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论文_莫宁静

祁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6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法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护理后的HAMA评分是(7.4±0.5)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护理后的HAMA评分是(10.9±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明显,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

本组研究为确定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选取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随机对照研究,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在知情状态下对本次研究签订了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8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是56~77岁,平均年龄为(62.1±3.2)岁;病程是8个月~4年,平均年龄为(2.4±0.9)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是57~77岁,平均年龄为(62.6±2.9)岁;病程是10个月~4年,平均年龄为(2.5±0.7)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研究期间也无死亡、失访病例,且其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心电图监护、起居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其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容易因疼痛等症状产生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并因担忧病情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甚至加重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全面监护,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从而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其稳定情绪,将其自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改善患者心情。同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并叮嘱患者家属为患者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进一步改善其心理状态。此外,结合患者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引导其培养看书、听音乐、下棋等兴趣爱好,转移其对病痛的注意力;(2)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使用相应语言为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心绞痛致病机制、诱因等,并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和治疗。护理人员可采取讲座、设置宣传栏、和播放多媒体动画等方式进行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知识教育,同时还可发放疾病知识教育小册子,增进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同时,告知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如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等,强调遵医行为对于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1.3疗效判定[1]

①显效: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情况恢复正常,心绞痛程度以及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或者用药剂量与护理前相比减少80%以上;②有效: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情况明显改善,心绞痛程度以及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或者用药剂量与护理前相比减少50%以上;③无效: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用药剂量与护理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患者评分和焦虑程度呈反比例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采用c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采取t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AMA评分分别是(15.9±2.5)分和(15.8±2.3)分,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是(7.4±0.5)分,对照组HAMA评分是(10.9±1.8)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血管系统病症,可在一定情况下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致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对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均造成严重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且容易因身体不适产生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心态以及遵医行为,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而在患者治疗与护理期间进行适宜的护理干预,则有助于改善其遵医行为,保障其临床疗效。由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常规护理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效果一般[3],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特别加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其中,心理护理可及时解除患者急躁、悲观等不良情绪,调整其心态,在改善患者心情的同时提升其战胜自身疾病的自信;健康教育则可纠正患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错误认知,了解该疾病发生机制等,从而改善其不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HAMA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印证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川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57—158.

[2]林海英.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33):130—131.

[3]杨晓娟,宿淑琴,孙玉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106—107.

论文作者:莫宁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论文_莫宁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