒体也极力为女性的“去性别化”做宣传;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媒体又提醒中国社会存在着漠视女性特征的危险。有人借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在说明女性丧失其性别特征是一种“异化”。(11) 在五十年间, 媒体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中国媒体始终在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鼓励“男女不分”,这一现象在文革时期达到顶峰。上世纪80年代,媒体对女性的“异化”判断是对文革中女性“男性化”的矫枉过正;而社会对“女性特征”的定义也基本反映社会中以男性为价值观的主要标准。这两个时期媒体宣传的女性形象有所不同,但都是由于媒体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导致的。在我国,宣传国家的意识形态是过去媒体最重要的任务。无论是文革时期的“去性别化”还是八十年代的“拨乱反正”,都以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中介,向大众灌输政治性或道德性的价值观。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实现市场化,通过广告市场带给传媒巨大的潜在利益,使媒介的经营行为不断发展,弱化了意识形态特征。公众性是商业传媒盈利的关键,这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大众的需求,使媒体的内容更为功利。而大众的需求具有异质性,不同性别、年龄的群体对媒体的需求并不相同。关注受众的不同需求是很多电视节目胜出的原因之一。湖南广电在“超级女声”的比赛中的短信投票环节,可以看作是粗略的民意调查,反映了受众对哪种类型女歌手最为偏爱;随着支持李宇春的短信票数领先,观众对新形象的认同已经显而易见,电视台必须考虑收视率的要求,突出李宇春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李宇春的形象被正面化,媒体中认同的声音占了多数。市场经济促进了大众文化的非政治倾向和个人化,大众的异质性增加,关注的主流内容和边缘内容界限开始模糊,特别是当某种非主流问题由于环境变迁被广泛关注时,媒体必须进行重新选择。媒体商业化的发展使受众不仅是接受信息的客体,而且可以主动选择信息的内容,尽管这种选择受到多方制约。当李宇春的形象被部分受众认同时,媒介因其能获得更多关注、更大收益,对其进行再生产。女性的声音和媒介的传播形成了互动的趋势。
五、结语
女性形象由文化和制度塑造,成为人们意识里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便由各种大众传媒再生产、强化和夸大,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李宇春现象”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刻板印象的裂变,一种新形象开始产生,即女性所具有的帅气、缺乏曲线、独立、直率及具有控制力的形象(这里“缺乏曲线”不含贬义)。这种形象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女性形象“回归”的反叛,又与文革时期的“去性别化”不同。这种形象是在中国逐步深入的市场化和全球化下产生的现象,是女性主体意识上升和传媒再生产的结果。
被调查者对这种新形象的认同存在着性别分化。多数男性反对这种形象,反映出男性意识中自我主体的统治地位以及女性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在各种“选美”比赛和广告文化的影响下,女性的“观赏价值”被社会所接受,并成为女性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然而,随着多元价值和社会异质性的增加,女性真正的声音已经开始出现,并能动地重塑女性“新形象”;在这种对抗的声音中,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女性占了重要地位。相对的,男性并不能认同女性形象的变化,因此有很多的男性话语是通过强调在李宇春身上缺失的“女性气质”来否定新形象。
被调查者的认同也存在年龄差异。青少年女性是认同群体中的主流。由于大众文化的特性,青少年更易接受和模仿,但该群体对这种形象的认同是以性别分化为基础的。低龄的女性往往由于青春期的个性特征更易于接受这种形象;但我们不能怀疑这种渐变对成年人社会的影响,因为青少年的社会化必然影响其成人角色的确立。当年轻的一代成年之后,他们的性别意识和行为模式可能会重新定义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商业媒体对女性新形象的变革和推广有巨大影响。在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过程中,媒体的娱乐特征愈加明显,其传播的内容决定于不同特征的群体认同。当女性新形象在社会中出现,进而被部分群体接受后,媒体运用各种符号话语扩大这种新形象的影响力,以增加利润。“李宇春现象”在女性形象多元化的发展下出现,与大众媒体在建构女性刻板印象中的作用一样,女性也逐渐被这种扩大的声音同化。不同的是,这种声音根植于她们自身,这一次她们是作为主体表达女性应该如何的观点,而这种观点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态度。因此,受众的认同不是静态的,而是拥有自主性的变动体,他们与媒介的互动直接导致了女性新形象的扩散。
女性新形象从产生到逐渐扩散是市场化和体制改革的产物,一方面使女性的主体意识提高,受全球化影响加深;另一方面促进了媒体商业化,再生产的话语从权力转向了利润。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女性新形象从主体意识中生发,被利益主导的多元文化再生产后迅速获得更多群体的认同。
注释:
①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91—99页。
②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77—178页。
③⑩ 王周生:《关于性别的追问》,学林出版社,2004年1月,第61页,第69页。
④ 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118—125页。
⑤ 孙中欣:《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社会》,2002年第4期,第4—8页。
⑥ 王丽:《女性、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2000.秋之卷,第134—138页。
⑦ 刘艾玉:《劳动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375页。
⑧ “未填”表明被调查者不认同该形象。
⑨ 扈海鹏:《解读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11) 马凡:《妇女解放岂能以男性标准为转移?》,《中国妇女报》,1988年3月18日;转引自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