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论文_吴宇虹

兰索拉唑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论文_吴宇虹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药学部 543000

【摘要】兰索拉唑属于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酸分泌有关的消化功能紊乱疾病。对兰索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兰索拉唑可引起皮疹、腹泻、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可能与给药途径、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有关。临床用药需要严格参照的用药指南,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兰索拉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兰索拉唑(LPZ)属于抗酸性药物,其作用机制与第一代酸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相似,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阶段发挥作用,因而临床治疗酸分泌相关消化功能疾病的疗效确切[1]。而且兰索拉唑在特定环境下发挥作用,不存在过度抑酸问题。由于兰索拉唑的作用机制特殊,且成本更低,兰索拉唑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算分泌相关的消化功能紊乱疾病。但是,随着应用增多,有关兰索拉唑不良反应报道也在不断增多[2-3]。国内外研究报道兰索拉唑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服用兰索拉唑后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发热、胆固醇上升等症状[4-5]。因此,本位对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兰索拉唑提供指导。

1.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

1.1胃溃疡

兰索拉唑可通过抑制胃蛋白酶分泌刺激窦G细胞释放胃泌素,提升胃粘膜血流量,增强黏膜保护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报道兰索拉唑治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显著,溃疡愈合明显,疼痛缓解速度快[6-7]。兰索拉唑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H2受体拮抗剂,还能用于治疗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患者。国内研究人员使用口服兰索拉唑治疗无并发症胃溃疡患者,胃镜检查显示4周后胃溃疡愈合率高达98%,不良反应率为4.9%,不良反应为轻度口干和头痛[8-9]。另有研究对兰索拉唑、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疗效荟萃分析显示,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及出血的效果最好[10]。荟萃分析研究也显示拉索拉唑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停药后自行消失,无需接受治疗,表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安全性高[11]。也有研究将兰索拉唑联合中药制剂治疗胃溃疡,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可加速溃疡面愈合,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并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治疗。

1.2十二指肠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是临床治疗十二指肠合并出血患者的主要方法,兰索拉唑属于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抑制溃疡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的速度更快,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常规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安全可靠[12-13]。已有多个研究将兰索拉唑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药物。研究人员将兰索拉唑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与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兰索拉唑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与雷尼替丁治疗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5]。不良反应方面,兰索拉唑治疗组患者仅出现5例,分别为口苦和便秘,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部分研究将兰索拉唑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结果也表明兰索拉唑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胃酸抑制分泌效果和Hp根除率更显著,且安全可靠[16]。

1.3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抑制胃酸分泌,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为抑酸剂质子泵阻滞剂、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兰索拉唑属于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抑酸效果,其作用机制与第一代酸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相似[17-18]。英国对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程作了明确规定,国内许多研究报道口服20~40 mg/d,4~6周后疗效显著,食管内胃酸pH值显著降低[19]。与传统药物奥美拉唑相比,虽然两者的作用机制相似,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阶段发挥作用,但是兰索拉唑的起效速度更快,患者症状消除也更快。有研究报道,口服30 mg/d兰索拉唑治疗难治性食管炎的愈合率与口服40 mg/d奥美拉唑的疗效无显著差异[20-21]。但是,兰索拉唑的起效速度低于埃索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消除速度更快。兰索拉唑还可以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阿莫西林等,且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22]。

2.兰索拉唑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拉索拉唑治疗酸分泌有关的消化功能疾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发热、腹泻、头痛、口干,腹泻发生率最高[2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兰索拉唑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不利影响,造成胃酸分泌减少、急性间质性肾炎、横纹肌溶解、视力受损、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根据诸多临床用药实践,兰索拉唑引起不良反应可能与以下5个因素有关[24]。①用药不适宜,患者未出现用药指征,或溶媒选择不合理。②用药途径不合理,临床多采用口服用药;③用药剂量不合理;④治疗疗程不合理;⑤联合用药不合理。许多临床研究报道兰索拉唑联合用药的疗效高于单用兰索拉唑,但是联合用药可能存在药物配伍问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乃至严重不良反应[25]。

虽然兰索拉唑可造成患者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但是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兰索拉唑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加轻微。总体而言,兰索拉唑安全可靠,可用于临床治疗[26]。

3.结语

兰索拉唑治疗酸分泌有关的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的疗效显著,临床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并且兰索拉唑还可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提高临床疗效。虽然兰索拉唑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也无需治疗。但是兰索拉唑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不利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用药时机、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情况有关,临床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严格把握用药指针、用量、疗程,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韩钢,张茂勇.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76-77.

[2]吴金秀.应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32:131-132.

[3]郭娅棣.兰索拉唑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胃泌素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

[4]吴晓玲,周敏华,谢奕丹,林梅,丁燕.兰索拉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J]. 中国药房,2014,48:4531-4534.

[5]李明华,冯群,李晓宇,李三鸣,孙蓉. 兰索拉唑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2014,12:729-731.

[6]崔庆和.对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缓解效果的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06:710-711.

[7]李雷,史佳.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03:410-412.

[8]李莉.兰索拉唑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31:78-79.

[9]黄洪勇.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0:134-135.

[10]陈玉军,黄佩杰.分析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5,31:142-143.

[11]陈三荣.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2:79-80.

[12]唐卫军.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2-133.

[13]时俊霞.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5,09:165-167.

[14]龚荣达.消化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07:34+37.

[15]倪前高.兰索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0:1665-1666.

[16]邹菁华.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22:2296-2297.

[17]刘红艳,左奇伟.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30:105-106.

[18]马俊玲.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中心临床观察[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1.

[19]王瑛璞.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01:33.

[20]郭羽.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2014,03:463-466.

[21]张萌.兰索拉唑在两种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76-77.

[22]张静,桑海彤,王燕,张凯,周瑞林,段莎,薛辉.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食管功能变化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3:6532-6535.

[23]陈辉.兰索拉唑治疗消化系统溃疡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4,02:45-46.

[24]王彦.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8:3929.

[25]钱群飞.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5,06:1710-1712.

[26]丁燕.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论文作者:吴宇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兰索拉唑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论文_吴宇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