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中风康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中风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两组均实施康复治疗,A组同时采用针灸疗法,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结果:通过针灸疗法的应用,A组在疗效、生活质量及SFMA评分、NIHSS评分及BI指数等研究结果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康复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康复治疗;针灸疗法;应用效果
中风属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较高,针对诸多后遗症问题还需进行康复治疗,使机体功能进一步恢复[1]。早期康复疗法的效果已经被广泛认可,可促使患者认知、运动及神经等功能恢复。有研究显示,中医针灸疗法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也有显著效果[2]。本次研究针对本院82例中风患者应针灸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2例2018年1月~12月中风患者,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47~75岁,平均(58.2±3.7)岁。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n=41)与B组(n=41)。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康复治疗期间,进行患侧肢体被动、主动训练,促使关节功能、肌肉功能恢复等措施。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对患者治疗,痉挛期以捻转提插方法对手三里、太溪等穴位针刺,留针30min,1次/d;急性期患者取内关穴,以醒脑开窍为主,针刺后快速捻转,5min/次;迟缓期以捻转提插犯法对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针刺,留针30min,1次/d。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疗效、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SFMA)、神经功能(NIHSS)及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表示)t检验(±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A组疗效为92.68%,高于B组的70.73%,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A组均高于B组,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两组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后SFMA、NIHSS 及BI指数对比,A组均优于B组(P<0.05),见表3:
3讨论
中风,即脑卒中,临床中比较多见,因血管阻塞或出血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急性症状,其中主要以缺血性脑卒中居多。近年来,中风已经成为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有报道显示,中风患者中3/4存在程度不同的后遗症。现阶段,对中风患者治疗时,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技术逐渐应用,早期血管再通得以实现,但对患者肢体功能、脑功能恢复方面,还存在不足[3]。所以,在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训练得以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针对中风患者系统性康复治疗的医院数量较少,多数医院只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指导,所以康复效果也受到影响。
随着中医技术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针灸疗法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经针灸治疗40%左右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均能得到恢复[4];也有研究报道,康复训练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5%以上[5]。针灸技术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中风康复患者中应用,对患者疾病恢复有显著作用。传统中医认为,中风以偏身麻木、突然昏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为主,多见与脑血管、那梗塞及脑溢血等急性脑血管病变后。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对穴位进行针刺刺激后,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促进微循环,对脑血管紧张度有缓解作用,加速脑组织重建。作为我国特色的治疗方式,中医针灸以循症选穴为原则施针,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具有舒筋活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针灸对局部血液循环不但能够改善,在多种疑难杂症治疗中均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针灸在中风康复患者治疗中应用,在穴位选择方面,因不同穴位机理不同,所以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如针刺内关穴,可促进心肌收缩,提高细胞自身修复能力,对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效果。针灸在中风康复患者治疗中应用,包含体针针刺治疗应用较多,治疗的目的在于对患者肢体肌肉张力进行提升,对肌肉痉挛进行抑制,同时促使上下肢体共同活动,同时针灸治疗对机体内环境有调节作用,从而达到对患者运动、神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对中风康复期患者采用针灸疗法,具有疏通静脉淤滞、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可使患者脏腑功能条达、周身气血流畅,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按摩治疗,可达到活血通络、滑利关节之效,对降低肌肉张力及肌肉萎缩有显著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效果达到92.68%,高于B组的70.73%,A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也均高于B组,A组SFMA、NIHSS 及BI指数评分均优于B组,综合对比,A组与B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对中风康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传统康复疗法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中风康复患者针灸治疗中,传统观念认为,针灸属于辅助治疗,在中风患者早期智能采用现代治疗方法,而后遗症期则给予针灸治疗。所以,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在中风患者早期治疗中应用较多,而后期则给予针灸治疗,往往错过了早期针灸治疗,加速疾病康复的最佳时机;现代医学观念认为,中风患者肢体障碍恢复属于自然过程,针刺可有效保护神经元,减轻脑水肿,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对中风患者尽早给予针灸治疗,对病情发展有抑制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使机体自然恢复过程加快。因此,针灸治疗时,建议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康复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锋伟.针灸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价[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2(02):162-164.
[2]李广尚,刘杰,陈昭.不同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21):3141-3143.
[3]贺妮娜.温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功能恢复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3):88-89.
[4]杜欣泽.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0):169+171.
[5]张小文.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4):124.
论文作者:尹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针灸论文; 患者论文; 疗法论文; 效果论文; 功能论文; 针刺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