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体制论文,改革试点论文,调研报告论文,机制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试点改革包含三个内容[1],一是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二是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三是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试点改革共涉及9个试点单位10个项目,分别由江苏、浙江、湖南、重庆、内蒙古、广西、甘肃7个省(区、市)和中国科技大学承担。 课题组对有关省(区、市)和高等学校进行了调研,并对各试点单位的项目总结材料做了全面的综合分析。课题组认为,承担相关试点的省(区、市)和高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部署,积极谋划,稳步推进,均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各试点单位改革均按照项目计划书所设计的实施框架,在组织体系、政策保障、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总体来讲,这项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推进了教育财政制度的规范化。下文从改革的进展、内容、成效分析等方面进行梳理。 一、试点改革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各试点单位紧紧围绕改革要求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对改革试点地区和高校的进展情况分析,总体来讲,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试点地区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政府更加注重秉持公平理念和民生理念。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这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试点过程中,各地政府都树立了公平理念和民生理念,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这就是各级教育经费公平分配的最主要举措。同时,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资助体系,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 2.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开展试点的各省(区、市)能够积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做到“年初预算优先考虑教育、执行预算优先满足教育、年终结算追加优先照顾教育”,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重庆市①坚持执行市级教育经费占市级经常性财政收入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区县(自治县)逐年增加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例;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25%以上并逐步提高。 3.教育经费筹集渠道进一步拓宽。为保证教育投入,各地都加大了筹集财政教育经费的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重庆市梳理并打通了“八条”渠道:一是城市建设配套费部分用于教育;二是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足额安排用于教育;三是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2%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四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切块20%用于教育;五是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教育;六是教育用地、教育资源转让所得全额返还学校;七是统筹使用科技、就业、农业、扶贫等部门资金和国企捐赠资金支持教育;八是高校新校区建设营业税实行先征后返。作为试点高校拓宽高校筹措办学经费机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②,做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目前省政府支持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研究院建设。 4.健全教育经费监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展试点的各省(区、市)都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措施,改进了监督检查方法,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重庆市采取六项措施,包括改革和完善区县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加强经费监管;积极推进高校试行总会计师制度;建立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增长考核制度、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工作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控制学校债务。 浙江省③探索建立了以预算绩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改革。2012年由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跟踪为主线,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尽快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 二、试点改革典型经验 各省(区、市)把制度创新作为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制约因素,在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以及与国际接轨方面有了一些质的突破,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江苏省建立了较完善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④ 江苏省借助改革试点的时机,注重完善教育财政的政策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教育经费监管以及教育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财政规范体系。具体经验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强化组织领导。江苏省教改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改革试点项目,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将实施责任分解到人。教育财政体系制度的建立是政府的职责,需要政府内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为把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到实处,省政府加强在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中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政府密集出台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投入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江苏省围绕试点目标任务,先后出台了《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等10多项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实行预算单列。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各项教育投入政策,基本建立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和投入机制。2012年,按照财政部口径,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8.74%。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全面增长,全面落实了“三个增长”。同时,还不断拓宽教育财政性经费来源渠道。2011年,江苏省明确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自2011年1月1日起,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3.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在学前教育方面,明确公办幼儿园(含集体园)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原则上不低于200元。在义务教育方面,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至小学600元、初中850元;完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平均造价提高至每平方米1000元。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重点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学校举办者、受教育者承担经费比例;制定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500元,并建立生均财政拨款稳定增长的机制。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重点是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省财政按相应标准和比例与市县财政分担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国家助学金,同时,健全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2010年年底,全省确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2800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不低于500元。在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建立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的投入机制;制定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定额标准,2013年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9000元,同时设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建立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机制,实行“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绩效奖励”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绩效拨款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行优质优价,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对民办高校学费标准分层次、分类型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完善民办高校学费监管及学生奖助政策,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收费管理。 4.扶困助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更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2012年,江苏省“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实现全覆盖,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补助共投入28亿元。一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二是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对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放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切实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状况。三是落实高中阶段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范围,对全省中职学校所有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收学费,并向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生每年1500元发放国家助学金。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施免费教育。四是完善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奖、贷、助、补、减政策,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5.加强经费管理与监督检查,促进了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制度,江苏省建立了省对各市、县(市)的财政教育投入状况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核定了全省63个市县2011年、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对各地教育投入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建立教育投入公告制度,每年发布全省地方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定期发布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情况的通报等。 在经费的使用管理中,不断强化绩效理念,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性、导向性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省政府先后制定了《规范和加强高校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的意见》、《省级教育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建立《江苏省教育厅省级财政教育专项经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建立起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同时,对省级教育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安排的依据,作为动态调整的依据,作为表彰奖励的依据,对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江苏省不断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切实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落实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政策,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增加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或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为主,加大对教育内涵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全面实现了试点任务书规定的改革目标。试点成效产生良好影响,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案例 中国科大成立了以校领导牵头,教育基金会、校友总会、发展规划处、财务处等紧密合作的“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专项改革小组。改革小组从学校实际出发,统筹谋划,确立了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筹款项目为载体、以校友捐赠为突破口、以社会捐赠为战略重点的筹措办学经费思路。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校友会初步对科大的校友做了定位分析。科大校友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科大毕业生主要集中于学术界,形成“千人一院士”的独特学术贡献。根据可追踪的校友来看,科大毕业生在学术界占了很大比重,大约有70%-80%,在企业界大概是20%-30%左右,政界不到个位数。在企业界基本都集中在IT和金融领域。二是科大校友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回馈母校的热忱。科大非常看重本科学生,学校的管理服务充分体现为“以学生为重”。自建校以来,学校招生规模一直相对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也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肯定和对科大富有感情、愿意为科大付出的基础。 科大学生去向是全球范围,每一届毕业生中大约1/3-1/4是当年直接出国,社会总是诟病像科大这样的高校是不是给美国培养人才,但是实际上,从近几年看到的情况让科大人感到非常欣慰,近几年国家启动了“千人计划”,邀请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发展,科大校友占了半壁江山以上,甚至有很多校友又回到了科大工作。 2.建立多元化校友联系网络,为校友服务提供信息平台。校友会的基础工作从校友网络信息平台抓起。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友联络和网络关系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校友社会网络,为进一步开展多渠道筹资打下良好基础。为此,校友会从以下4个层次和角度建立和开展广泛的校友联络工作。 (1)校友联系从新生开始。校友工作不是毕业以后才展开,自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建立“校友”概念,感受校友组织的力量。 (2)国内校友联系网络。科大校友总会主动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系;通过举办多种活动,为校友提供贴心的服务和便利的交流平台。每年6、7月,校友总会着力打造“毕业季”校友活动。 (3)国外校友联系网络。针对学校海外校友人数众多的情况,校友总会开设了“北美校友服务热线”,北美校友只需负担本地电话费用,即可与母校随时保持沟通。 (4)立体全天候全员联系网络。2012年起,科大校友总会在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平台上发布或转发与学校发展成就相关的文章,在网络上积极传播科大发展的正能量,现已形成较大的影响力。此外,校友总会还及时关注、搜寻和整理校友取得的成就。目前校友总会正在校友企业的帮助下,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校友社交平台,未来将为全球科大校友提供更便捷的沟通服务。 3.基于服务校友、合作双赢的理念,开拓学校筹资渠道。中国科大校友总会以“服务科大”和“服务校友”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凝聚了校友力量,动员起更多校友主动与母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等方面发展共赢,从而真正服务于学校发展,涌现了许多鲜活而生动的事例,值得研究和总结。 (1)拓展“大校友”理念,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根据中国科大校友会章程,“虽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但由于各种原因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系密切,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和校友总会的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士,若本人自愿履行校友义务,经本会会长办公会议审议,报常务理事会备案,可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友称谓,享受校友的一切权利”。 (2)开发、设计形式多样的捐赠项目,培育新型的捐赠关系。目前,中国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充分调研学校的需求和捐赠人愿望的基础上,已经开发、设计了各种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办学条件(软硬件设施)建设基金、招生基金、宣传基金、学生社团发展基金等各种形式的捐赠项目。 (3)坚持精益求精,打造值年返校的校友活动品牌。校友毕业值年返校是科大校友的传统活动,届届传承。中国科大每个年级毕业十年(或倍数),都会有校友返校聚会。 (4)建立校友导师团,助力学生就业创业。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校友会和团委合作,成立校友创业导师团。这些导师分布在全国各地、创业有成。他们接受聘书,每年至少回来做一次报告,虽然自费差旅,没有讲课费,但能上中国科大的讲台他们很开心,很自豪。 (5)设立校友餐桌。校友总会邀请热心校友回校与同学们共同进餐的活动,被称为校友餐桌。这个活动是从2011年4月开始,每一次有知名校友回来,餐厅后面会挂上可反复使用的横幅。校友会会提前半天在网上发布,让各院系学生报名,按照邮件送达的时间顺序取前十名。一个人不能超过三次。校友餐桌持续至今已办30多期,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对学生的影响长远。 (6)建立先进技术研究院。2012年10月24日,由中国科大与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四方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与高新企业的紧密合作,将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为研究院和学校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源支持。据统计,首批签约的10家单位中,有5家是科大校友为主要负责人的单位;首批聘任的8位工程博士企业导师中,有5位科大校友或校友企业骨干。 经过3年多的努力,中国科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学校校友会直接点对点拜访的校友有1000多人。近3年来,学校接受的捐赠稳中有升。现在基金会总盘子有2亿左右,定向使用约1.7亿元。 三、试点改革主要问题 尽管各地的改革有许多新突破和亮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综合对试点地区和学校调研情况,以及有关方面对改革试点情况的反映,试点改革存在以下5方面问题: 1.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试点改革着眼于长效型机制的建立,但是对于如何保证教育财政制度的持续性和刚性,以及应对经济波动风险方面,政策预估不足。 从各地的试点材料来看,很多试点地区都着重强调政府投入保障的力度,提出明确的财政投入目标,并予以一系列制度保障。但是,政府的财政水平本身随着经济周期有起伏,不同地区的财政抗风险能力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支付能力,明确各地不同的教育公共财政的边界,才能形成制度的刚性约束,保障教育财政投入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湖南省通过试点改革,提出了这个问题,“2012年,我省完成了国家4%的分解任务,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总量和人均投入水平仍然偏低;下一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尚未明确,政策出现断档。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缺乏刚性和持续性,各项教育税费征收计提仍欠规范,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效果欠佳,加之地方财力薄弱,新增可用财力不足,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将难以在高起点上维持稳定增长。由于中央和省没有出台针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政策,地方各级政府对进一步加大高中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⑤财政政策制度刚性的特点,导致出现财政波动时应对非常缓慢。因此,要充分考虑财政支持能力约束和经济变动的风险因素,在政策设计之初要将这些变动调整因素纳入进去。当前,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虽然已经建立,但如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变动相联系的稳定增长机制,仍需进一步科学测算。 2.教育投入仍然缺乏有效的测算和评估手段。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涉及教育成本、教育财政手段有效性等财政学、经济学规律运用,是约束性最强、规律性最明显的一项政策。甘肃、江苏、广西和浙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制度设计构想。例如,浙江省完善了生均拨款方式,在原有生均+专项拨款制度基础上,增加了拨款系数、绩效系数以及将过去严格的专项项目式拨款,改为专项一般性拨款,充分考虑了高校的办学成本差异,增加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增强了对高校绩效的监管要求。 但是,多数试点地区还是基于既有的、经验的财政投入水平进行政策设计,或者简单的延伸执行国家对各级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设计。如关于高校的拨款标准,部属高校的标准是否适合本地的财政能力,是否符合本地高校教育成本等实质性问题,并没有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进行科学测算。 3.各地试点工作进展非常不平衡。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在于各级政府。目前,有的省(区、市)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教育经费拨付机制,有的还停留在论证阶段,没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受思想观念、地域特点、财政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承担试点任务的各省(区、市)的工作进度有快有慢。总的来看,财政状况较好的较发达省市,工作推进的速度要快一些;而财政状况较差的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由于调研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又要考虑上级扶持力度等因素,财政投入标准的测算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推进速度相对滞后一些。个别省(区、市)刚刚完成办学条件、经费标准的测算工作。 4.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有些难点问题还缺乏破解办法。例如,生均拨款加收费的经费保障模式与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尚有一定的差异。从现有样本高校的测算数据来看,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日益提升,与现有的经费保障模式有一定的距离,生均财政拨款主要根据财政的财力状况确定拨款盘子,然后确定生均拨款的水平,高校的收费标准更多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因此高校的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5.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现代社会,随着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人的发展的基本手段,教育的支出也越来越庞大,政府财政虽然承担主要责任,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途径。无论从国家的财政能力,还是教育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水平提升角度分析,多渠道的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都是各国深刻认识到的基本规律。这个问题也纳入一些地区试点改革。以内蒙为例⑥,为减少政府负担,促进教育发展,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办学校的教育由于受准入政策的牵绊、不能同等的享有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等问题的影响,其办学积极性无法提高。2011年,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1.05亿元,占全区教育总收入的0.2%;2012年,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2.27亿元,占全区教育总收入的0.4%。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有所增加,但总量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在高职、中职学校等投入并没有增加。 四、试点改革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各地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地完成专项改革三项试点任务,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鼓励有系统和独立思考的地区继续深化试点改革的创新探索。教育是公益事业,发展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各省(区、市)都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的教育投入标准,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各地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都是在深入调研、充分协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无论是在改革的深度和系统化方面,还有许多探索的空间。应该鼓励有深度的试点单位继续深入探索下去,形成有序、持续、适用的地方教育保障机制。 2.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开展试点项目工作研讨,交流工作经验,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给予政策方面的指导。建议各试点省(区、市)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研讨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提高试点项目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意义。许多试点工作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含政策的设计、执行、反馈,还包括政策效果的监测,各个政策环节的衔接,各个执行部门的链接机制等许多细微之处。国家有些相关规章制度在执行中缺乏操作细则,都是由各执行部门按自己理解操作,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有偏差,很多地方强烈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政策解读、专家指导。 3.完善教育财政监管制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一是要在深化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建立责权一致、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发展内涵,加强监管、提高效益”的原则,做好教育经费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省级经费管理平台建设。加快设立省级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建立教育经费动态监控系统和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完善高校财务资产管理规范化考核制度,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年度公告制度;开展教育重大项目绩效考评,加强高校财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三是完善高校财经领导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高校总会计师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扩大高校部门预算公开试点范围,推动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统筹管理,实施年度审计制度。四是指导市县强化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将市县教育经费安排使用和管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列为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启动实施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4.关注舆情信息,加强正面宣传。要注意关注试点工作中的舆情信息,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工作,多做增进共识、统一思想的工作,多做典型报道、示范引导的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重庆市教育厅提供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总结表: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 ②中国科技大学提供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总结表: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 ③浙江省教育厅提供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总结表:制定高校生均办学经费标准”。 ④江苏省教育厅提供的“改革并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和投入机制”试点项目实施情况。 ⑤湖南省教育厅提供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总结表: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试点”。 ⑥内蒙古政府提供的“改革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体制”。标签:教育论文; 教育经费论文; 财政拨款论文; 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生均经费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项目预算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校友会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