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地方公路管理局安徽省池州市 247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农村公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修路是基础,养路才是关键。为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得以巩固,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够实现,为了保证行车的舒适与安全性,其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1论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1.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1.1技术等级低,里程线路长
农村公路包括村道、乡道和县道。全国各行政等级公路的里程比例构成,村道、乡道和县道的比例分别为:47.3%、26.3%、13.8%。相对于国省道,我国农村公路里程比例超过85%。虽然农村公路的里程较长,但是道路等级普遍偏低,并且农村公路路况相对较差。甚至其中等外公路的比重超过了55%,而未铺装的公路更是占70%以上。
1.1.2路政问题较多
农村公路管理意识差,如当地居民利用公路晒粮、倾倒垃圾、堆放农作物、排水等,对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解决路政的问题
1.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内容
农村公路养护涵盖范围是路面、路缘石、路肩、边沟、绿化及其他附属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日常巡查与检查和小修保养。第一,日常巡查与检查内容: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抱、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调查其危险程度及趋势;路面上是否有可能损坏路面或者妨碍交通的堆积物等。第二,小修保养:首先,日常保养主要内容包括清扫路面的泥土和杂物;排除路面积水、积雪、沙石、在陡坡和急弯路段撒防滑料等;路缘石调整顺直;路肩的整平;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其次,小修的主要内容是:修补路面泛油、拥包、轻微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问题
2.1养护技术低、养护质量差
现阶段,农村公路养护队伍还不完备,其整体素质偏低、技术差,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是目前养护管理问题的通病。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仍然使用落后设备,缺少现代化装备。甚至仅采取铁锹、扫帚等工具进行养护,导致效率低下,养护质量差。大部分养护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养护专业的技术培训,其养护工作中没有专业性的指导,操作不规范,多为当地的乡镇政府以及当地村委员会管理负责。养护工作由沿线村民或农户负责,主要为进行农村公路的季节性养护或农村公路的集中养护。养护工作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养护工作不到位,养护效果差。
2.2公路养护资金筹集困难
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缺乏大量资金。即使有当地政府的资金投入,但仍然无法实现大部分覆盖。由于现阶段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尚处于经济落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非常难筹集,这导致了农村公路管理人员配置不齐全,农村公路病害排查不到位,即使发现病害也无法及时进行公路维修。
2.3养护及管理不规范
责任不明确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严重为题,造成无人担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根据相关法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是公路所在的县级政府,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观念和法律意识若后,认为公路养护是属于国家交通部门的事,这导致农村公路维护找不到责任主体,缺乏有效的维护。在农村公路养护中,尚缺少必要的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无法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
3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养护工程的技术力量,就要从养护人员技术水平入手,通过组织培训和交流参观提高养护人员素质,向养护人员普及农村公路养护的基本知识,如公路的基本知识、桥梁的基本知识、公路基本数据的采集和路况评定等,使其熟练掌握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以尽快适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农村公路养护,不能仅仅停留在路面保洁的程度,致使“小病害变成大疾病”的情况发生。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避免前修后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养护成本。
3.2合理配置养护机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的汽车流量必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公路的养护工作将会越来越繁重,实现公路养护的机械化,合理配置一定的养护机械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多功能养护设备、沥青路面修补机、混凝土路面清缝机、道路清扫机等。农村公路的养护作业的种类繁多,专业性的养护机械品种多、型式多样,配套的机械较多,需要的投资较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较少,所以购置养护机械时,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价格必须低廉。
3.3拓宽资金渠道、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首先,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办法,做好财政预算和安排,保证自己负担的养护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向公路沿线的厂矿企业募捐一定的养护资金,群众“一事一议”奉献一点养护资金,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的养护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农村公路的第三产业,例如:转让农村公路的冠名权,在农村公路两边竖立广告牌并转让其使用权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营造出全社会齐心协力养护农村公路的大氛围。其次,要想保证公路质量与行车安全,农村公路养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养护资金,想措施、找办法解决养护资金匮乏的问题。例如根据本地区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型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在一定的管理体制条件下,充分实现养护方式的多样性,保证其足够的灵活性,以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3.4明确养护责任主体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为政府执行部门,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行业管理的范畴,加强指导、考核、监督。其所属的各级公路管理机构作为公路行业管理的实施部门,应落实人员、增设相应的内设机构。切实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指导、管理职责。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也应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乡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应当认真履行落实上级人民政府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维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明确各部门相应的职能以及设置相应的专职机构,并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生产的专业、专职技术人员。
结束语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规范性,是保障农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公路是惠及千家万户与农村发展的民心工程,只有科学的养护与管理,才能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与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0).
[2]郭伟佳.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7):45-45.
[3]于澎灏.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4,(7):115.
[4]黄娜.关于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讨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393-393.
论文作者:阮红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农村公路论文; 公路论文; 资金论文; 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里程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