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必须以电能为基础,所以电力资源的重要价值显而易见。目前,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不仅无法保证供电质量,还会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受电力设备性能及外部环境的干扰,电网运行各环节中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导致供电成本增加。随电网供电压力的上升,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线损总量不可小视,甚至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及稳定,成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有必要对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本文对相关内容展开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引言
电力行业的供电配电工作需要大量线路的传输,而在电路输送过程中,受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会有大量的电力资源被损耗浪费,无法真正应用于实际。随着现代化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为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管控,高效利用资源。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配电网络可以采用能源技术实现对基础问题的调整。不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线损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紧密关系,无论是生产还是调度分配,或者是后续的传输流程、经营管理等,均需要对线路损耗予以合理控制。此外,电力工程中涉及的现场情况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统计概率、线损理论基础、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管理不当造成线损及经济不当线损等。因此,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控制,强化线路损耗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
2.1完善管理制度
线损管理制度作为线损管理工作实践的理论核心,其完善性和科学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损管理工作成效。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应涵盖线损管理工作流程、线损管理技术要求、岗位分工方案、人员培训机制等内容,确保线损管理各项相关工作均能在管理制度中找到相应的说明。例如,将线损管理责任制及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纳入到管理制度当中,结合线损管理工作要求,明确线损管理奖惩标准及方式,以便开展事后追责工作。对线损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形成扁平式的线损管理组织模式,确保当发现线损异常现象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问题上报及审核工作,及时对异常现象做出处理。设计线损管理规范化流程,设计专门的线损管理台账,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巡检、计算等工作后,详细记录现场情况,填写相关信息,以便对线损问题进行合理监督。
2.2重视材料选择
为了能够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的目的,需要电力企业重视电缆材料的选择。建设方在构建配电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导线的合理选择,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选择质量佳、性能好的导线。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减少电能的损失。如果导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那么其相对应的寿命也会较长,同时抗腐蚀性良好,进而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短路问题。良好的导线可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效果,减少电能的损耗,增强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2.3优化线路布局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对于电量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以往电网的设计、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现行格局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发挥线损管理的作用,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适当增加电网分点,然后对线路布局予以协调、统一的规划。即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以往的电力结构,为开展线损管理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线路布局整体的安全性,并减少线损、避免人员在工作中受伤,还应该积极对线路的运行实时电压进行监测,对线路部件进行定期检查。还需要对线路的结构布局予以全面分析、考虑,确保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减少电力损耗。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缩小用电设备、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线路的电阻,从而实现管理目的。
2.4 优化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优化主要针对电源点配置进行,要求准确定位电网用电负荷中心,合理选取电源点位置。例如,当前大多数电网依照短半径、密布点、小容量的原则进行电源点配置工作,该原则遵照各区域用电负荷分布特点而提出,若用电负荷较高,可考虑适当增加电源点个数。另外,还可通过迂回供电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即依照电网用电负荷特点,选择并安装配变设备。该方案适用于电网电压小于400V 的情况,以发挥完善电网结构的效果。
2.5更新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用以获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实施电力数据,若计量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导致获取的数据不准,必然会影响线损率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线损管理过程中,需定期查看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进行设备更新。例如在大规模用电工程中,应选择安装高精度的电子计量设备,控制计量设备本身的运行损耗,并获取最准确的用电信息,维护企业及用户的双方权益。部分企业尝试将计量设备与电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以形成信息化的计量终端,实现用电信息在线获取、远程抄表等功能。配合专门服务于电力用户的线上电力营销平台,实时获取用电信息并进行远程付费。
2.6强化运维管理
电力设备运行效率不足会带来更高的运行损耗,加强运维管理,及时发现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保养或维修。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及线路,将更多能耗低、运行效率稳定且带有智能化属性的新型电力设备融入到电网当中,提高电网本身运行效果,降低线损。
2.7优选导线截面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导线截面过小,其运行会伴随明显的放热及电能损耗现象,且易因温度升高而引发电力事故。而导线截面的增加又会提高电网建设成本,因此导线截面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前期投入、后期运行损耗和运维成本。例如,对确定的导线截面进行预实验,计算其成本、电能损耗及电力传输性能之间是否相互平衡。
2.8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电力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加强人才建设是保证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加强人才建设方面,既要注意人才数量建设也要注意人才素质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大量新鲜血液投入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既要培养能够进入实验室展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研究的人员,又要培养能进基层架设维修电路的工作人员。
结束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电力企业加大重视,通过恰当的方式扭转现状。需要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合理选择,进一步完善与线损管理相关的制度,同时对线路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实现对计量设备的充分运用,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实现线损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奕萍.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科技风,2019(04):165.
[2]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1):41-42.
[3]张辉.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2.
[4]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74.
论文作者:方南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